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外科张广连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CompanyLogo12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3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CompanyLogoCompanyLogo腹部手术肺部并发症(PPC)是外科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据有关资料报道,发病率为6%~76%不等,是令手术医师及护理同仁们感到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肺部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身心痛苦,延长了治愈时间。结合病因,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或控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肺部并发症CompanyLogo肺不张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呼吸功能不全CompanyLogo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原因心肺负荷加重病室环境不佳病人抵抗力下降肺泡扩张不全导致分泌物不能排出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乏力口腔不洁吸烟术后肺部并发症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心肺负荷加重病室环境不佳原因分析CompanyLogo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乏力手术麻醉及术后镇静、镇痛药物使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呼吸肌功能受抑制以及病人术后体质虚弱、中老年人呼吸肌力减弱等因素致不能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无力,使分泌物坠积肺部,形成最佳感染媒体。原因分析CompanyLogo肺泡扩张不全导致分泌物不能排出上腹部切口离膈肌较近,深呼吸或咳嗽使切口疼痛较剧烈,引起神经肌肉功能紊乱,膈肌功能受损以及疼痛自主限制深呼吸运动致肺活量减低。另外,术后卧床使肺功能残气量减少,促使气道提早关闭,发生肺不张。这些因素导致肺泡扩张不全,使肺部分泌物不能顺利到达上呼吸道排出,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原因分析CompanyLogo病人抵抗力下降腹部手术中,老年病人大量失血以及术前反复发病的病人,抵抗力较低,原因是老年病人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细胞免疫反应低下;大量失血后大量输血引起免疫抑制;反复发病使病人饮食量减少、加之病人常有呕吐等使消耗增多,病人营养不良,故这类病人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分析CompanyLogo吸烟很多资料表明,大量吸烟不仅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纤毛运动,促进杯状细胞增生,还明显减弱支气管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故吸烟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口腔不洁部分病人由于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加上禁饮食及抵抗力下降,口腔内易滋生细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原因分析CompanyLogo心肺负荷加重手术病人大量补液使心肺功能负荷加重,降低了肺自身抗感染能力。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术后病人由于禁食水,加上不同程度体温增高、出汗多等导致摄入相对不足,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原因分析CompanyLogo病室环境不佳一是病室人员走动频繁,给清洁、消毒工作带来困难;二是病室空间有限,空气流通不畅,使病菌易生存繁殖;三是几个病人同居一室,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故病人长时间在病室环境中呼吸是术后肺部感染的潜在因素。据国内外研究发现,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老年人的腹部手术后,其肺部感染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CompanyLogo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CompanyLogo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症状1肺部感染的预防2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34健康宣教CompanyLogo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症状什么是肺部感染?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由理化、免疫及药物引起。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表现发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临床表现CompanyLogo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术后怕疼痰液堆积基础疾病多呼吸系统功能退化身体机能老化疾病术后肺部感染原因CompanyLogo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本身存在肺部疾病年纪过大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抽烟肺功能不全高危人群外伤对抗生素耐药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CompanyLogo如何正确有效的预防?术前预防关心体贴病人,介绍手术治疗和术前呼吸锻炼的意义,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疗和配合护理。有慢性呼吸道阻塞疾患的病人及老年人应在没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择期手术,术前应改善其肺通气功能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如必须急诊手术,宜在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避免使用气管插管吸入麻醉。吸烟病人(特别是术后易发肺部感染的高危病人)在术前至少要停止吸烟2周。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练习用力呼气以增加呼吸肌的运动功能,用力吸气可以有效扩张肺泡和逆转术后低氧状况;腹部手术病人要注意练习胸式呼吸,还应练习咳嗽动作。给予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一般情况虚弱,有营养不良、贫血等应予纠正,可静脉间断输血及血浆,以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戒烟心理护理择期手术营养支持深呼吸练习CompanyLogo保持病区整洁术后预防有效咳嗽雾化吸入吸氧做好口腔护理加强营养早期活动安全补液术后预防措施早期翻身和做深呼吸运动及咳嗽运动对术后病人,要鼓励、协助他们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术后第一天要监督病人每小时做深呼吸lO余次。麻醉清醒及平卧时间过后要尽早协助病人翻身,病情许可给予半坐卧位。术后三天内每2~3小时要更换体位一次,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这些措施可预防分泌物滞留,促进肺扩张,有利于排痰。但在咳嗽时要协助病人注意保护切口,以尽量减轻病人痛苦。CompanyLogo雾化吸入术后病人大多不能充分湿化吸入的气体,术后三天内,清晨要常规给雾化吸人一次。如果病人咳嗽或咳痰,可以每日给雾化吸入两次。雾化吸入使药液随着病人呼吸进入呼吸道,达到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排痰,减少气道阻力的目的。CompanyLogo给氧腹部手术后病人无论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情况,均需要常规给中、低流量吸氧。有关资料表明,因为麻醉和手术会导致术后病人换气不足;且病人在室内空气呼吸时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下降,故术后持续给氧疗2~4小时或者根据病情决定给氧时间,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氧气,补充其动脉血氧含量,防止心肺功能受损。CompanyLogo确保安全补液补液是禁食时候的常规治疗方法。补液时要调节好滴速,经常巡视病人,防止急性液体超负荷;输入大量液体时,要用滤过器防止血碎屑及微小聚集物致肺栓塞引起呼吸道并发症。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基础护理,每天要进行2次口腔护理;加强卫生宣教,使病人自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口腔炎的发生。CompanyLogo改善病室环境用消毒液湿式方式清扫病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病室一次,必要时用空气熏蒸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减少室内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隔离呼吸道感染个体。病人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从客观上减少肺部并发症病原。增加营养、多饮水根据病情,病人能进食后要给予高热量、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产气少的饮食。要尽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增强其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尽快恢复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要鼓励病人多饮水,降低痰液粘稠度,以利于排痰。CompanyLogoCompanyLogo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常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和营养术后肺部感染常规护理CompanyLogo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扣背有效咳嗽21观察病情变化吸氧/雾化术后肺部感染常规护理(1)CompanyLogo积极有效清理积痰—关键环节常用排痰方法气道湿化、雾化翻身叩击震颤有效咳嗽体位引流机械排痰CompanyLogo雾化+吸氧—重要的辅助治疗雾化:缓解痰液粘稠呼吸困难吸氧:指使液体经过特殊装置化成小滴,成雾状喷射出去吸入氧气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先用雾化吸入(祛痰药沐舒坦等)稀释痰液CompanyLogo项目适应症有效咳嗽神志清醒,能够配合,痰多粘稠,不宜咳出和术后病人体位引流支气管-肺疾病有大量痰液者扣击震颤长期卧床,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和长期建立人工气道者吸痰危重、年老体弱、新生儿、神志不清、人工气道等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选择排痰方法方法:进行数次的腹式呼吸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前倾,可按压胸骨下方张口连续咳嗽2-3声,短促有力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再重新开始32有效咳嗽CompanyLogo震颤排痰目的:通过手的快速震动,使胸壁间断的压缩,利于小气道分泌物的排出。CompanyLogo术后肺部感染常规护理(2)12观察体温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一次,体温骤变时应随时测量并记录。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3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的目的,解除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使之身心愉快,并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操作,促进疾病的迅速康复。合理使用抗生素!急性期要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卧床休息可以减少组织耗氧量,利于机体组织的修复。协助病人取半卧位,以增强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比较致病菌典型痰症状体征肺炎球菌铁锈色肺实变征葡萄球菌脓血痰毒血症状明显克雷白杆菌砖红色胶冻状全身衰竭绿脓杆菌蓝绿色脓痰院内感染,毒血症明显支原体症状重、体征轻CompanyLogo健康教育利用危险性健康指导在术前术后开展疾病知识宣教可提高病人知晓率,使病人正确地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提高病人的痛阈值,减少麻醉药物及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CompanyLogo比如:要让病人自觉主动咳嗽,首先要让病人知道,叩击背部、翻身、化痰药物、雾化吸人等措施,只能让痰液向上运动、稀释、易咳,唯有有效咳嗽,才能彻底地排除痰液,而痰液排出不畅将导致肺部感染。CompanyLogo再比如:过多应用镇痛药物,会抑制呼吸肌运动,使呼吸运动及咳嗽乏力,引起肺不张等。CompanyLogo有效的健康指导,可以使病人获得有利于个体康复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有利于治疗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是改善医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CompanyLogo
本文标题: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4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