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药物与临床·69·肾囊肿的介入治疗尹桂亭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河南 南阳 473000目的:探讨肾囊肿的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注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肾囊肿患者CT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及硬化治疗,并进行一定的随访。结果:绝大多数囊肿一次彻底治愈,囊肿较大或者多发囊肿需进行多次治疗,并且未必能彻底治愈。结论: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例能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关键词】肾囊肿;穿刺;硬化;介入治疗肾囊肿先天性是因为肾小管连接不良或梗阻所致,后天性是肾小管阻塞伴局部血运不足造成。肾囊肿可以是孤立性或多发性,病程发展缓慢,多在青壮年后出现症状,由于囊肿不断扩大,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功能损害,故临床上对有症状或直径5cm患者均宜治疗,以往多采取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彻底治愈,但是手术创伤较大[1]。今年来肾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治疗逐步取代手术治疗。总结我科2012-2015年共30例肾囊肿硬化剂治疗病例,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术前准备。当日晨禁食,术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尿常规,肾功能,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器材选用18-21G穿刺针,4F软交换导管,J型导丝,无水酒精,注射器若干支,2%利多卡因5ml,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相关注意事项,签订术前同意书,进行CT室消毒。1.2 一般资料。肾囊肿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1-66岁,肾囊肿多发5例,囊肿数目2-3个,25例单发。CT检查显示近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囊内容物及囊壁无明显强化。B超显示圆形低回声区,边缘清晰,内部无回声。CT引导下穿刺30例病例,抽出囊内液体50-100ml,液体清亮微黄,颜色均匀。1.3 方法操作在CT引导下进行,患者仰卧或侧卧,进行局部麻醉,以穿刺点为中心,皮肤进行消毒,铺巾。嘱咐患者摒住呼吸进行穿刺,穿刺针达到预定深度后拔出针芯接注射器进行回抽见有液体回流,取少许液体注入无水乙醇中,目测蛋白定性是阳性才可证明是囊液而不是肾盂中的尿液,即沿针鞘置入导丝,透视下见导丝软头在囊内盘弯即可拔出套管针鞘,沿导丝置入软导管,导管盘弯即可撤出导丝,,后用注射器连接导管回抽液体,也可以变换体位或改变针尖深度以便彻底抽出液体,但抽吸过程不宜过快,以免出血或疼痛。注意计算抽液数量,注入液体总量1/5—1/4无水乙醇进入囊内,硬化剂注入后保留5-10分钟,并可以适当变换体位使无水乙醇与囊壁充分接触提高疗效,或者把硬化剂抽出反复注入数次,最后在硬化剂充分回抽后注入5ml无水乙醇保留,拔针前注入0.5ml利多卡因消除针管残留无水乙醇对针道刺激作用,术后回病房卧床24小时注意观察温度、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指征。并可适量给予抗生素。1.4 疗效评价及标准。根据介入治疗前后CT检查结果判断临床疗效,应分别于穿刺3个月、半年、1年、2年复查CT判断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凡囊肿消失或缩小80%以上为治愈;囊肿缩小50%以上者为有效;囊肿缩小30%以上为好转;囊肿与穿刺前基本相同为无效。2.结果20例经过一次穿刺抽液及硬化剂治疗彻底治愈,14例抽出为清亮囊液,16例抽出为浅黄色囊液,送病理化验均未发现白细胞及肿瘤细胞,10例没有通过一次彻底治愈,其中5例囊肿较大直径达8cm,2例经过2次治疗治愈,3例经过3次治疗治愈,5例直径5-7cm以上且为多囊肾,3例经过2次治疗后缩小80%,2例经过2次治疗缩小50%。3.讨论肾囊肿多为先天形成,少量为后天形成,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的壁较薄,也可以较厚,囊壁被覆立方形或柱状上皮,偶有磷状上皮组成,囊壁上皮具有分泌蛋白的能力。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较大囊肿不能彻底清除干净。CT引导下穿刺肝囊肿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廉、并发症少。治疗前首先经CT检查确诊为肝囊肿,还可以借助CT增强鉴别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并可以显示周围重要血管结构,提高穿刺安全性[2]。无水乙醇的注入既可以破坏囊壁上皮细胞脱水,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破坏囊壁内皮使之失去分泌能力,还可以使囊壁内皮产生无菌性炎症,造成粘连愈合[3]。囊腔较多抽吸应选用最大的囊腔,最好能一针通过几个最大囊腔,达最远囊腔后抽吸注入硬化剂,再退至最近的一个囊腔抽吸后注入硬化剂[4]。如果囊肿较大应适当增加无水乙醇的量,但应严格参考抽液量注入无水乙醇,总量不能超过50ml,因为大剂量注入硬化剂会使其透过囊壁向肝内渗透或通过针道漏出体外,所以硬化剂的注入量受到限制,需要通过多次注入弥补这一缺陷,这不仅有利于使囊壁充分破坏产生无菌性炎症,使囊壁充分闭合粘连。穿刺进针及拔针时均需嘱咐病人摒住呼吸,避免由于呼吸运动造成囊肿位置偏移或者引起其它组织损伤,因此术前训练病人做好屏气动作,术中解除病人紧张情绪,可获得较好效果。操作过程要首先选择好穿刺层面及金针点,以及进针深度和角度,穿刺抽吸手法要轻、快、准;对于多房型囊肿尽可能调整进针角度注意充分抽出囊液注药硬化治疗,如受穿刺角度限制无法一次全部抽液者或特别巨大囊肿,可于1-2周后再次穿刺治疗,不宜勉强一次抽完。操作时最好注意一次穿入囊腔,避免反复穿刺,注入硬化剂进入囊腔要缓慢太快会出现疼痛,甚至外渗至肾脏周围引起剧烈疼痛。参考文献[1]李麟荪,贺能树,邹英华.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9-571.[2]刘建雄,魏鼎泰,余英清.CT在肝囊肿介入治疗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2009,22(7):3-5.[3]吴晓明,朱棠春,陈明高.CT引导下肝囊肿的介入治疗[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3):452-453.[4]李麟荪,贺能树.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0-203.康柏西普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应用李彬彬赣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江西 赣州 341000【摘要】目的: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治疗中康柏西普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中央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2例,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31例纳入观察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31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视网膜静脉中央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治疗中,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康柏西普;应用效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当前临床中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而伴随该疾病的症状也包括许多,如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以黄斑水肿常见。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将危及患者视力健康,严重下将出现失明。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康柏西普应用于黄斑水肿治疗中,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9~67岁,平均(52.8±4.5)岁,发病时间1~4周,平均(2.4±0.6)周。眼科检查包括:所有患者行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球前后节详细检查,散瞳彩色眼底照相,FFA,黄斑区OCT检查等。将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经过检查,排除青光眼、黄斑出血、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等,且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 方法观察组:术前局部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5天,在洁净手术室内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0.5%碘伏消毒,铺无菌巾,贴膜,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于角膜缘后3.5~4mm处睫状体平坦部向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抽出注射针,棉签轻压针口,防止返流,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结膜囊内,一次性敷料包眼。术后次日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天,连续3~5天。术后1天、一周、一月复查。对照组:采用德国532nm激光机,距黄斑中心凹500um外行光凝斑交错的3排C形光凝。激光参数:光斑直径100um,功率100~200mw,曝光时间0.1S,光斑强度I级光斑,光凝斑间距约1个光斑直径。术后1天、一周、一月复查。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进行比较,并比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玻璃体腔出血、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等。1.4 统计学处理:以WPSxls数据表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由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厚度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下转第70页)
本文标题:肾囊肿的介入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78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