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地理8月复习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8月复习月考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中作。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右图,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该图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期为12月22日B.北京时间为4:00C.武汉的黑夜可能正逐日变长D.是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时机2.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天日出时间甲地比乙地早B.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比乙地小C.一年中有3个月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比乙地大D.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距离小于3000千米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圈,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M点太阳高度为90°,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分析,回答3—6题:3.此时北京时间是A.12时16分B.0时C.12时D.11时44分4.M点的经纬度是A.20°N,116°EB.20°S,116°EC.20°N,64°WD.20°S,64°W5.M、N两地的经度差A.大于10°B.小于10°C.等于10°D.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0°6.在该图所反映的季节里,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巴西高原上是一片葱绿的景象B.我国北方刚刚进入沙尘天气多发的季节C.我国北极科考站(79°N,20°E)正处于极昼时期D.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进入火险多发时期7.与东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东经60°B.西经60°C.西经120°D.0°我国古代某位天文学家在某地测得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4°30′,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8°10′,通过分析推算,回答8—9题8.当时的黄赤交角的大小是A.22O26′B.23O10′C.23O26′D.24O9.观测地点的纬度是A.33O34´NB.35O20´´NC.36OND.38°40´N10.奥运五环旗中的“五环”指的是哪五大洲?A.亚洲、非洲、欧洲、大洋州、美洲B.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C.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大洋州D.亚洲、非洲、欧洲、大洋州、拉丁美洲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9时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下图中沿海区域也是灾害严重的地区(图中直线为经纬线,曲线为海岸线和等温线),读图回答10—11题。11.海啸发生的海域在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2.图中岛上乙地的气温值可能是A.14℃B.17℃C.18℃D.21℃13.地震发生时甲国的区时(东5.5区)是A.26日6时B.26日6时30分C.26日7时D.26日7时30分80°甲20°80°甲1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A.30°N,90°EB.60°N,150°EC.36°34′N,90°ED.53°26′N,150°E图2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2回答5-6题。15.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A.1000和1:50000B.1:2000和1:50000C.1:5000和1:20000D.1:20000和1:500016.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350米C.300米和250米D.200米和300米17..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18.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达上海港,走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以下地区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19.西亚成为世界最动荡不安地区的因素,除了种族、宗教、位置等因素外,还与该地区的哪一种经济活动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A.农业B.渔业C.矿业D.牧业20.现今生活在北美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祖先是: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1.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有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英吉利海峡D.德雷克海峡22.关于等高线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等高线上的两地海拔可能相同B.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地形一定平坦C.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合D.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是盆地23.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4.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南端所在的省份分别是A.黑龙江B.海南C.新疆D.内蒙古25.下列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BCD26.若黄赤交角变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极圈的纬度数变大B.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C.南北温带的范围变大D.会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27.在纬度相同的地方,同一天A.气温高低相同B.昼夜长短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地方时相同28.下列国家领土分别跨两大洲的有A.土库曼斯坦、哥伦比B.美国、哈萨克斯坦C.埃及、埃塞俄比亚D.土耳其、俄罗斯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29-30题。29.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30.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A.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复习月考试题地理8月卷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三、综合题31.(12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月、日)前后的光照图,节气是。(2)图中A点此时是点,D在A的方向。(3)B点夜长小时,A点昼长小时。(4)C至B的实际距离约。(5)请在图中标出点P,P点此时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034’。(6)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32.(6分)下图为沿海城市A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M点的海拔为488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等高距可能为m(2)图中B处的地形部位是,该地地形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00m~200m之间B.300m~500m之间C.150m~250m之间D.200m~300m之间(3)图中N处等高线的数值可能为:m或m33.(8分)读下面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在北极地区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宾(东经15度附近),于北京时间2000年7月30日早晨5:11,与祖国首都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同步,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正式建立。(1)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的五星红旗,于该地区时(精确到分)升起。(2)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寒冷的北冰洋上,60%被冰川覆盖,但这里夏季生长着多种植物,是附近有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3)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位于南极中山站(约70°S,76.5°E)的方向。34.(10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上面“极地航路”示意图,回答:(6分)(1)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矾(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A.19小时B.11小时C.8小时D.15小时(2)最近东航公司成功地开辟了从美国芝加哥飞越北极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3)看图判断该极地航线经过了下列哪些国家的领空(填字母)。A.瑞典B.日本C.俄罗斯D.加拿大35.读下面两幅岛屿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甲、乙二岛比例尺较大的是图,实际面积较大的是。(2)岛上河流所表现的岛上地势所具有的特点是。(3)乙岛西侧濒临的海峡是海峡。36.读图14,分析下列问题。(1)X至Y依次出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X至Y自然带依次由森林、草原到荒漠,这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规律。(3)试分析引起该地区自然带更替变化的原因: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Y之间37.图15是我国某高原某一流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补画L支流的AB段河流。(2)说出图中河流M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3)假若AB段为暗河,请指出该流域多分布的地区,并说出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8月月考地理答题卷班级姓名座号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综合题31.(1)(2)(3)(4)(5)填在图上(6)32.(1)(2)()(3)33、(1)(2)(3)34、(1)(2)(3)35、(1)(2)(3)36、(1)X(2)Y(3)X、Y37、(1)在右图中作图(2)(3)8月月考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AACBB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BADBDDCA(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ACACABACACBCBDACBC31.(12分)(1)622夏至(各1分)(2)12西南(各1分)(3)1224(各1分)(4)6660Km(1分)(5)赤道和46o52’(两个P点)(各1分)(6)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2分)32.(6分)(1)50(2分)(2)陡崖C(各1分)(3)100200(各1分)33.(8分)(1)7292211(各1分)(2)北大西洋暖流(2分)(3)西北(2分)34.(10分)(1)B(2)缩短航程或时间(3)C.D(4)90°W应改为90°E120°E应改为60°W(各2分)35.(1)乙甲(各1分)(2)都是东高西低(2分)(3)台湾(2分)36.(14分)(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6分)(2)纬度地带性(2分)(3)X: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分);Y: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高影响,高温干旱,形成热带沙漠气候(2分);X—Y:受(东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炎热干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分)。37.(18分)(1)如图所示(2分)(2)东北向西南流(2分)河流沿山谷(2分)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2分)。(3)多分布在云贵高原(2分)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喀斯特地貌(如溶洞、地下河、石林等)(2分)成因: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2分);气候温暖湿润(2分);易发生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2分),形成溶洞等独特地貌形态。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8月复习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66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