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20最新整理高中历史主观题及答案(1)
1.(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成员占全国人口占国民收入年代穷人数目年代工人工资下降工业、金融资产阶级2%36.5%185585万185715~20%185687万普通群众80%上40%1863109万1866~86710~20%1866130万——根据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高教版历史系列教材)改编材料二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惟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__摘自1843年《全国请愿书》材料三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了解到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法、意、德八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的政党的步骤。__摘自《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汗流浃背”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立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为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1)材料一所列表格的相关数字显示了哪些重要信息?它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5分)(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发展的背景条件。(4分)(3)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至7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实践上、理论上、组织上有哪些发展?(8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那些有利影响(5分)2.(18分)农业问题是国家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解决成败直接影响政权巩固和经济发展。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涉及到解决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民居民的一切权利……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自由农民———摘自1861年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材料二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的重要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及农业人口的变化早从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进行着,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土地集中和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变为放牧场,渐渐地使土地同资本产业挂钩,使大土地所有者成为与城市工商业联手的农业资本家,……从促进工业发展的角度看,英国土地问题的解决由于很早与商业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能成为把社会推向近代化的一种动力。——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材料三1793年6月1日,法令允许按人口平均分配市镇土地,使居民都得到小块土地。……6月3日法律同意穷人可购买二十至五十公亩土地,地价分多年付清。——G·勒菲弗尔在《法国革命史》19世纪末期,法国农业发展比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缓慢,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法国共有农户560多万,农业人口占60%以上。耕地5公顷以下的400万农户(占70%以上)。……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的分散性阻碍了农业机器和农艺科学的广泛应用,并间接影响了工业的发展。——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俄国在政治经济上是怎样“解放”农民的?(2分)这次“解放”有什么局限性?(2分)(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英法两国处置土地方式有何不同?(4分)分析两国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对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处理土地问题的认识。(4分)3.(12分)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有关史实,回答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在人才素质、技术含量、开展范围和生产部门方面有哪些进步发展?(8分)(2)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各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4.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梭伦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请回答:(14分)(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4分)(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并分析其体现了怎样的局限性(6分)5、材料一如图奖励耕织(砖画)商鞅铜方升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4分(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6分(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6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材料二(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史记·卷68商君列传》材料三(赵)灵王北略中山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西有褛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通鉴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4分(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4分(3)材料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内容?4分(4)概括以上三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7.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在希腊和中国都发生了重要的改革,这些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1)填写下表:时间重要人物重大举措措施共同点影响公元前7世纪开始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公元前5世纪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3)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完成,其中最彻底的变法是什么?它的哪些措施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用三项措施加以说明。8.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材料三(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摧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邓广铭《王安石》(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8分)(2)材料二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2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王安石与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分)(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4分)(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分)(4)简要评议孝文帝均田法令的影响。(4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记》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如图一:胡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6)(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4分24.简述题: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14分)参考答案:1.(1)信息:多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穷人的数量相对越来越大;工人的工资水平逐年下降。(3分)问题:贫富分化(或两极分化,或分配不公等)。(2分)(2)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状大,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不断发生,资本主义弊端暴露,阶级矛盾尖锐。(4分)(3)实践上: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2分)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2分)理论上: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分)组织上:1864年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推
本文标题:2020最新整理高中历史主观题及答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5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