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四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第一节概述一、研究对象二、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儿童心理学或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或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学科。何谓儿童?儿童期指哪一时期?(一)概念界定1、儿童与儿童期儿童的界定儿童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段时间内,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段时间里的个体就是儿童。儿童期的界定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的人类个体,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儿童期。2、成熟何谓“成熟”?一般指个人身心发育的完成。心身成熟意味着儿童期的结束,成年期的开始或继续向成年期过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3、心理学的概念(1)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意志性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伴随注意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现象(基础)(动力)(基础和动力的集中表现)(结果)(前提)(2)心理的实质①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具有客观源泉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1)反映的形式:观念的(2)反映的内容:主观色彩(3)反映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综上,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人脑为心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是心理形成的前提条件;而客观现实和人类必要的实践活动则制约着心理的丰富程度和完善程度,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4.发展心理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内。比较心理学主要研究低级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类人猿心理的发展历程,以揭示动物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个民族的心理并加以对照,以勾画出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大致轮廓。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探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5.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0—17、18岁)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18岁。在发展心理学家眼里,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义的儿童期,对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二、研究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新生儿3—4个月4—5个月9个月伸手够物动作的发展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对儿童语言获得而言,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三、四年内,就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提出模仿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巨大作用。例如: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但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如何造成?这些差异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地解释儿童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小虎,不满9周岁,但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1岁半起就非常喜欢识汉字、认图形,从1数到100时才23个月。3岁时,自己就会读小人书了。幼儿园小班没呆多久就去了大班。在大班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就随同班的孩子一起进了小学,当时只有5周岁。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孩子特聪明,学习成绩也好,已经跳过两次级了。最近,班主任老师还建议让他提前去读中学。案例分析知识面很宽,显示出对外在世界的广泛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对数字及语词都甚为敏感,接受能力强,计算反应快而准,语言理解深刻且表达丰富;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智力测验项目上反应平平,有些方面不如一般儿童。综合言语与操作两方面的评价,他的智商水平是中上。小虎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孩子性格评估的结果显示,他比较缄默孤独,易出现情绪反复,较任性散漫,难与大集体同步,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感。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在众多的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就目前而言,普遍得到关心的环境因素通常涉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环境影响因素、寄宿制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网络化社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因素对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等。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一)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1、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高尔顿:英国名人家谱分析“322/977”VS“1/977”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遗传的天才》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率不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2、环境决定论华生:“给我一打个健全的婴儿…”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二)共同决定论(折衷主义的发展观)观点: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代表人物:“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辐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斯腾发展=遗传*环境鲁克森伯格发展=遗传+环境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成熟势力说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三)相互作用论1、代表人物:皮亚杰2、皮亚杰的基本观点: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3、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4、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应着力做的两件事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论者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是一步步往前推移而非突然的改变,可以用一条平滑的成长曲线来说明发展的变化。阶段论者认为:发展是一连串的突变,每一次突变后,儿童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这些层次可用阶段性发展曲线来表示。阶段性?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婴儿期(1岁—3岁)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童年中期(6、7岁—11、12岁)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一)发展的“机能理论”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代表。持此主张的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有机体的内部,儿童生下来后,就积极探索周围的世界,主动与别人交往。他们对儿童的认识是积极乐观的。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二)发展的“机械理论”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为代表。持此主张的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动力来自外部环境,环境塑造人的行为,儿童是被动的,对儿童的认识持消极的态度。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尊重儿童,将其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思考:你对“三岁看大”的理解?(即早期的行为可以预示以后的行为吗?)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结论: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而定。五、不同情境中行为的一致性争论一个人的行为是一定情境下特有的,还是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极端环境论者认为情境决定行为;而强调生物学因素和儿童内部特征的人则期待儿童行为表现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发展的关键期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印刻(imprinting)”。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0-2岁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书面语学习关键期4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以前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5岁以前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过去与现在西方的儿
本文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9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