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5万吨富硒稻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议书广西武鸣壮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5万吨富硒稻产业化扶贫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承办单位:广西武鸣壮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4建设地点:南宁市武鸣区、武鸣伊岭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1.1.5.建设规模项目依托南宁市武鸣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地、技术、机械化等资源优势和首府市场的地域优势,根据武鸣现有贫困村的具体情况,与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以贫困户为重点,围绕现有的水稻种植面积,结合公司的具体措施,在2016已推广种植优质富硒稻1500亩、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计划2017年落实种植面积5万亩,覆盖武鸣区的40个贫困村及周边。并配套建设年加工5万吨优质富硒稻谷,年产3.3万吨优质富硒大米加工厂一座。1.1.6建设内容水稻种植是武鸣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本世纪以来,每年的总产量均维持在35万吨以上,早已结束了靠数量发展的阶段。由于目前普通水稻的品质、成本、价格等因素,阻碍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急待进入高收益、高品质、高附加值种植的发展阶段。进行绿色优质富硒稻产业化开发,对于提高水稻种植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全国扶贫攻坚战的打响,三年完成武鸣精准扶贫任务已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而发展优质富硒稻的种植正是顺势而上的好项目。硒是人类身体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可以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2病,延缓衰老,抗氧化,保护、修复细胞等。因此,在国际上硒对于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而我国2/3地区硒摄入量低于最低推荐值,因此,中国是一个既有丰富硒资源,又存在大面积硒缺乏地区,这也是国际学者对中国感兴趣的原因。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缺硒现象非常普遍,合理调配和获取适量的硒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问题。通过食物链转化途径是人和动物获取适量硒营养的一条安全、廉价、可行的途径。硒可作为动物饲料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也可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制成有机富硒肥,以此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本项目围绕5万亩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搞好富硒稻的种植和富硒米的精加工,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食味上佳、粒形整齐、色泽莹白、透明度强、软硬适中,富含人体必需的稀有元素——硒的无公害优质富硒米。项目建设内容为:一是联合贫困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本村土地,实施优质富硒稻的实验性种植(2016年已完成),理论结合实际地培训出一支在种植技术、生产管理、项目推广等方面较成熟的队伍。二是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对各贫困村全面实施富硒稻种植精准扶贫方案,建立5万亩优质富硒稻生产基地,引进水稻优良品种,提高稻米品质,保证稻米加工企业原料供给,确保市场占有率;三是推广适合于无公害优质稻生产的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引进推广高效低毒、残留少的农药,保证稻米达到绿色标准。四是推广稻鸭、稻鱼混养技术,减少或杜绝除草剂、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自然防止法,对稻田里的杂草、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止。加之全面使用生物有机肥做基础肥料,不但能使富硒稻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大大提高产品价格。鸭和鱼的3销售,还能使农户增加一笔额外收入。五是以合同保护价保证对农户富硒稻的收购,解决农民种粮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六是建设稻米加工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稻米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稻米加工技术水平和大米产品的质量档次,建立品牌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富硒米的经济效益,实现财税增长。七是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品牌市场,扩展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富硒稻的综合经济效益。总之,实施优质富硒稻产业化扶贫项目,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战略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优质富硒米,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长期经济收入彻底脱贫,增强农民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持续发展,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农村经济长足发展,确保农民增收。1.2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及效益情况1.2.1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额为8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富硒稻种植基地投资5000.00万元,优质富硒大米加工企业投资3000.00万元,其中1000.00万元用于先进设备购置和厂房、库房建设,2000.00万元用于生产流动资金。1.2.2资金筹措申请国家扶贫专项资金、政府种粮补贴和企业自筹资金5000.00万元,企业申请银行贴息贷款3000.00万元。申请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资金100.00万元。1.2.3效益情况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种植基地正常年份可年产优质富硒稻谷5万吨,产值25000.00万元,种植户可获收益20000.00万元;深加工企业年可生产优质富硒米3.3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7875.00万元,上缴税金4147.26万元,企业可获4利润6882.24万元,可解决58人就业。1.3项目优势条件1.3.1资源优势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我们认为新建该项目具备了以下优势:第一,优质富硒稻产业化开发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及加工业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种植优质富硒稻自然条件优越。武鸣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10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甘蔗、木薯、水果以及蔬菜等农作物产品,畜禽、渔业也同步发展。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区。第三,水稻产业是武鸣的优势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种植,加之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运用,种植效益将有较大提高,种植面积将会迅速扩大。第四,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原料来源有保障,据统计,自本世纪以来,武鸣年均水稻总产量在35万吨以上。只要采取保护价和订单合同来收购,该项目所需优质稻原料的总量有充分数量的保障。第五,充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为项目单位打造富硒品牌,创建富硒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六,技术合作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该项目整体工程设计由国家粮食储备局科研设计院制定设计方案,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在该项目的投产之前计划培养工程师与技术人员20人以上。其技术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第七,武鸣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是大西南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交通便利,电力、通信方便。1.3.2产业基础近年来,武鸣区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5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大户+基地”等模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延伸产业链,由传统的纯生产型农业逐渐发展成产、供、销、加工一体化及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目前武鸣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多样,椐不完全统计,武鸣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已达34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有14个、中介组织带动型的21个、整个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净值)达6.8个亿,其中龙头企业占了6.5个亿;销售收入达8.1个亿,其中龙头企业占了7.7个亿、净利润1068.5万元、上交税金2895.7万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有2个,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以上的有12个。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可带动农户13.53万户,其中订单带动农户4万多户,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3.32万亩。目前已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2.1.1项目建设是客观要求。粮食是人们的主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稻谷是世界上三十亿人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是世界上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而近些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却呈下降趋势,要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加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力度,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区域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形式,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全国主要产粮基地,自本世纪以来,武鸣区水稻产量一直保持在35万吨以上,但粮食加工转化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稻米加工上不了档次,成本居高6不下,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形成不了自主品牌,大部分优质稻被外地加工企业收购加工后返销。2.1.2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匮乏,保障粮食安全和各种农产品供给始终是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重点,而要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转变经济方式,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此,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文件和政策,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在全国的发展速度。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将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地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广西武鸣壮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南宁市武鸣区扶贫龙头企业,公司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建设,在优质富硒稻米产业化扶贫项目上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初见成效,公司已与20多个贫困村合作社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实现了1500亩优质富硒稻种植基地建设,公司正拟以注册商标“百稼旺”为系列的富硒大米创立品牌市场。随着公司与更多合作社的进一步合作,建立5万亩优质富硒稻生产基地,势必带来脱贫致富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建设富硒大米深加工企业必然提上了日式日程,迫在眉梢。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在实现5万亩优质富硒稻种植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大米加工企业,实现稻谷的深加工,提高大米的附加值,实现税收增长。2.1.3项目将为我国稻米加工企业提供低温碾米抛光技术示范。目前,我国稻米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规模小且管理粗放;二是附加值低。本项7目年加工稻谷5万吨,既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又可以为其它大型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示范。2.1.4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将通过贸工农一体化模式,成为南宁市农业产化龙头企业,解决本市及周边地区优质稻谷资源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问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将实现规模化加工和深度加工,有利于创知名品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做大做强企业。2.2投资的必要性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产粮是农业的主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武鸣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却至今没有一个自主粮食品牌和一家成规模的大米加工企业。随着市场对优质大米产品的需求,目前的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和优质富硒米加工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农民要致富,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和加工能力,单靠企业的资金实力来发展优质富硒米产业是杯水车薪,没有国家的扶持是不行的。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提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化社会扶贫合力,建立完善各界支持、参与扶贫工作的激励机制。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无公害优质富硒米产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建设大米加工企业,申请专项资金投入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有利于充分利用武鸣的优势资源。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也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利用武鸣独天得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优质富硒稻米产业,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能够较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
本文标题:5万吨富硒稻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