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图文转换专题复习(共23张PPT)
图文转换专题复习语言表达与运用—图文转换考点解读: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题型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图表(路线行程、统计图表)文字转换题2.图画(徽标、邮票、剪纸、图片等)文字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题从表达角度分为:1.直接表述图文信息题2.对图文信息推断总结题14.(2017·山西中考)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特看望朋友,他们打算采用自驾游的方式,边走边玩,右图是小慧手绘的路线图,请你仔细读图,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小慧一家的旅游路线加以说明。(6分)写作提示:1.说明地点、方向、距离等信息;2.80字左右。1.路线行程试题精析:本试题为看图说明题,考查考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方法指导:1.仔细观察,读懂图中内容,包含哪些信息。▪注意图中文字性的提示内容,如方向、地名和小汽车(景点)、距离(公里数);▪注意提示语中的信息,找到起止点;▪此题有开放性,提供的地图不是单一路线,并且图中还有其他地方,有些属于干扰信息(不需要),规划路线时不要被误导。2.具备地理常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注意表述准确,如方向词语东南西北,一般不用相对方位词前后左右。3.积累方位词语的动词:傍、依、靠、倚、望、接、邻、通。4.表示行进顺序的词语要清晰,做到条理有序。答案:示例一:从运城(起点)向西北(方向)行驶300km到壶口瀑布(景点);然后(表明顺序)向东行驶240km(距离)到临汾;之后向北行驶210km到太原,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太原向东北行驶240km到五台山;然后向西北行驶240km到大同;最后再向西北行驶240km到呼和浩特(止点)。示例二:从运城向西北行驶300km到壶口瀑布;然后向东行驶240km到临汾;之后向北行驶210km到太原,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太原向东北行驶240km到五台山;最后向西北行驶480km,途径大同,到呼和浩特。总结路线行程类(程序性说明)1.信息提炼要准确2.分条介绍更清晰3.顺序先后用词显4.语句简洁不多言2.统计图表(河北中考)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1)从左面的图表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3分)•试题精析:此题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规律或结论。•方法指导:•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运用对比思维)。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统计图表类1.审标题2.找规律(纵看横看,比较)3.述结论(语言简明扼要,有条理)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画面的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6分)(1)内容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漫画类•试题精析: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表达作者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笞。•中考漫画题常选用现实生活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漫画,全面考查关注生活的意识、理解、表达及运用等能力。•方法指导:•第一步,读图。•1.读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2.读主体(构成画面的各“因素”,注意要素的服饰。动作、神态、身份,且要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3.读文字(对画面情景的提示或注解,往往是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4.读漫画夸张之处(是漫画的弦外之音,联系社会现实)。•第二步,描述画面(显性信息)。描写叙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第三步,揭示寓意(隐性信息,或赞扬或讽刺或反映、警示、告诫)。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参考答案:(1)画面中的瓶子里盛着高度到瓶身一半的水(特征)。一只乌鸦栖息在瓶口惬意地用吸管喝着水,另一只乌鸦满头大汗地衔来许多石子投进瓶中(动作),很吃惊(神态)地对喝水的乌鸦说:“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语言)(3分)(2)寓意:批判了社会上那些固守经验、思维僵化(或做事不知变通、看不惯新生事物)的人。(3分)漫画类写作:1.审读画面构成要素(标题、画面、文字、夸张处)2.合理想象丰富画面3.类比探究画面寓意4.徽标类右图是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会徽,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设计理念。•试题精析:此类题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考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方法指导:•1.宏观把握会徽的外形特点,内部各组成部分。•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3.在联想的基础上,扣住行业特点或信息点分析寓意或主题。•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答案•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津”(举办地)、“13”(第几届标志)、“张开双臂的人形”(运动元素)和“海河”(地域文化)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运动会元素),取名为“奔向未来”(凸显主题)。“津”字书法字体体现出中国文化特征,倾斜的角度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彰显出体育精神。“津”字又似张开双臂的人形,寓意津门敞开胸怀、拥抱未来,也体现出天津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会徽主色调为蓝色(色彩文化),体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主题)。综合练习2016年,山西省旅游局全力打造山西旅游年,右图是旅游局设计的旅游年的宣传标志。请你观察图片,为大家介绍这个宣传标志的内容和意义。答案示例•这是2016年山西旅游年宣传标志(对象)。它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由山西特色古建筑、城墙、石窟雕像构成山西的简称“晋”,外围被大院包围,又形成一座山西特有的城堡式大院。下边是山西旅游的汉字和英文字样(空间顺序介绍、寻找山西文化元素)。这个宣传标志充满浓郁的山西气息(特征)。(图注:图中三角形里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六个目标)“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活动上,它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根据下面图中提供的信息,请用一段文字概括说明“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参考答案:“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中课堂与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倒置,即把识记、理解难度比较小的目标放在课外学习,而把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难度比较大的目标放在课堂中进行,老师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帮助。
本文标题: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图文转换专题复习(共23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0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