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安徽卷真题-暂缺地理(word版)
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绝密★启封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安徽卷)说明:本卷为安徽卷,由学科网政治解析团队第一时间独家人工录入。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图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判断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②扩大城市规模,学科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③加大统筹等力度,协调城乡发展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某市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结对子,从而使日常工作更加求真务实。下列古语能体现“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是A.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王安石)D.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苟悦)5.“历史告诉我,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①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③民族平等的基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说明我国公民①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②合法权利受到保障③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学科网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图3漫画揭示的哲理是①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②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③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④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8.(28分)近年来,学科网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材料一读书开启民智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12分)材料二书法陶冶情操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同学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2)加入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8分)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材料三财政助力文化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3)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8分)39.(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材料一表1年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元)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200843.7275.38749.32.8200941.0295.310183.73.0201041.1306.012579.83.1201140.4471.419305.44.1201239.3491.022706.24.4(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1)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材料二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2014安徽文综历史部分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学科网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学科网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有的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利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20.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2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领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和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22.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D.批评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36.(2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了中国,又把把中国的典籍宝藏翻译成欧洲文字,介绍欧洲,,大大深化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10-58425260邮箱:editor@zxxk.com学科网©版权所有文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的“中国热”。当中国的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走俏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等现代仪器,学科网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走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以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安徽卷真题-暂缺地理(word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7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