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书体会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讲“凡为教,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当前,“教是为了不教”,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教学最终目标的共同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达到使学生获得通过自学来完成自我提高的能力。为了将来“不教而教”的不仅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是更高质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务。我认为“不教而教”其实是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简言之,“不教而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老讲“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是引导他们自学。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这并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新课程目标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因此,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此相适应,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师生间的交往,也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往。那么,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理念、怎样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是为了不教”这样一个对学生教育的总的、综合性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无为管理”。把这种理念运用到教育中,我们称它为“无为的教育”。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3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了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里去玩儿。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蹲在不远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他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儿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几句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了坑边的土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坑边一棵大树下蹲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摸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爬坑,孩子感悟到“我行!”,收到了父亲预期的效果。这不正是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吗?不正是家长的“无为”创造了孩子的“有为”吗?这不是比空洞的说教高超得多吗?这是“无为”教育艺术的典型事例。教育者用心构思,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一种经历,让学生和孩子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得到感悟,完成精神的升华。这样的教育艺术是多么有魅力呀!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无为”教育艺术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为”教育艺术提出的课题意义在于倡导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实效。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有相当多的糊涂和错误观念。有人认为说得越多越好,管得越细越好。在教育过程中“多与少”、“讲与练”、“低与高”、“得与舍”、“专与博”……一系列矛盾应从哲学高度去认识和解决。前一段流行一句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很是感动人。而最近,有识之士指出,不能穷教育,对,但“不苦也要苦孩子”,应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学吃苦是学做人的起点。深圳人感叹“有钱难买少年穷”,这里充满了辩证教育思想。哲学家说:“少则得,多则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无舍不得”运用到教学领域,一些教师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反而提高了质量。“奇人教师”魏书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关于素质教育,可以下上几十种定义,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素质教育就是学做人的教育。而“无为”教育艺术则具有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或晴天霹雳开始感悟心灵的魅力和威力。青少年的成长是从他逐步进入自律的过程。“无为”教育艺术展现的是教育者导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在无形无像,但有声有色的无为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大大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智慧和悟性都会有新的提高。时代呼唤“无为”教育!
本文标题:叶圣陶教育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7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