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五下期中句式练习一、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对比、引用、借贷等)和说明方法修辞手法1.比喻句(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上的卫士出神。(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4)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比喻句、拟人句)(5)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的蚌壳一样。2.拟人句(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2)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在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3)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5)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3.夸张句(1)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3)我端起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在森马也送不到嘴边。4.设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5.反问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二、句式转换(一)改为比喻句1.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好像(二)改成拟人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三)改夸张句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2.广场上的人多极了。(四)把字句、被字句互相转换1.拉骆驼的摘下了毡帽。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2.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3.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改为“被”字句:(五)反问句、陈述句互相转换反问句——陈述句方法:a.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3b.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c.反问语气符号删去“?”变“。”。1.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怎么可能呢?2.我们的童年难道不是一首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歌吗?3.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难道它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吗?4.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吗?5.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6.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7.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8.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9.您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陈述句——反问句。方法: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1.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2.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是我最大的愿望。3.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六)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之间的转换。双重否定句的特点:(1)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2)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3)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4例如:他不敢不去。(强烈)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强烈)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强烈)他不会不同情我的。(委婉)他的话不无道理。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双重否定句——肯定句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肯定句——双重否定句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反问句改成双重否定句。)(七)第一人称直接叙述改为第三人称间接转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句子训练(转述句和陈述句)方法: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1.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张童对我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童告诉我,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当转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姐姐告诉我,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2.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如:老班长告诉我们,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改: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5特例:1.小华对小强说:“你明天把钢笔还给我。”小华对小强说,他明天把钢笔还给小强。2.妹妹对爸爸说:“哥哥让我转告你,它晚上有事不回来吃饭了。”妹妹告诉爸爸,哥哥说他晚上有事不回来吃饭了。3.老师对小丽说:“你知道自己表现得最出色吗?”老师对小丽说,她的表现很最出色。1.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2.杰奎琳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3.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4.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5.老班长说:“我已经吃过了。”6.蔺相如对手下人说:“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7.鲁肃见了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8.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改为转述句:(八)扩句和缩句。缩句: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2.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扩句:1.柳条拂过湖面。2.消息传到高楼。6(九)借用关联词语将下列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1.我在祖父的园子里乱闹。祖父不会骂我。2.我被老师轰出了教室。我被老师误解了。3.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和敌人拼。4.瑞恩很难挣够2000元。瑞恩没有放弃,一直在不停地努力。5.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大道。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6.周瑜看到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7.曹操知道上了当。曹操没有办法。8.石猴找到了水帘洞。石猴当上了大王。(十)修改病句。1.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2.病句类型: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7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语义重复。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去掉“非常”或“得很”。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8序颠倒了。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应去掉“异口同声地”。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练习:1.读了老舍爷爷的《草原》一文,使我很想去草原一游。2.如果大家平时都讲究卫生,那么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3.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你一定经历、听到甚至看到过。4.蒙蒙细雨瓢泼似的倾泻下来。5.我们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6.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本文标题:五年级句式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2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