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3铁厂沟镇富民安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D区3
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富民安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D区建设地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工程规模:道路工程2555.87米;DN110-160给水工程1220米;DN225-400排水工程2660米;DN70-350热力工程2680米等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工程地质勘查单位:新疆东方瀚宇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图设计单位: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1.2建筑设计特点1.2.1道路设计依据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业局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小城镇富民安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中标通知书。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60-2004)《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200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2.2技术标准1.2.2.1市政三号路、市政四号路①道路类别及等级:城市次干路。②设计行车速度:30km/h。③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④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1.2.2.2内部道路①道路类别及等级:内部道路。②设计行车速度:20km/h。③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④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⑤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0年。1.2.3主要设计内容道路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两侧的绿化带,人、非混行道,人行道、停车场,交叉口竖向设计,交通工程设计,桥涵设计,路灯照明设计,绿化种植设计等。1.2.4平面设计1.2.4.1线形控制根据规划给定的坐标控制点确定道路走向,市政三号路、市政四号路、道路2、道路3、道路5、道路6、道路7、道路8、道路9、道路10、道路11、道路12、道路13、道路14、道路15、道路16、道路17、道路18、道路20全线为直线,道路1全线有4个交点,道路4、道路19有1个交点,见下表:道路名称交点号交点桩号转角值半径缓和曲线道路1JD1K0+142.65101º02´16.7(Y)5545JD2K0+235.0617º26´48.5(Z)180JD3K0+278.598º27´35.3(Z)0JD4K0+368.2918º10´58.7(Y)211.44道路4JD1K0+313.5490º00´00(Y)0道路19JD1K0+061.6940º32´5(Z)167.061.2.4.2交叉口设置根据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小城镇富民安居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本项目三号路、四号路与外部道路相交,其余内部道路相交情况具体详见平面图。1.2.5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现状建筑正负零标高为依据,结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地下水位情况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场地的衔接及路面排水等问题。道路纵断面中设计高程为道路中心高程。设计纵坡为0.21%~0.56%,道路纵坡小于0.3%的路段每隔50m设置雨水口一处。1.2.6道路横断面设计1.2.6.1三号路、四号路:道路红线宽36.0m;道路中间为16米宽的车行道,两侧依次为2×2.0m宽的绿化带、2×4.0m宽的人、非混行道和2×4.0m宽的绿化带。1.2.6.2小区内部道路:道路宽度6~7m,宅前路宽度3~4m;1.2.6.3道路1:道路中间为7m宽的车行道,两侧均为小区内部景观绿化;1.2.6.4道路2:道路中间为7m宽的车行道,两侧为2×2.0m宽的人行道,人行道外侧为2×1.5m宽的绿化带;1.2.6.5道路16:道路中间位7m宽的车行道,两侧为2×2.5m宽的绿化带;1.2.6.6道路3~20号路横断面:道路中间为6m宽的车行道,两侧均为小区内部景观绿化。1.2.6.7路面横坡机动车道:1.5%;人、非混行道:1.0%;人行道:1.0%;停车场:同相邻道路横坡。1.3结构设计特点1.3.1路基设计1.3.1.1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人工填土:由平整场地土堆积而成。土质松散,干燥,未经碾压,厚层0.4~6.0m。主要由湿陷性粉土和少量的植物腐殖质构成。路堤、路基施工前必须将路基范围内的植物腐殖质全部挖除,挖除后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压实。1.3.1.2路基边坡:填方边坡1:1.5,挖方边坡1:1。1.3.1.3特殊路基设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现状场地主要由湿陷性粉土和少量腐殖质构成,湿陷性粉土厚度在0.4~7.0m之间,施工时应挖除植物腐殖质。市政三号路、市政四号路: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三七灰土换填层(换填层必须满足最小厚度不小于100cm),HDPE防渗膜一层,具体设计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图(1)。小区内部道路、人行道、人非混行道:路面结构层底换填层自上而下为:三七灰土换填层(换填层必须满足最小厚度不小于50cm),HDPE防渗膜一层,具体设计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图(2)。1.3.1.4路基压实度:路基压实度依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规定的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其中填方路基路面结构层底以下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6%,80~15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6%,3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4%,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应不低于填方相应要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天然砂砾基层、三七灰土换填层底压实度应不小于96%。1.3.2路面结构设计1.3.2.1机动车道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合料路面。市政三号路、市政四号路:路面结构总厚度72cm,自上而下为:①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6C);②1cm乳化沥青下封层;③2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骨架密实型);④40cm天然砂砾底基层。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竣工验收弯沉值为:层数弯沉值第一层33.6(0.01mm)第二层40.4(0.01mm)第三层118(0.01mm)土基顶层292.5(0.01mm)内部道路:路面结构总厚度55cm,自上而下为: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6C);②1cm乳化沥青下封层;③20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骨架密实型);④30cm天然砂砾底基层。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竣工验收弯沉值为:层数弯沉值第一层47.4(0.01mm)第二层55.3(0.01mm)第三层148.9(0.01mm)土基顶层292.5(0.01mm)1.3.2.2人、非混行道路面结构人、非混行道路面结构总厚度47cm,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①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6C);②1cm乳化沥青下封层;③18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骨架密实型);④25cm天然砂砾底基层。1.3.2.3人行道路面结构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度34cm,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①19.7×19.7×6cm彩色水泥方砖铺砌;②3cm细砂干铺;③2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骨架密实型)。1.3.2.4停车场路面结构停车场路面结构总厚度55cm,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①12cm厚植草砖;②3cm黄土粗砂;③40cm天然砂砾底垫层。1.3.2.5宅前路路面结构宅前路路面结构总厚度35cm,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①2cm碎拼花岗岩面层;②3cm1:3水泥砂浆;③10cmC20混凝土基层;④20cm天然砂砾底垫层。1.3.2.6透层:用于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基层上,采用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1或AL(M)-2,透层沥青用量1.1L/㎡。透层油所用沥青质量需符合技术要求如下表1所示。透层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表11.3.2.7粘层:在双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以及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实验项目粘度蒸馏体积蒸馏后残留物闪电TOC含水量≤(%)C25.5(S)C25.5(S)225℃前(%)225℃前(%)225℃前(%)针入度25℃(cm)延度25℃(cm)AL(M)-120-103550100~30060650.2AL(M)-2-5~1572535100~30060650.2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的侧面等连接处,采用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3或AL(M)-4,透层沥青用量0.4L/㎡。透层油所用沥青质量需符合技术要求如下表1所示。粘层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表21.3.2.8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指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指标按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设计孔隙率按5%进行控制。沥青混合料主要验收指标见表3沥青混合料主要验收指标表表3实验项目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80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751.4设备安装设计特点实验项目粘度蒸馏体积蒸馏后残留物闪电TOC含水量≤(%)C25.5(S)C25.5(S)225℃前(%)225℃前(%)225℃前(%)针入度25℃(cm)延度25℃(cm)AL(M)-3-16~2531730100~30060650.2AL(M)-4-26~4021425100~30060650.21.4.1给水排水管道本次设计内容为一期工程范围内的住宅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同时为项目规划待建公共及商业建筑预留相应的给排水管道接入口。给水管道自项目区北侧纬八路及东侧经二路引入,管径DN160,在项目区内呈环状布置。排水体制采用雨污不完全分流制。生活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后汇入纬八路市政排水管道;雨水、融雪水不排入污水管道,沿道路坡向排入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1.4.1.1设计依据《城(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GJJ124-2008)《城(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GJJ123-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岩石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4.1.2给水管道①管道采用PE100级聚乙烯给水管,管道公称压力1.00MPa,管道采用电熔连接;管材、管件、附件性能及相关操作要求应符合《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的相关规定。②管道要求内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匀等缺陷,管端头应切割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③管道埋深:给水管道顶覆土不小于1.50m。④管道基础:做法详04S531-1,12页,设计支承角为90º,土垫层厚度C值为300mm。其中土垫层应分层夯实,压实系不小于0.95;3:7灰土进行分层压实夯实,压实系不小于0.95;中、粗砂最大粒径为10mm。管道回填土压实度要求详04S501-1,5页。⑤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给水阀门井、排气阀井采用1400×1400矩形钢筋混凝土给水阀门井,做法04S531-4,8页,钢筋混凝土井井壁及底板采用C35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小于S6。检查井防水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防水层,具体做法为:A:10厚1:2水泥砂浆找平B:1.5~2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C:2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给水管道构筑物均采用保温井盖,做法详新02S2,11页。⑥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应位于污水管道之上,管道净距不小于0.4m,且不应有接口重叠;与其他管道交叉时,且净距不得小于0.15m。⑦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安装参见新02S6,7页,规格为SA100/65-1.0,甲型。其中阀门井做法同给水阀门井。消火栓井设置保温井盖。做法详新02S2,11页。室外消火栓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1.4.1.3排水管道①管材及接口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管径DN225、DN315、DN400,环刚度不小于8KN/㎡,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做法详04S531-1,24页;接口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②管道基础做法详04S531-1,16页,设计角度为120º,土垫层厚度C值为300mm。其中土垫层应分层夯
本文标题:3铁厂沟镇富民安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D区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