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一课《邓稼先》
第一课邓稼先作者:杨振宁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多年同学,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93年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背景探寻作者作品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他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鲍尔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文题解读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文章以人名为标题,既点明了文章所要记叙和颂扬的对象,又表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了解传记的特点。2.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学习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高尚品质,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事业的崇高情怀。热泪盈眶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彷徨殷红鲜红殷切鲜为人知(kuàng)(qì)(cuì)(pánghuáng)(yān)(yīn)(xiān)(xiǎn)正音识字元勋奠基选聘谣言锋芒毕露妇孺皆知马革裹尸燕然勒功殷红qìxiǎnxièmánglùrúguǒyānlèyānxūndiànjīxuǎnpìnyáo背诵昼夜昆仑挚友sòngzhòukūnlúnzhì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jūgōngjìncuìdāngkuìyù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懂得。妇孺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的力量。要求在速读全文的基础上,勾画出2-3个关键词归纳段意。速读课文:结构内容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写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举例具体述写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第五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第六部分:一(总)一、历史背景(引子)二(分)介绍三、人物对比四、巨大贡献五、沙漠创业三(总)六、热情赞颂(总结)二、生平和贡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1、文中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看似与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六部分有什么联系?(1)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2)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研读探究为什么把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奥本海默他们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平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更能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善于辞令复杂的人邓稼先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纯“文章是写邓稼先的,还写了奥本海默的原因参考: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这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朗读本文揭示邓稼先工作环境和高尚品格的段落——体味:1、《吊古战场文》:悲壮惨烈2、排比:艰险的环境;过人的胆识;由衷的敬佩3、“我不能走”: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勇担风险的高尚品格4、五四歌词:时代精神和壮志豪情。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②1958年,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级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不怕危险威信高归纳总结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写法特色一、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作者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二、有人说,本文作者是大手笔,表现在哪里?本文作者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高出一筹,一般传记作者很难企及。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大,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始终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看问题。又如,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显示出作者的全球视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这是因为作者学贯中西,胸怀世界,所以有条件把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人物拿来作对比。总之,由于作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所以使课文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3.中国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中华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说一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知识链接传记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传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一类是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它以史实为依据,但并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描写。传记的文体特点主要为:①真实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②文学性。传记是写人的,传记作者在人物形象中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并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这就使传记带有了文学性。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一课《邓稼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3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