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我看《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
1.我看《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王伦成序言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不朽的艺术典型,其中最成功的要数曹操了。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曹操也是少有的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象。然而,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原因,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曹操是个“白脸奸臣”,成了历史上乃至现实中的“奸雄”的代名词。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引》曾说他“假忠欺世”,“万古贼奸”;毛宗岗更斥之为“一生奸伪,如鬼如蜮”,“是千古第一奸雄”。直到今天,不仅一般读者把曹操看作反面人物,就是许多大作家也把曹操看成是一恶人。可见,曹操“奸雄”的性格特征给世人的印象多么深刻,世俗疾恶其人的感情多么强烈!鲁迅先生是当代中国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1959年在郭沫若提出“为曹操翻案”之后,学术界就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以后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也是一直不断,出现了两种争风相对的观点:一种是根本否定《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认为自宋朝以来,在所谓“正统”观念确立以后,曹操便蒙受了不白之冤。《三国演义》的作者受到了传统“正统”思想的熏陶,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的在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文学手法,贬斥曹操。另一种观点是肯定《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成功的艺术形象。认为曹操的形象达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一致,认为书的作者没有刻意的加入“尊刘抑曹”的个人主张。我“肯定曹操是成功的艺术形象”,依吾之愚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尊刘抑曹”的倾向,他所塑造的曹操的形象不是奸雄,作者也没有刻意的去贬低曹操,而是把曹操刻画成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塑造成名副其实的大英雄,真丈夫也。1.罗贯中没有“尊刘抑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尊刘抑曹”的倾向,而是以异乎寻常的弄墨彩准确地勾画出曹操的形象。21.1称呼上显示曹操的与众不同《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几十个主要人物中,只有关羽被称为“关公”,曹操被称为“曹公”。作者竭力歌颂关羽的忠义和武勇,这是后人一致公认的,可是,与关羽处于敌对位置的曹操也被称为“曹公”,就不大被人注意了。其实,这说明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尽量忠于历史,把曹操看作是高人一筹的人物。1.2在强手云集中显示曹操的与众不同《三国演义》常常安排一个盛大的场面,让曹操亮相,显示其鹤立鸡群,一鸣惊人的脱颖。例如书中第一次写曹操出场就与众不同,“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智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再如董卓专权,危及汉家朝纲,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哭,就在众大臣无计可施时,曹操“抚掌大笑”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前去刺卓。这一形象与对泣群臣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如“讨董卓诸镇应曹公”的回中,董卓大将华雄逼得诸侯们损兵折将,而各路诸侯都瞧不起刘、关、张三兄弟,只有曹操慧眼识英才,力荐让关羽去斩华雄。还有曹操比孙、刘更有知人之明,更爱人材,这就是“庞统事件”。这位凤雏先生,才能仅次卧龙,可是在孙权处不得志,鲁肃虽力荐于孙权,虽得召见,但吴侯并不喜。而刘备也是一见不喜,仅让其做一小县令。而曹操见到庞统时,马上就觉得他是个罕见的人材,优礼相加,并请他参谋军事。虽然庞统是间谍,献了个“连环计”,害的曹操大败,但曹操一见他就知道是罕见的人材,且重用。对比可知曹操的形象多么光彩夺目。1.3详述复杂环境,强化曹操的功,淡化曹操的过《三国演义》处处把曹操摆在人的位置上,既没有将他神化,也没有将他魔鬼化。虽然人总是有天使和魔鬼两面性,书中高明的是对曹操的立身处处详述了复杂的大小环境,强化了他的功,淡化了他的过。曹操受人谴责最多的是奸诈、残忍,归根到底是杀人。书中谈到的大规模杀人有两次,一次是得知父亲被害,为父报仇,打徐州,大军所到杀人劫财,挖掘坟墓等暴行。二是许都大火,立旗帜滥杀官员。其余的是个别杀人,如杀吕伯奢全家,杀粮官,杀陈宫,杀为他盖被的近侍,杀杨修,杀蔡瑁、张允等。初看,好象够奸诈残忍了,可是如果仔细审察一下《三国演义》为曹操杀人所描绘的环境背景,就觉得不能用简单的奸诈3残忍来评价了。两次大规模杀人,前次是复仇心切,军纪涣散松弛所造成的,后次是为了清洗叛逆余党,清除汉室旧臣而导致的,只能说是扩大化而已。至于个别杀人则情况各异,如杀吕伯奢全家,那是和陈宫刚离虎口,惊魂未定之时,又看见吕的可疑行踪,听了吕家的可疑声音后,形势所逼而杀的。杀吕伯奢本人也是形势所逼的,因为曹操知道吕伯奢回去看到全家被杀,怎能饶他,这实际是环境迫使他杀人。杀粮官是为了稳定军心。再如杀陈宫。书中既交代了陈宫是他的恩人并弃官与他同行,更详细描写了陈宫从与他分道扬镳,乃至成为他的政敌,几次杀得他人仰马翻,几乎送了他的命。这次捉到陈宫,并且其又声明决不投降,这样曹操才不得已杀陈宫,并告知将抚养陈的老母,又起身送行。因而陈宫之死,表现了陈宫的壮烈,也表现了曹操的明智。这也是环境所迫使。再如杀替他盖被的近侍和杨修,《三国演义》也对具体情节做了交代。杀近侍是因为这位近侍从忘了曹操讲过的“梦中好杀人”慎勿靠近的预言、命令,而撞到剑口上的。如果他遵守命令就不至如此了。虽然曹操作“梦中好杀人”的预告是为防人行刺而设的诡计,可是他有言在先,不是不教而诛,所以这是近侍违纪被杀,因而不能以诱杀和乱杀来罪曹操。而杨修呢,这原因就更多了,一方面是他有名大震主之嫌,如弥衡大骂、大辱曹操时,却独赞美:“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这就是说,在当时大文人中,杨修之名是超越曹操的,曹操当然心中不乐。另一方面是由于杨修耍小聪明,损害了领袖形象,才被杀的。曹操本来就讨厌杨修帮他儿子欺骗他,况且当时曹操战事不顺心,心烦意乱,一看到大将军们都听杨修自己的推断,弄得军无斗志,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这位“小儿杨德祖”就活不成了。所以说杨修的死不能怪罪曹操,而是他自己自作聪明,非宜行事,自徇私路。杀蔡瑁、张允是中计,是场误会,杀了之后马上悔之了。在具体分析上述曹操杀人的环境背景后,我们就可以体会《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写曹操让人产生争议的一面时,评述了复杂的环境背景,强化了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面,淡化了他的杀人残忍可恶的一面。书中给予曹操“奸诈”一词的评价虽不少,但也值得具体分析,通过具体事例,正可以看出,这种“奸诈”是随着权势的增长而变化,是随着斗争的复杂而变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强化。这“奸诈”其实应是“权变”的同义词,是领袖为了应付复杂局面所必不可少的本领。“尔虞”才有“我诈”,在自己的生命和事业受到威胁时,才不得不用诈。4所以通过上述三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没有刻意的“抑曹”,他也没有“抑曹”的倾向。《三国演义》里他是比较客观的描写曹操这一形象的。2.《三国演义》里曹操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里曹操身上突出地体现着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脉络:“武功将略”与“文才风流”。曹操一身而兼二任,不仅具备“帝王将相之资”,还拥有一个天才诗人的气质,称之为“文化奇才”是不为过的。正如陈寿在他的《三国志武帝纪》中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目示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才,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天资聪颖,自幼“有权谋,多机变”,善识人者许劭,称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连大智者诸葛亮也说:“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操足智多谋,其用兵也仿佛孙吴”。曹操的确是个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高层次的智者,他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韬略,谋略家的决断和诗人的气质。2.1曹操他有雄心壮志,勇于建功立业《三国演义》里虽没有记载曹操象拿破仑一样的“不想当元帅的兵就不是好兵”之类的豪言壮语,但也多处展示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勇于建功立业。他在矫诏讨伐董卓前请求卫弘资助时说:“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力扶社稷……”卫弘认为孟德有大志,慷慨解囊相助。赤壁之战时,他说:“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临终前说:“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可见曹操自始自终都是有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袁绍“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的策略实施的结果,是引狼入室,董卓专权,皇帝废立皆出己意,肆意逞凶,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欲图董卓,假借祝寿宴集众臣,商议除贼之计。然而竟是半筹莫展,王允掩面大哭,众官应声皆哭。这时,曹操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乎?”他果然说出“献刀图贼”之计,冒着杀身的危险,以“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决心,前去刺杀董卓。刺杀未成,立即“献刀”,接着又机智5地逃跑。在逃跑中被陈宫擒捉,仍然不易其志,要回乡招义兵再除奸凶。在历尽艰危,深入不毛,转移多处,削平群雄的过程中,也常常力排众议,坚持进取。“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他的歌咏,也是他的写照。2.2曹操他富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这集中表现在“诛宦讨卓”的宫廷政治斗争中。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欲尽诛宦官,夺取政权。曹操谏曰:“宦官之势,起于冲、质之时,朝廷滋漫极广,安能尽诛?倘事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详察之。”曹操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宦官由来已久,其势甚盛,爪牙遍布朝廷,且头领常有帝侧,诛时易误认为弑君;其耳目又多,遍诛易泄机密,随时都有灭族之祸,自然应慎之又慎。然而曹操的正确意见却被何进叱为“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而否定。灵帝死后,又要诛宦官,曹操主张:“今日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这再一次表现出曹操顾全大局、争取主动的远见卓识。因为只有先正君位,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名正言顺地讨贼,应该说这是颇富政治斗争经验的见解;但由于何进的昏愦和刚愎自用;曹操的建议仍未被采纳,以致于宦官之祸不仅未除,反而愈演愈烈。后来满朝官员商讨如何诛灭宦官时,袁绍主张“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曹操则主张“若欲治罪,当除元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泄露,我料其必败也。”曹、袁主张,正误分明,而昏庸的何进却不纳曹操忠言,而采纳了袁绍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错误策略;特别是在宦官要谋杀何进的危机关头,他仍不听曹操的“先召十常待出,然后可入”的良策而冒然入宫,结果不出曹操所料:何进立遭杀身之祸。可见智愚不可共谋。再如在群雄逐鹿,军伐混战的形势下,如何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以实现军事上的战略目标,这是有远见的政治家、谋略家所关注的问题,曹操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他深知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变,而人们的传统观念、传统意识和传统心理是那样根深蒂固,习惯势力是那样难以改变。尽管旧朝已经衰亡,人们依然崇奉它,以它为正宗。所以他愉快地采纳了荀彧迎接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他把献帝这张“王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成了天下的正宗,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奉诏以顺讨逆,使其名正言顺,可谓独得天时。他大权独揽,可以随时封官授爵,便于招揽人才,威慑对手,招降纳叛,壮大实力。这实在是一个英明的政治决策,对于他后来成就霸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实6践证明,把天子握到手里,对曹操的事业在政治、组织、思想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他富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还表现在他不称帝。袁术早早在淮南称帝,而成为众矢之的,没有丝毫战略眼光。孙权上表请曹操称帝时,操深解其意:“是儿欲置我炉火上耶?”他名义上不是天子,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却拥有了天子的威权,又何必计较名义上称帝,导致天下人共讨之?2.3曹操他文武全才,能文能武《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武功写的够多了,可谓战功赫赫,压倒孙、刘,不必屡述。书中对于曹操的“文”也说得不少,如杨修给张松看的《孟德新书》就是曹操的专著。再如《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中所提:曹操说笑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时已醉的曹操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
本文标题:我看《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塑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3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