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马说》PPT课件7
马说(唐)韩愈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祖籍昌黎,人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马说》解题:“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却是人才问题。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韩愈早年,怀才不遇,三次上书宰相而志不得通,尔后入朝为官,“有见辄言”,为除弊政又两次遭贬。深感当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能。出于愤世不遇之情,遂有《马说》一文面世。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写作背景分析文段一: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2、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会有怎样的遭遇?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分析文段二:2、找出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本文段说明了什么?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无知的谴责和讽刺。分析文段三:3、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旨?“其真不知马也。”4、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斥责了那些不识马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不满之情1、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理解分析: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2、本文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甚至于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你是千里马,是否一定要得到伯乐的赏识呢?请谈谈你的看法。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本文标题:《马说》PPT课件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8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