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国美术简史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教学要求绘画艺术是本期的重点。因此,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概貌的基础上,理解宋代院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较之前代的发展及各种绘画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07-1125金1115-1234第一节概述文学成就:三苏、唐宋八大家诗歌、散文、词第一节概述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黄州寒食诗帖苏轼花气蕉人诗帖黄庭坚《花气蕉人诗帖》赏析《花气蕉人诗帖》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沈周)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草书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珊瑚帖米芾蜀素帖米芾《珊瑚帖》赏析《珊瑚帖》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行文之中,米芾突然以画代笔,颇有意趣。米芾作画大抵也像在《珊瑚帖》中一样兴之所至,随手涂抹。在字里行间随手涂抹的例子还见于《铁围山丛谈》,谓米芾在写给蔡京的一帖中诉说流离颠沛之苦,随手在文中画了一只小船。兴之所至,信手之迹,是文人墨戏的表现,这是米芾唯一存世画迹。作品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元虞集谓“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题听琴图诗蔡襄张先十咏图手卷北宋张先自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地以1980万元收购北宋张先《十咏图》后,国内众多的机构和大企业开始介入艺术市场。如北京文物公司、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保利集团、大连万达、南京王朝、绍兴小小集团、金轮集团、天地集团等等。由于机构和企业的介入,使得大量的外围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艺术市场,并推动了艺术品价格的不断上扬。第一节概述瓷器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敌。汝窑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汝窑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宋汝窑三足盘宋汝窑三足盘宋汝窑荷叶碗钧窑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宋钧窑荷叶青蛙盘宋钧窑荷叶执碗宋钧窑瓶官窑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官窑粉青鬲式炉宋官窑洗(流失日本)宋官窑粉青梅花杯哥窑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哥窑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宋哥窑双耳三足鼎宋哥窑碗定窑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宋代定窑孩儿枕宋定窑黑釉鹧鹄斑纹碗宋定窑酱釉窑变梅瓶定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小结宋瓷的美学风格,近于沈静雅素一路,钧瓷虽灿如晚霞,但也不属唐三彩的热烈华丽。宋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钧瓷、哥瓷、龙泉、黑瓷的油滴、兔毫、玳瑁等都不是普通浮薄浅露、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釉,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的美的乳浊釉和结晶釉。第一节概述绘画山水画(第四节)两宋是两坐高峰花鸟画(第三节)工笔花鸟的顶峰人物画(第五节)工笔、写意院体画(第二节)宋代绘画主流风俗画(第六节)第一节概述雕塑巴蜀造像(大足石刻等)(第八节)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一、画院的渊源殷商:宫廷中的百工,属于工奴。春秋战国:称为“史”、“客”汉代:设“尚方画工”,东汉有画工最早被称为“待招”的记录。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一、画院的渊源唐代:初唐设翰林院,后成立翰林学士院,翰林院成为技艺人员聚积的机构,始有“画院”之称。南唐、西蜀设翰林院,并有画院之称。历代画院里所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院体画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二、宋代的画院与画学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次最为完备。1.画院制度2.画院的取士标准第二节宋代的画院及院画三、院画的艺术特征1.院体画的含义2.院画的特征:提倡形似、格法;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而不泥守古法。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a.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要求画家具有相当的写实功底力,对物象作尽精入微的描绘,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b.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c.以上创作要求,酿成了宋代院画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来的传统绘画以良好影响;当然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一、五代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艺术1.徐黄异体2.为什么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来概括黄、徐二人的艺术风格?写生珍禽图西蜀黄筌芳溆春禽册西蜀黄笙雪竹图五代徐熙为什么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来概括黄、徐二人的艺术风格?五代花鸟画的突出成就,集中地反映在南唐的徐熙、西蜀的黄筌两位画家身上。他们的花鸟画风格迥异,相映生辉,人们用黄筌富贵,徐熙野逸的评价来概括二人不同的艺术风格。具体反映在:为什么人们用“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来概括黄、徐二人的艺术风格?①师承关系不同;②题材不同;③表现技法不同;④格调不同。入宋后黄画成为院派花鸟画的典范;创“野逸”之风的徐开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二、精丽典雅的北宋院体花鸟画1.黄居采《山鹧棘雀图》2.赵昌《四喜图》《蛱蝶图》3.崔白《双喜图》4.易元吉《聚猿图》5.吴元瑜6.赵佶《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瘦金书”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繁荣时期。作为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流,是强调写生,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宋徽宗赵佶控制宫廷画院的时候,要求画院的画家研究孔雀升墩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画不同时间的月季花要画出花蕊、叶子的不同变化。现存的崔白的《寒雀图》、李嵩的《花篮图》、佚名的《出水芙蓉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山鹧棘雀图宋黄居寀出水芙蓉图宋佚名《出水芙蓉图》赏析佚名的《出水芙蓉图》,画幅很小(23.8×25.1厘米),但画得十分精致生动,而且是用没骨画法(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色彩描绘物象),整个画面似全用色彩画成,不见墨线的痕迹。浅粉色的花瓣,嫩黄的花蕊,似乎还带着拂晓时的露珠,那种一尘不染、雅洁妩媚的花姿,正值花苞初放的最佳时刻。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写生蛱蝶图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局部写生蛱蝶赏析纸本设色,纵27.7厘米横9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写秋天野外风物的写生画,在构图布局上,作者将景物集中在下半部,上方留下很大的空白,岸边长有荆棘、野菊、霜叶和偃伏的芦苇等,错落有致;三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把秋日原野那种高旷清新的景物描绘的生动自然。此幅野花虫蝶形象皆准确自然,用笔遒劲,设色清丽典雅,风格清秀,与黄荃的富贵、徐熙的野逸又有几分不同。晴春蝶戏图宋佚名海棠蛱蝶图宋佚名寒雀图北宋崔白崔白《寒雀图》赏析崔白的《寒雀图》描写隆冬时节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依然在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情态各异,充满活力,画出了麻雀好动的特性。同时,画家运用对比、变换等形式美法则,如老树干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直与曲等对比,使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竹鸥图轴北宋崔白芙蓉锦鸡图宋赵佶瑞鹤图宋赵佶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三、苏轼、文同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1.文人画的兴起2.文同“湖州竹派”、《墨竹图》墨竹图北宋文同古木怪石图北宋苏轼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三、苏轼、文同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3.苏轼绘画主张“诗画一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寓意”“留意”之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成竹在胸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四、南宋院体花鸟画李迪等枫鹰雉鸡图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轴南宋李迪狸奴小影图宋李迪绢本设色纵23.5厘米横2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野菊秋鹑图册页南宋李安忠梅石溪凫图南宋马远花篮图南宋李嵩李嵩《花篮图》赏析李嵩的《花篮图》,画幅虽小(19.2×26.1厘米),但以极其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花篮中的茶花、蜀葵、萱草等一组花卉,不仅形似,而且极富生命力。骏骨图卷南宋龚开鱼藻图卷(局部)南宋范安仁云龙图卷南宋陈容杨柳乳雀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4.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第三节花鸟画的发展五、南宋水墨花鸟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家杨无咎、赵孟坚、郑思肖等南宋杨无咎《四梅图》赏析《四梅图》分四段画梅花的不同状态;未开、欲开、盛开、将残。粗干用“飞白”笔法,呈瘦劲之势,细枝以劲直的线条一笔撇出,具挺秀之态;花朵是白描勾圈,在水墨枝干映衬下,更显得皎洁清丽。卷首自题柳梢青词四首。四梅图局部南宋杨无咎雪梅图南宋杨无咎墨兰图南宋赵孟坚郑思肖的墨兰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宋末,以大学生应博学弘词试,授官和靖书院山长。他曾在朝廷临危时呈献抗蒙计策,未被纳用。宋亡后,隐于苏州的寺观和陋巷里,仍“耿耿存孤忠”。
本文标题: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2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