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一轮高三地理单元训练题(七)
黄冈中学2006届第一轮高三地理单元训练题(七)高二年级选修教材一、二单元命题:张齐宇审稿:张齐宇校对:张齐宇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表格内)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2.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美国、墨西哥D.美国、澳大利亚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回答4-5题。4.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①郊区经济发展迅速②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③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④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上海在未来几年里①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②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突出③允许生二胎④要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仓库区、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6-7题。6.有关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正确的是A.②疗养区④仓库B.③高新工业区⑦污水处理厂C.⑤水厂⑥港口D.①机场⑧城市绿化带7.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的基本形态向分散疏松式的方向发展B.图中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C.湖泊面积缩小一定与泥沙淤积无关D.为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农田都应用作发展水稻种植业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完成8-10题各大洲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洲名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世界面积所占比例%48.726.919.438.526.844.230.1人口所占比例54.947.345.151.362.894.350.3注:面积和人口比重是指全洲总面积人口的比重8.人口最密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9.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A.欧洲B.亚洲C.南美洲D.大洋洲10.沿海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A.美国B.中国C.英国D.澳大利亚11.客运码头应安排在何处才合理A.①B.②C.③D.④12.货运码头应安排在何处才合理A.①B.②C.③D.④13.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城市职能单一化B.限制重工业的发展C.实现郊区城市化或建卫星城D.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14.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从总体上看有以下特点A.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B.工业区不断向市中心迁移C.在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和低级工业区D.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15.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B.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C.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16.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是A.宗教B.国家政策C.资本和市场D.可持续发展17.在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通达度最好、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区商业竞争不过住宅D.许多城市的政府都位于市中心区,相应地其周围出现大批住宅、学校等功能区18.现在有些市中心边缘的住宅多为破落的贫民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历史因素造成B.经济因素造成C.社会因素造成D.政治文化因素造成19.在进行新建城市的规划工作时,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是①确定城市的布局形式②确定功能区的合理布局③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20.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①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科学文化素质②一个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当地环境的好坏③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越低④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1.下列各区位中地租最高的是A.城市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方B.城市中环境优美的公园附近C.通达度高的市中心D.通向市中心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22.关于城市布局形式的正确叙述是A.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城市地域形态B.城市布局首先要考虑采用集中紧凑式C.中小城市大多是分散疏松式D.城市布局形式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23.下列关于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区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商业区内只有商业活动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在交通线上都会形成商业区24.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的关系,应注意的内容是①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置,以方便职工上下班②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③工作地与居住区之间无需考虑交通问题④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应接近生活居住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5.关于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完全是由收入差异所造成的②知名度对高级住宅区最具吸引力③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高级住宅区形成,并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④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是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三个主要因素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第I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读某历史名城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1)该城区布局形式属式,城市地域结构呈式,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和;新城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在老城区中,①和③哪个形成较早?简述理由:。(3)综合分析,将图中①~④各处的土地利用方式填入下表适当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区位代号土地利用类型理由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重工业区27.阅读“PPE怪圈”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PPE怪图”(“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罪状(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动因。(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入手,简述②线索成立的原因。(4)简述如何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28.读某城建筑物及交通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该城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设时,充分考虑了日照条件,其表现在:。(2)该城市道路网为道路网。(3)该城市的地域形态为。(4)大型商场A、B在规划上,A符合原则,B符合原则。(5)该城市准备建一火电厂,在C、D、E、F四地址中应选择,其理由主要是。29.读我国某海港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在①②③④处适宜建设海滨浴场的是,原因是;适宜建设港口的是,原因是;(2)该城计划在A、B、D、E、F处新建钢铁厂,厂址应选择在图中的字母处,试评价该城发展钢铁企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有。(3)近几年来,D处海滩淤积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30.读“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风。(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①,原因②,原因(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厂,建厂有利的区位条件是。(4)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城,其布局符合原则,这里发展商业有利的条件是。(5)该市计划在图中B处建设该市的商业中心是否合理?原因是什么?31.读图“沿116°E局部地形剖面图”和“我国A、B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表”,回答列列问题。(6分)地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均耕地(亩/人)人均草地(亩/人)人均林地(亩/人)A2621.40.20.3B691.11.11.8(1)A地区显示的情况与号地形区大体一致;B地区显示的情况与号地形区大体一致。(2分)(2)A、B两地区中,从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相结合、利用的角度看,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是地区(2分)。从自然条件考虑,②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有:(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B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地理参考答案(七)1.B2.A3.C4.C5.D6.D7.A8.D9.B10.B11.C12.B13.C14.D15.C16.D17.D18.A19.D20.D21.C22.D23.B24.B25.C26.(1)分散疏松条带河流铁矿铁路交通(2)①该城市为历史名城,形成较早。早期城市的区位往往取决于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②在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供水充足,且可以利用河面进行防卫。③区应是在铁矿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形成于工业革命以后,历史较短(3)区位代号土地利用类型理由①商业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附近,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交通通达度最好;体现历史继承④高级住宅区远离重工业区,在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②低级住宅区在重工业区和市中心之问,便于工人上下班和商业活动,环境条件较差③重工业区靠近铁矿产地,可减少原料运费,交通便利,且供水方便27.(1)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在人类现有开发能力下,所能利用的环境与资源不足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便产生贫困—人均资源减少,失业人口增多,人均收入减少,社会设施不足。同时产生环境问题—对大气资源的污染,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林木的过度砍伐、草场的过度放牧,水资源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及盐碱化严重,自然灾害增多。(2)贫困对于环境:贫困的人们眼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需要,对环境问题的无知,对当前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无知。环境对于贫困:生存条件恶劣,土地生产能力继续下降,环境恶化,疾病增多。(3)生活贫困的地区多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及高自然增长率;生产力水平低下必然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对计划生育的有关知识无知;社会保障很不完善,多生子来防病养老。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反而出现人口不断增加的局面。(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合理规划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向,政府增加资金投入。28.(1)街道及建筑物走向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2)方格—环形—放射式(3)集中式(4)市场最优交通最优(5)FF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小29.(1)③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滩宽阔④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2)B该城镇附近有煤、铁资源,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便利,地形平坦有利于建厂,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3)山区水土流失加剧30.(1)偏东风或偏南(2)①工业位于城市郊区保护城市生活环境、郊区地租低廉②工业位于交通干线沿线(铁路、公路、河流)便于运输原料和产品(3)钢铁厂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区(4)交通最优交通便利:地租较低(5)不合理;不符合商业布局的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原则。31.(1)②①(2)B早涝、盐碱、水资源短缺(3)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本文标题:第一轮高三地理单元训练题(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66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