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4页《基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报告报告人:傅晓明一、本项目的研究目的组织行为学是通过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课程,和管理类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的侧重点不在于介绍管理活动和职能的特点,并不是主要以职能活动的流程和特点、规律为主要内容。该课程侧重于在一系列管理职能活动中对于行为者所表现出的行为规律以及产生相应行为的心理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分析为主要内容。对于该课程特征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往往将其定位于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孙成志,2006),国外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观点,如认为,该门学科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经营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理查德L.达夫特,雷蒙德A.诺伊,2003),斯蒂芬·罗宾斯(2002)也将该课程定位于此。西北大学的曹蓉和王强(2006)尝试了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角度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创新,提出通过学习本课程,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制能力的较强;广东工业大学的彭维文(2005)则认为,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可以和学生的网络交际教育结合起来。上述这些观点给予了我们对于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定位的进一步思考,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有益启发。我们认为,由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使得该门课程在教学中要较多的涉及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和行为科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实际感受,以及专业分设的客观原因,导致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对这让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很多知识点只能囫囵吞枣;另一方面,对于行为科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也因为缺乏实践机会,无法真正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提出了需要对我们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正是基于此,我们尝试结合大学生对自身个性发展的高度关注这一特点来探索教学改革,希望能够通过创新和改革,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改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对于该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的认知飞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改革还有可能实现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改善在校大学生对于自我个性的认识和完善的进程,为他们进一步深刻准确地把握自我,设计未来的人生规划作出良好的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讲,该项目的研究的意义就超越了仅仅是教学本身了。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确立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是解决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定位和主线。2、调查问卷的设计和问卷结果的分析;针对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设计问卷,并且实施问卷调查和回收问卷、并进行问卷结果分析。3、探索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课程定位问题和专业培养方向问题的思考和研究。4、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从课堂案例教学、实验课和课堂活动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三、本项目研究过程和方法本项目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调研、确立课程改革指导思想阶段;第2页共4页第二阶段:问卷设计、调查和结果分析阶段;第三阶段:改革措施的实施检验和调整阶段。我们在本项目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教学分析等方法,围绕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们以教学班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其中回收问卷252份,有效问卷241份,有效问卷比例92.69%。我们结合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信息作为我们分析的基础。我们特别强调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研究,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我们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既探索教学实践改革,又利用实际教学活动了解观测我们课程改革基本思路的实施情况,检验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四、研究结论及创新点:1、确立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行为科学”解决的是一般性问题——一般的人的行为研究,而组织行为学解决的则是特殊性问题——特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研究,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也就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既具有行为科学的一般特征,更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征,而其自身特征则是我们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点。其次,该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相比较而言,这些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的是职能流程以及工作方法,课程的架构设计也主要是以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为脉络,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组织中的人在这些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的,通过挖掘人的行为规律来实现有效管理。由于上述特点,所以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活动中要大量涉及到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应该看到,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普遍比较陌生,而且,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限制,单纯的讲授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知识,还容易导致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能够比较好的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方面。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改革中确立了如下指导思想,即“立足一个中心,把握两条主线”,所谓“一个中心”,即立足于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这样一个中心,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而是应该牢牢把握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改革;“两条主线”,指把握学生对于发展完善个性的需要这样一条主线以及学习掌握组织管理理论这一条主线。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呢?首先,我们认为,教学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创新来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而不同的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组织行为学所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一目标,即突破传统的仅仅只是将这一门课程定位于管理学课程的认识,结合大学生的大学时期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定位课程教学目的,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是围绕这一目的展开;其次,以此为中心,我们的改革主线就是个性发展和管理理念的双重确立,既体现了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又兼顾了管理类课程本身的特点。2、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2.1明确课程定位。这里包括了课程学习时间的定位和教学对象的定位。关于课程时间定位,由于立足一个中心的要求,那么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就应该符合大学生对于自我个性发展的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该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应该放在他们大学期间自我个性的发展的关键阶段来开始,才能使得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认识和学习这门课程,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在对自我个性的认识和发展的渴求最强烈的表现在大学2、3年级。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封闭的高中时期到相对自由开放的大学时期的心理第3页共4页和行为的转变适应期,这个断奶阶段的体验使得他们对于应该发展一个怎样的自我,以便更好的发展和环境的友好关系,以至于将来更好的适应和接受社会的选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在大学时期关于自我问题的集中思考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充分的觉醒和完善阶段,也是我们进行个性发展的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组织行为学》的学习选择这个阶段将是最佳的时机。同时,课程定位还包括教学对象的定位。根据两条主线的要求,我们还需达到学生学习组织管理尤其是人的管理的知识的教学目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课程学习对象主要应该定位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但是,由于目前经济类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实际上很多专业也和经济管理、人的管理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象也不妨向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扩展,以专业限选课或者公选课的形式向其他专业学生进行开放。2.2综合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目前,针对湖北经济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的主要是《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先修课程,同时,我们也明确提出,在对新生的入学专业介绍中,也要把心理学的相关课程的选修作为介绍内容,对于新生专业教育的方式也要改变,不能仅仅进行口头教育,要将教育内容作为新生的入学必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告知,要求相关专业学生选修或者自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3、实现了组织行为学教学手段的改革: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3.1全面改革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从2006年9月开始,我们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与方法探讨》课题的研究,全面尝试进行了结合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的改革,强调将案例教学活动分为准备阶段和学习阶段,在准备阶段做好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和学生的预习,明确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方向,明确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期望以及明确对学习改变的预期;而在学习阶段则强调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是一种催化剂、教练或有效的信息源,而不应是说教者或仅解释教科书的原理。对于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行为关系以及个性发展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理解,联系具体环境模拟进行分析和体验,总的来看,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亲验式学习特点,充分让学生认识个性发展的各种变量关系和环境要素,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真正进入到我们所制造的个性发展氛围和情景,使得学习者面临使人困惑、模棱两可及不充分信息条件下,敢于做出有充分理由依据的个性发展决策,提出发展各种关系的解决方案。3.2利用实验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注意了在《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一方面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参考书籍,同时,利用我校已经具备的实验设备,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穿插进行各种个性测试和自我素质测评,在提高教学互动和实践效果的同时,更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于我们在个性问题、群体交互关系、人际交往和组织发展等方面进行多样化思考,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课堂游戏活动,如“盲人方阵”、“信息传递”等,引导学生学会结合个性发展、环境影响等诸方面来综合思考问题,学会联系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群体的具体特征来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如通过性格测试和各种个性小测验,了解个性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且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书面分析,强化这种认识,这一方面实现了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同时也通过学习,提高了对于个性发展和环境关系的认识,对于学生如何更好的发展自我个性很有帮助。这说明,组织行为学知识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内容是完全可以紧密结合的。3.3明确学生的个性发展期望,引导学生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和个性认识活动相结合。在知识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学习目标是我们教学的重要方向。而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第4页共4页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和传统的简单告知课程重点和难点不同,我们在改革探索中,尝试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和学生们关注的个性发展问题进行结合。由于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的高度一致性,所以要求学生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课程学习的重点,如个体行为中的个性和行为关系的认识、个性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群体行为中群体的互动关系、群体特性对成员行为的影响等就是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就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我们的学习重点中去,尤其对于个体行为的认识,由于涉及了较多心理学知识,我们还将之纳入教学难点内容中,引起教师和学生双方对这一内容的重视,既要求老师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更推动了学生在学习中对这一内容的深化认识。这样实际需求和学习期望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进一步强化了学习效果。五、主要创新点:本成果的最重要创新体现在研究立足点的选择上,既立足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又能够较好的解决《组织行为学》教学活动中学习兴趣不足和实践活动缺乏的问题,将课程学习和大学生的自我个性的发展做到了较好结合。六、研究成果主要形式和应用情况:主要形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表相关论文(见附件原件和复印件)和研究报告,另一个方面则是教学实践上。本成果在研究过程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通过两年来我们进行的上述教学改革探索,应该说学生的反映比较强烈,通过多次教学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组织行为学教学的教师的评价普遍提高,2名教师被选为学校授课大赛决赛选手,多名教师获得年度教学奖励,而且,《组织行为学》课程被评为湖北经济学院2007年优质课程,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感到,我们所进行的这一改革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而这些也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贯彻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基本思想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七、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项目虽然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总体
本文标题:教改课题奖成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2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