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设施规划与物流课程设计报告名称: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班级:工业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年10月23日一:课程设计内容概况根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本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问题分析部分;二是给定工厂布置设计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问题分析,完成下列工作:(1)分析产品构成,明确主要产品零部件明细表。(2)针对3~5种主要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绘制详细工艺过程图,并注明各工序间的物料搬运量。(3)绘制各生产车间、仓储部门之间的物料流程图。(4)作业单位调查,针对各种不同的部门编制相应内容的调查表。对于生产车间,主要调查产品,产量,设备类型与台数、物料流动模式、建筑物结构型式与占地面积等;对于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调查职责、人员构成、设备配备、办公室面积等;对于仓储部门,应调查储存物品,储存方式、占地面积大小等;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主要调查工作性质、功能、占地面积大小等。当上述数据调查有困难时,可以简单地从工厂平面布置图中直接取得各部门的占地面积的大小。(5)绘制工厂现有平面布置图。(6)对现有平面布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处,并提出改进意见。2、工厂布置设计,针对给定的工厂实例,结合问题分析阶段的成果完成下列工作:(1)产品分析,产品—产最分析,确定生产类型。(2)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3)进行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4)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5)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表加权合并,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6)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7)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8)参考现场调研的情况,列出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9)产生三套布置方案。(10)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工艺流程要求及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二:原始给定条件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2-1所示。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1:分析产品构成,明确主要产品零部件明细表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液压转向器厂共1页产品名称液压转向器产品代号计划年产量6000(套)第1页序号零件名称零件代号自制外购材料总计划需求量零件图号形状尺寸单件重量(kg)说明1连接块组件√2060000.092前盖√HT25060000.903X型密封圈√橡胶62000.044挡环√2060000.035滑环√2060000.036弹簧片√65Mn420000.017拔销√65Mn62000.028联动轴√4560000.279网体√HT25060007.0010阀芯√4560000.611阀套√2060000.56北公路公路比例:1:200012隔盘√2060000.3213限位柱√4560000.0114定子√40Cr60001.2015转子√4560000.6016后盖√2060000.8017螺栓√45360000.0218O型密封圈√橡胶210000.0119限位螺栓√4560000.0220油堵√塑料280000.0121标牌√铝60000.0122护盖√塑料66000.0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2:针对3~5种主要加工工艺过程绘制详细工艺过程图,并注明各工序间的物料搬运量3:绘制各生产车间、仓储部门之间的物料流程图。联动轴物流量阀体物流量阀芯物流量阀套物流量隔盘物流量限位柱物流量定子物流量转子物流量后盖物流量4:作业单位调查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序号作业单位名称用途建筑面积m2结构型式备注1原材料库储存钢材、铸锭20×30露天2铸造车间铸造12×243热处理车间热处理12×124机加工车间车、铣、钻削18×365精密车间精镗、磨削12×366标准件、半成品库储存外构件、半成品12×247组装车间组装转向器12×368性能试验室转向器性能检验12×129成品库成品储存12×1210办公、服务楼办公室、食堂等80×6011设备维修车间机床维修12×245:绘制工厂现有平面布置图6:对现有平面布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不合理之处:(1)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流畅,会导致更多的运输费用(2)建筑杂而无章,道路狭窄(3)原材料库和成品库布置在工厂的最里面,会增加无谓的运输费用,导致浪费改进意见:(1)该对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分析,判断如何布置厂区(2)建筑摆放杂乱,可以适当规划(3)原材料库和成品库可以尽量布置在靠近大门的地方,方便运输四:工厂布置设计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物流量计算产品名称毛重(kg)废料(kg)铸造废料机加工废料精加工废料全年废料总质量连接块组件0.09/0.65=0.1380.138-0.09=0.0480.048*6000=288前盖0.9/0.66/0.8/0.55=3.0993.099*0.34=1.0543.099*0.2=0.6203.099*0.45=1.395(3.099-0.9)*6000=13194挡环0.03/0.4=0.0750.075*0.6=0.0450.045*6000=270滑环0.03/0.4=0.0750.075*0.6=0.0450.045*6000=270联动轴0.27/0.5/0.99=0.5450.545*0.5=0.2730.272*0.01=0.00272(0.545-0.27)*6000=1650阀体7.0/0.9/0.72/0.6=18.00418.004*0.4=7.20210.802*0.28=3.0257.777*0.1=0.778(18.004-7.0)*6000=66024阀芯0.6/0.99/0.72=0.8420.842*0.28=0.2360.606*0.01=0.00606(0.842-0.6)*6000=1452阀套0.56/0.8=0.70.7-0.56=0.140.14*6000=840隔盘0.32/0.8=0.40.4-0.32=0.080.08*6000=480限位柱0.01/0.99/0.7=0.01440.0144*0.3=0.00430.0101*0.01=0.000101(0.0144-0.01)*6000=26.4定子1.2/0.99/0.5=2.4242.424*0.5=1.2121.212*0.01=0.012(2.424-1.2)*6000=7344转子0.60/0.99/0.7=0.8660.866*0.3=0.260.606*0.01=0.00606(0.866-0.6)*6000=1596后盖0.8/0.8=11-0.8=0.20.2*6000=1200绘制总产品工艺过程图绘制产品初始工艺过程表零件12458910111213141516原材料库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铸造车间②②热处理车间③②④②④②④机加工车间②③②②②③②②②③③③②精密车间④③④④⑤⑤⑤标准件、半成品库③⑤③③④⑤⑤③③⑥⑥⑥③物流分析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要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以及移动的强度和数量。据资料统计,产品制造费用的20%—50%是用作物料搬运的,而物料搬运的工作量与工厂布置情况有密切关系,有效的布置能减少搬运费用,因此在进行工厂布置前,就生产系统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态作出深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进行物流分析如:工艺过程图(本课程设计采用的方法)、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成组方法、从-至表。不同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在物流分析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绘制从至表当产品品种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物料数量又很大时,可以用一张方阵图表来表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移动方向和物流量,表中方阵的行表示物料移动的源,称为从;列表示物料移动的目的地,称为至,行列交叉点标明由源到目的地的物流量。这样一张表就是从至表,从中可以看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状况,其目的是为了工作方便。当然在物流分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1234567891011合计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序号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11-212925721-32171431-423091.0442-47831353-41200063-515947.574-316067.584-559260原材料库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标准件半成品库组装车间性能实验室成品库办公楼维修车间1原材料库—1292572171423091.042铸造车间—783133热处理车间—1200015947.54机加工车间16067.5—59260120425精密车间—656286标准件半成品库—801407组装车间—801408性能实验室16028—801409成品库—10办公楼—11维修车间—合计—94-612042105-665628116-780140127-880140138-980140物流强度分析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在制造企业或工厂中,当物流状况对生产有很大影响时,物流分析就是工厂布置的重要依据,但是也不能忽视非物流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物流对生产影响不大或没有固定的物流时,工厂布置就不能仅依赖于物流分析,而应考虑非物流因素对设施布置的影响。不同的企业作业单位的设置是不一样的,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因素也是不一样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典型影响因素一般可以考虑以下方面:1、物流2、工艺流程3、作业性质相似4、使用相同的设备5、使用同一场所6、使用相同的文件档案7、使用相同的公用设施8、使用同一组人员9、工作联系频繁程度10、监督和管理方便11、噪声、振动、烟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影响12、服务的频繁和紧急程度根据液压转向器厂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如下表所示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影响因素编码关系密切程度的理由编码关系密切程度的理由1工作流程的连续性5安全与污染2生产服务6共用设备及辅助动力3物料搬运7振动4管理方便8人员联系非物流的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表加权合并,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序号作业单位对关系密切程度综合关系物流关系(加权值:1)非物流关系(加权值:1)分值等级等级分值等级分值11—2A4E37A21—3O1I23I31—4I2I22O41—5U0U00U51—6U0U03I61—7U0U00U71—8U0U00U81—9U0U00U91—10U0U00U101—11U0U00U112—3U0U01O122—4E3E36E132—5U0U00U142—6U0O11O152—7U0U00U162—8U0U00U172—9U0U00U182—10U0X-1-1X192—11U0O11O203—4O1A44I213—5O1O12O223—6U0U00U233—7U0U00U243—8U0U00U253—9U0U00U263—10U0X-1-1X273—11U0O11O284—5I2E35E294—6O1E34I304—7U0I22O314—8U0U00U324—9U0U00U334—10U0X-1-1X344—11U0O11O355—6I2E35E365—7U0U00U375—8U0U00U385—9U0U00U395—10U0X-1-1X405—11U0O11O416—7E3I25E426—8U0O11O436—9U0U00U446—10U0U00U456—11U0U00U467—8E3A47A477—9U0U01O487—10U0O11O497—11U0O11O508—9E3A47A518—10U0O11O528—11U0U00U539—10U0O11O549—11U0U00U5510—11U0U00U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方案一:方案二:方案3:方案的评价与选择首先对场址选择涉及的非经济因素赋以不同的权重,权重大小为1-10;再对各因素就每个备选场址进
本文标题: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70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