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高效率生产-工厂七大浪费
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浪費的三種形態•1﹒勉強﹕超過能力界限的超負荷狀態•2﹒浪費﹕有能力﹐但未給予足夠的工作量的未飽和狀態•3﹒不均衡﹕有時超負荷有時又不飽和的狀態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工厂內的七大浪費•A﹒不良改正的浪費•B﹒制造過剩的浪費•C﹒加工過剩的浪費•D﹒搬運的浪費•E﹒在庫量過多的浪費•F﹒等待的浪費•G﹒動作的浪費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12種動作上的浪費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A﹒兩手空閒的浪費•B﹒單手空閑的浪費•C﹒作業動作停止的浪費•D﹒作業動作太大的浪費•E﹒拿的動作交替的浪費•F﹒步行的浪費•G﹒轉身角度太大的浪費•H﹒動作之間沒有配合好的浪費•I﹒不了解作業技巧的浪費12種動作上的浪費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J﹒伸背動作的浪費•K﹒彎腰動作的浪費•L﹒重复動作的浪費避免七大浪費的基本對策生產現場形形色色的浪費•A﹒創造看得見浪費的現場(徹底的7S)•B﹒制定作業標准﹐嚴守標准化作業•C﹒以看板管理的生產方式﹐來規定生產進程或指導生產•D﹒生產現場明确標示作業區域﹐規范作業•E﹒推行“一目了然的管理“等視覺管理手法零缺陷生產(消除不良的浪費)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零庫存管理(消除在庫的浪費)零缺陷生產-不良產生的原因•制造不良的浪費是指﹕有不良發生或持續的制造不良的浪費﹒一般來源以下几個方面﹐•A﹒設計不良而導致品質不良•B﹒工藝設計不合理而導致品質不良•C﹒制造階段的管理而影響產品品質•D﹒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而產生品質不良•E﹒對已發生的不良處理不當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零缺陷生產-不良之浪費•不良的改正導致時間﹐人力和物力浪費﹕•A﹒產品報廢•B﹒降价處理•C﹒材料損耗•D﹒人工設備資源損失•E﹒出貨延誤取消訂單•F﹒信譽下降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零缺陷生產-品質管理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潮流理念策略重點QI品質檢驗品質是檢驗出來的結果導向(規格)QC品質管制品質是製造出來的過程導向(製程)QA品質保證品質是設計出來的源流導向(設計)TQC全面品質管制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全員參與品質成本CWQC全公司品質管制品質是經營出來的全員參與P.Q.C.D.S.M.管理TQM全面品質管理品質是經營管理出來的全員參與流程導向產品品質管理品質經營管理品質經營文化管理品質QCC提案改善QCStoryQIT等方針管理日常管理機能管理供應商管理等顧客導向遠景規劃策略與方針管理流程管理企業標竿同步工程等ISO9000企業診斷品質文化品質意識人力品質品質成本MIS常見技法標準化量測方法查檢表等管制圖QC工程表(4M)QC七手法防呆等可靠度實驗計畫產品企劃品保體系品質資訊系統等品質演進之各階段特徵零缺陷生產-品質管理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QC七大手法1.查檢表(Checklist)2.柏拉圖(Paretochart)3.特性要因圖(Causeandeffectdiagram)4.散佈圖(Scatterdiagram)5.直方圖(Histogram)6.管制圖(Controlchart)7.層別法(Stratification)零庫存管理-庫存產生的根源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制造業的工厂﹐存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等在庫﹒在庫發生的原因一般有﹕•A﹒空閒時多制造的部分•B﹒認為提前生產是高效率的表現•C﹒認為有大量庫存才保險零庫存管理-庫存產生的根源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在庫“作為資產本來是有价值的﹐但過多的話會面臨以下風險﹒•A﹒降低資金的周轉速度•B﹒占用大量流動資金•C﹒增加保管費用•D﹒利息損失•E﹒面臨過時的市場風險•F﹒容易變質劣化等零庫存管理-零部件庫存改善方法零缺陷生產与零庫存管理A﹒根据生產計划及交貨期分批購入原材料B﹒對市場上通用的生產物料可考慮即時生產即時送貨方式﹐降低庫存C﹒做好在庫管理﹐控制在庫金額D﹒定期盤點E﹒庫存警示方法合理化生產(消除加工過剩的浪費)合理化生產合理化生產-過剩的危害•一般加工過剩會造成以下几點危害﹕•1﹒人員﹐工時浪費•2﹒設備﹐机械浪費•3﹒零部件﹐材料浪費•4﹒修理浪費•5﹒修理﹐滯留空間的浪費•6﹒修理造成新問題的發生•7﹒不能按時完成造成生產力低下•8﹒造成交貨延誤•9﹒無法批量生產影響市場占有率合理化生產合理化生產-過剩的种類和原因•過剩按區域來分﹐可分為以下几种﹕•A﹒品質過剩﹐指品質要求太高﹐超過了顧客的預期使用目標﹒•B﹒檢查過剩﹐沒有系統設置合理的檢查點﹐往往同一個項目多道工序檢查﹔或是對保証程度不高的項目也進行重點檢查﹒合理化生產合理化生產-過剩的种類和原因•C﹒加工過剩﹐產品本身沒有要求或要求不高時﹐采用了高于標准的加工要求﹒其主要原因有﹕•1>保險思想•2>精益求精的思想•3>迷信精密机械•4>工時利用率不高﹐反正不是很忙﹐就慢工出細活•5>期望太高﹐要求過嚴合理化生產合理化生產-過剩的种類和原因•D﹒設計過剩﹐指設計方案超出了預期使用效果﹒•比如﹐使用壽命5年的机械采用了10年壽命的發動机﹒•E﹒管理﹐監控過剩﹒合理化生產生產布局(消除搬運的浪費)生產布局合理化布局的重要性•合理的生產布局能夠保証物流的順暢﹐減少無价值的搬運動作﹐提高現場的管理透明度和生產效率﹒••搬運是所有作業中附加的動作﹐其本身并不產生附加价值﹒生產布局•無任何附加价值的搬運動作包括﹕•A﹒搬運•B﹒倒路讓路•C﹒排除障礙•D﹒堆碼﹐清點﹐整列和尋找•E﹒停下與返回合理化布局的重要性生產布局決定生產布局的因素生產布局•1﹒生產方式決定布局••加工﹐組裝生產線的机器配置一般可分為兩种﹕•A﹒將相同的机器聚集在一起的“机器別配置“•B﹒按工程順序﹐將不同的机器排列起來的“工程順配置“決定生產布局的因素生產布局兩种生產方式比較表生產的連續性預測性生產和臨時性生產以物流為中心的連續生產多少以設備為中心的斷續多品种少量生產中多長低高中切還時間多品种大批量生產以預測性生產為主大少短高中高生產周期標准化程度設備運轉率人員運轉率使用生產類型產品庫存半成品項目工程順配置机器別配置布局設計的要點1﹒輔助生產線的終點﹐應盡量接近供給對象的主線工序﹒2﹒充分探討供應各工序零件的方法﹒3﹒研究空卡板﹐包裝箱﹐夾具等發回的方法﹒4﹒沿生產線設置大小适當的零件暫放區﹒5﹒不要忘記在生產線中設置檢查工序和修理工序﹒生產布局布局設計的要點生產布局6﹒确保設備的保養和修理的所需空間﹒7﹒考慮生產線的形狀受到產品和場地的制約﹒其形狀可有﹕A﹒直線型B﹒圓弧型C﹒Z字型D﹒U字型等生產線布局經濟原則生產布局1﹒禁止孤島加工2﹒線路空間短小3﹒減少停滯原則4﹒消除交叉原則5﹒平衡能力原則搬運原則生產布局1﹒机械化原則﹐如机動車﹐卡板等﹒2﹒自動化原則﹐如使用電梯﹐傳送帶等方式傳輸﹒3﹒標准化原則﹐使用標准的包裝箱﹐卡板﹐貨架等﹒4﹒均衡原則﹒5﹒及時原則﹒6﹒直線原則﹒7﹒安全第一原則﹒均衡生產(消除等待的浪費)均衡生產現代企業面臨的困惑•大規模生產線生產方式導致現代企業面臨的困惑﹕••1﹒產能過剩与產能不足﹒•2﹒資源組合不佳的時間流失﹒•工厂用于制造的所有資源﹐被組合成一條擁有龐大數目工序段的大規模生產線硬體﹐帶來了作業時間的嚴重流失﹒•3﹒大規模生產線導致成本虧損﹒均衡生產單元制生產方式•單元制生產方式即CELL生產方式﹐是一种小型的﹐彈性很大的生產方式﹒具有建立容易﹐調整方便﹐切換時間短﹐大型設備投資少等特點﹒•單元制生產方式的產生是因為﹐當今的市場經濟﹐已由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所致﹒均衡生產單元制生產方式•單元制生產方式的优勢﹕•A﹒流失時間最少化•B﹒物流暢通•C﹒便于管理•D﹒降低成本•E﹒技術積累均衡生產生產線平衡•平衡的目的﹕•A﹒物流快速﹐減少生產周期•B﹒減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轉場所﹒•C﹒消除工程“瓶頸“﹐提高作業效率•D﹒穩定產品品質•E﹒提高工作士气均衡生產生產線平衡分析的主要要素•A﹒工程名﹕指本工程的名稱或代號•B﹒標准時間﹕指所要求完成的作業時間•C﹒實測時間﹕指作業者完成操作的實際時間•D﹒節拍﹕根据生產計划量所得出的一個工程所需時間•E﹒不平衡率﹕•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00%•---概算均衡生產少人化和省人化均衡生產1﹒少人化﹐是配合生產量的變動﹐調整編制人員﹒2﹒省人化﹐是通過作業改善來減少人數﹐降低成本﹒等待的浪費均衡生產1﹒等待的浪費:即非滿負荷的浪費.在日本通常稱之為“手在等待的浪費”,在國內有的稱為“工時利用率”.等待的浪費主要有:生產線的機种切換每天的工作量變動很大,當工作量少時,無所事事時常因缺料而使機器閑置因過程上游發生延誤,導致下游無事可做因早會.開會而佔用太多的時間等待的浪費均衡生產機器設備時常發生故障生產線未能取得平衡,以致經常發生等待在共同作業上,有勞逸不均衡的現象材料雖已備齊,但制造通知單或設計圖並未送來,導致等待動作經濟原則(消除動作的浪費)動作經濟原則經濟動作目的•1﹒減輕作業者的疲勞﹒•2﹒提高作業效率﹒動作經濟原則基本動作要素•基本動作要素就是組成人体動作的最基本的單元﹐是最小單元﹒•其創始者吉布雷斯(F﹒B﹒Gilbreth)提出了18個動素﹐并按它們各自的作用和目的分為三大類﹕•A﹒工作有效推進動作﹔•B﹒造成工作延遲動作﹔•C﹒動作本身不能推進作業﹒動作經濟原則基本動作要素動作經濟原則基本動作要素動作經濟原則基本動作要素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著眼點1.盡量利用物件的動能(重力、慣性)2.動作以最短距離為原則﹒(腳的動作﹐手的動作﹐眼睛的動作﹐身体的動作和物品的運動﹒)3.工具和材料盡量靠近作業者放置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四項基本想法1.不必要的動作要減少或消除;2.動作時盡量使雙手、雙腳同時活作;3.動作必須采用最小範圍和最短距離;4.動作盡量保持輕鬆協調.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人体的應用)1.除休息外,雙手應同時起止,不可同時閑置.2.雙手動作,應同時反向且對稱.3.扭轉時,臂肘應彎曲.4.手腳應盡量同時使用.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人体的應用)5﹒動作的級次愈低愈好,並以能得到滿意結果者為佳.6﹒盡量利用物體的動能.即使需肌力制止.也應減至最小.7﹒連續的曲線運動比方向突變的直線運動之效果佳.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人体的應用)8﹒彈道式運動比受限制的運動方式之效果佳.9﹒動作應具節奏感.因節奏感可使動作更流暢及具自發性.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工作埸所的佈置及環境)1﹒工具和物件應作分類.並排列在預先固定的位置.2﹒工具物件應佈置在作業員前面近處,並排列在「正常操作區域」內,且以不超過「最大操作區域」為界限.3﹒盡量利用「重力及墜送」方式,使物件到達作業員手邊.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工作埸所的佈置及環境)4﹒環境的照明、溫度、濕度、空調、視覺及顏色皆應合宜.5﹒應使用可讓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勢之座椅.6﹒工作臺的高度應使工作者坐立皆宜.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工具和設備之設計)1﹒合並兩種以上的工具之特黴及功能,而成多功能工具.2﹒盡量使用治夾工器具,以解除持住動作.並盡量使用動力及半自動化機具,使作業合理化.3﹒槓桿、十字槓及手輪等機具上的各種裝置之操從位置.應在適當位置以減少作業姿勢的改變.動作經濟原則動作經濟原則的內容(工具和設備之設計)4﹒手指分別作業時,應依其本能合理分配手指之負荷.5﹒手與手柄的接觸面積愈大愈好.6﹒工具和物料應盡可能預放在工作位置的旁邊.動作經濟原則三角形原理•1﹒三角形原理定義•在作業過程中﹐有作業點﹐工具和零件三個位置﹒••在三個位置就构成一個三角形關系﹒在個三角形越小作業效率就越高﹒在就是“三角形原理“﹒動作經濟原則
本文标题:高效率生产-工厂七大浪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