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力学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波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2.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B.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4.以下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C.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D.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5.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6.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7.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实际重力()A.等于10.0NB.小于10.0NC.大于10.0ND.无法确定8.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B.用力拉弹簧C.往墙里敲钉子D.往前推箱子9.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的作用,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A.前锋队员B.足球C.地球D.守门员1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不合理的物理情景是()A.杯中的水倒不出来B.投出去的篮球、铅球、标枪不能落回地面C.人在地上跑步的速度更快D.河水不能流动1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A.4.5NB.3.2NC.3.0ND.2.1N实验次数123木块运动情况越来越快匀速运动越来越慢测力计示数4.53.02.113.甲机械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做功时()A.甲做功多B.甲更省力C.甲做功快D.甲用时少14.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A.0.1JB.1JC.10JD.100J15.(2017滨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脚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C.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足球不再具有惯性16.(2017德州中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大小不相等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17.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18.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大于F2B.F1和F2做的功一定相等C.甲、乙的机械效率不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时间可能相等19.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稳定后()A.甲漂浮,甲受浮力大B.乙漂浮,乙受浮力大C.甲漂浮,乙受浮力大D.乙漂浮,甲受浮力大20.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b、d两点动能相等B.在a、d两点机械能相等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甲乙FO21.(2017保定二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木板,木板上放一木块,桌面右端固定一定滑轮,小桶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木块相连。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后,木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使用沙子的好处是可以连续改变细绳对木块拉力的大小C.小桶落地后,若木块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后,木块将保持静止D.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上放一砝码后,木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2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力为G1和G2的重物分别匀速提升到h1和h2的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1和s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F1=F2,则G1=G2B.若h1=h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1=s2C.若h1=h2,甲乙两种方式所做额外功相等D.若h1=h2,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23.许多生活现象中隐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扑鼻说明分子间有很大的间隙B.冰棒熔化时要放出热量C.用手提桶时,手受到桶的拉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水杯能静止在桌面上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24.(2017滨州中考)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有用功(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B.做的有用功是100J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的茶壶中装有茶水,壶嘴与壶内的水面相平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壶中a点处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所受水的压强。c处是一个小孔,其作用是连通茶壶内外,保持茶壶内外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以便于水倒出来。2.龙舟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船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水面上的一些漂浮物会自动地靠近船身,这是因为靠近船身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7甲所示,重为4N的正方体铁块,被大小为6N的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_____。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9N的作用,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7乙所示,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4.如图8所示,某人用滑轮组将重为30N的物体提升,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则动力F至少为_______N。若动滑轮重6N,物体在动力作用下匀速上升了0.5m,不计摩擦的影响,则动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5.在水平路面上,某人用40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00N的车在20s内前进了5m。在这一过程中,车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_m/s。人对车做的功是____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W。6.(2017烟台中考)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__N,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g取10N/kg)7.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m/s。三实验题1.(1)质量为8kg的铅球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画出铅球在A位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2)如图,传送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画出随传送带一起运动的纸箱M受到的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请你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作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12.如图所示,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钩码等实验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应该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调节。(2)接着晓月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获取三组测量数据(如上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物理量表示),表格中的空格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05.00110.0033.010.002.0图7图8甲乙F拉vMA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作匀速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4甲)。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14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作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作匀速运动(如图14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析步骤1和步骤2,你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你要证明猜想A是否正确,则你应进行哪两个实验步骤?(填写序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的砝码重为2N,木块的重为3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作匀速运动时,弹簧测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5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