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梁祝》PPT课件8
目录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主要内容风格品味梁祝陈钢,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建国后入部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音乐创作,曾经写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间奏曲等作品。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何占豪,1933年8月出生于何佳山村。幼时热爱音乐,后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基于越剧音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从此成为中国乐坛上的著名人物之一。继《梁祝》之后,又创作了《烈士日记》、《决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民兵》、《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音乐作品。称何占豪是“音乐奇才”一点都不过分。他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虽说是因《梁祝》成名,但主要还是个农村娃娃时就在襁褓中跟着奶奶学唱儿歌。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谢安听说这一奇事,就奏请皇帝,敕封为义妇冢。它温柔、凄苦、文雅、宁静、缠绵等诸多情感相交织,宛如夜之皓月般的旋律感染着我,抚摸着我,震撼着我……听《梁祝》,就如欣赏一幅美丽古朴的古代山水画,一轮明亮的圆月将它那皎洁无暇,凄清柔和的光洒在明镜般的清泉上。在这样凄美的月光下,他们同窗共读,此时他们的生活里写满了华丽的诗词,载满了悠悠的情思。她看着他一身简朴的长衫,折扇轻摇。这一切都落在了她静如止水的心湖,漾起涟漪,一圈、两圈……从此,也就注定了一世的情缘。听《梁祝》那一串串悲凉隐忍的音符,道出他们分别的无奈与痛苦。自古多情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是他们此时最真实的写照。她本以为三年的朝夕相处换来了长相厮守,殊不知悲剧才刚刚开始。一道人为的屏障将他们隔开,剩下的就只有曾经的誓言。听《梁祝》如同在倾听一位女孩在诉说,诉说她的无奈与痛苦。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白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月辉下,娟影萧疏。纤纤素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是那样落寞。听《梁祝》使人感到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是那样让人刻骨铭心。缘定三生,却又注定分离,在世俗的威胁下,他们选择了永恒——殉情。他们拥有痛彻心扉的幸福,这已足够了。在《梁祝》中他们很执着,为了那曾经的誓言,他们不惜付出全部,甚至生命这么沉重的代价。《梁祝》就如那柔情似水的明月;就如离别时的那几滴伤心泪;就如碧水中铿然而出的一枝芙蓉;就如花丛中缠绵飞翔的那对蝴蝶,温润、凄美、坚强、缠绵便是它的性格,它的内涵……
本文标题:《梁祝》PPT课件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7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