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H+、SO42-、Cl-B.NH4+、K+、OH-、NO3-C.H+、Ba2+、SO42-、NO3-D.Fe3+、H+、SO42-、Cl-【答案】A【解析】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并且没有有色离子,故A正确;B.因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因Fe3+溶液为黄色,故D正确。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CaCO3粉末B.MgCl2溶液C.KNO3溶液D.石蕊试液【答案】D【解析】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D.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遇澄清石灰水变蓝。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可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及化学性质,对比用途进行分析比较,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解:A、镁燃烧发出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照明弹。正确;B、铁锈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反应原理为:2Fe2O3+3H2SO4═Fe2(SO4)3+3H2O;不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以用来做燃料。正确。故选B。点睛: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4.“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A.硝酸钾B.氧化铜C.碳酸钙D.氢氧化钾【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C正确;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D错误;故选C。5.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a+、K+、MnO4-、SO42-B.NH4+、Na+、NO3-、Cl-C.K+、Ba2+、NO3-、Cl-D.Mg2+、Fe3+、Cl-、NO3-【答案】C【解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微粒不共存。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B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共存;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共存;含K+、Ba2+、NO3-、Cl-的溶液为无色,且共存。选C6.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答案】D【解析】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所以自来水中有盐酸,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选D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2+2-4NaBaSO、、B.+2+-HCuOH、、C.+--3KNOCl、、D.+2--3HCOCl、、【答案】C【解析】A. 224NaBaSO,与生成白色沉淀。B.2HCUOH、与生成蓝色沉淀。C.3KNOCI、、,可以共存。D.23HCOCI与生成气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8.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A.CuSO4溶液B.CO2C.CuOD.H2SO4【答案】C【解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6.5:40,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盐酸有剩余,盐酸能和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硝酸银溶液反应。A.CuSO4溶液不与盐酸反应;B.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C.CuO是金属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D.H2SO4和盐酸不反应。故选C。9.夏日炎炎,蚊虫猖獗。蚊虫叮咬后会在皮肤中释放蚁酸,蚁酸又名“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刺激皮肤红肿起泡。为缓解症状,适合涂抹的物质是A.食醋B.柠檬汁C.氢氧化钠溶液D.肥皂水【答案】D【解析】乙酸是一种酸性物质,为缓解疼痛,需要用碱性物质来中和。A、食醋呈酸性,不符合题意;B、柠檬酸呈酸性,不符合题意;C、虽然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但是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符合题意;D、肥皂水呈碱性,且无腐蚀性,符合题意。故选D。10.“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的化学探究活动。若利用食盐、食醋、纯碱、肥皂等物质,能完成的“家庭小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④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而提供物质中没有银离子,不能完成;②醋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醋酸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能完成;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能完成;④硬水含的钙镁离子多,遇到肥皂水不会产生或产生的泡沫少,可以利用肥皂水来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能完成;所以能够符合题意的为②③④。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有效成分,如食醋中含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纯碱是碳酸钠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是解题关键。11.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A.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小于7,故A错误;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正确;C.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溶液增多,NaCl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答案为A。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H+、Na+、OH-、SO42-B.Ca2+、Na+、Cl-、CO32-C.K+、Na+、Cl-、CO32-D.NH4+、Na+、OH-、NO3-【答案】C【解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正确;D、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的离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离子间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正确;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铁等,错误;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物质,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故选A。点睛: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但不一定正确,需要科学论证,通过本题看出还要注意反例法也是常用的思维方法。14.比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所有的碳酸盐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相应的盐,正确;B、碳酸钠属于盐,溶液呈碱性,错误;C、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错误;D、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A考点:中和反应,氧化物,盐的化学性质。15.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A.CaCO3B.CaOC.NaOHD.Na2SO4【答案】A【解析】A.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B.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NaOH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Na2SO4和盐酸不反应,溶液始终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A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答案】C【解析】pH=3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A、CO32-能与H+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错误;B、OH-能与H+结合产生水,Cu2+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不能共存,错误;C、四种离子相互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正确;D、HCO3-和H+能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点睛: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则离子不能共存。17.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H2SO4CuSO4HClB.CuSO4HClNaOHC.KOHHClNaClD.KOHMgSO4KNO3【答案】B【解析】【详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SO4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钾,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B。【点睛】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18.“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该反应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本文标题: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7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