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答案解析-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二)
医学首选金英杰教育()答案解析-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二)20.答案:A考点: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解析: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为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为其治疗首选抗生素。故选A。21.答案:B考点:细菌性痢疾解析: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对该类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给予胃肠道隔离;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记录排便的性状、次数;留取便本送检。故选B。22.答案:B考点:猩红热护理措施解析:根据题干此病诊断为猩红热,猩红热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应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1周,连续3次咽拭子培养阴性。故选B。23.答案:A考点:猩红热的护理措施解析: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少数起病后2~3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心脏、肾脏及关节的病变。故选A。24.答案:C考点:肺结核的护理措施解析: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排痰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嘱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是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故选C。25.答案:D考点:传染病防治法解析:传染病疫情控制中对患者未确诊前,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而不能收住入医院传染科病房观察、治疗。其余选项都对。故选D。医学首选金英杰教育()☞点评该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传染病的分类、处理原则都是重点。26.答案:B考点:传染病的护理解析:甲类传染病有霍乱、鼠疫;乙类传染病较多,其中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需要按照甲类传染病处理。而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不属于甲类传染病处理行列。故选B。☞点评该知识点为高频考点,各类传染病的隔离治疗、护理措施等都是历年出题点。27.答案:B考点:乙脑的护理解析:乙脑为人畜共患疾病,猪为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获得永久免疫力。防蚊、灭蚊是防止乙脑传播的重要措施。故选B。☞点评该知识点为高频考点,重点在于区分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猪)。28.答案:D考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预防)解析:蚊子是乙脑传播的重要媒介,防蚊、灭蚊是防止乙脑传播的重要措施。故选D。29.答案:A考点:猩红热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解析: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100%患者有皮疹,多数皮疹在第2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数小时内延及胸、背、上肢,24h左右到达下肢。典型皮疹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帽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去压后红色小点即出现,随之融合成一片红色,绝大多数患者皮疹呈全身分布。皮疹多为斑疹,但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此与皮肤营养及卫生情况有关。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皮肤常有瘙痒感。30%~60%,医学首选金英杰教育()患者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疹密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疹”或“巴氏线”。颈部、躯干、皮肤皱褶处及两大腿内侧皮疹最显著,四肢远端稀少。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皮疹多于48h后达到高峰,然后依出疹先后的顺序消退,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1周,甚至更久。轻症者皮疹很少,仅见于面、颈、胸部,数小时即消退。皮疹消退后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先颈胸而后四肢。脱皮的程度与皮疹的轻重呈正比。轻者为糠屑样,重者可成片状。颈、躯干部位常为糠屑样,四肢特别是手掌、脚底常为大片状,有时甚至呈手套、袜套状。面部皮疹少,但也可出现细屑样脱皮。重症者脱皮可历时3~5周,头发也可暂时脱落。发疹同时,可出现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第三天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然隆起,称为“杨梅舌”。部分患者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但多为非化脓性。故选A。30.答案:B考点:麻疹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解析:麻疹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开始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延及面部、躯干、上肢、下肢及足底。故选B。31.答案:C考点:传染病的预防解析: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切断传播途径(管好水源、食物、粪便等)和保护易感人群(计划免疫)。故选C。32.答案:D考点: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解析: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则主要通过血液血制品传播。故选D。33.答案:A考点:传染病的隔离医学首选金英杰教育()解析:非典属于传染病,应安置在专门医院的隔离病房,而不能在普通医院的传染病房。故选A。34.答案:E考点:传染病的隔离解析:传染病的隔离:①严密隔离:对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狂犬病等,应住单人房,严密隔离,非典型肺炎也必须采取严密隔离;②呼吸道隔离:对患者的飞沫和鼻咽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流脑、麻疹、白喉、百日咳、肺结核等,应作呼吸道隔离。③消化道隔离:对由患者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食具而传播的传染病,如伤寒、菌痢、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阿米巴病等,最好能在一个病房中只收治一个病种,否则,应特别注意加强床边隔离;④血液-体液隔离: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及体液而发生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在一个病房中只住有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⑤接触隔离:对病原体经体表或感染部位排出,他人直接或间接与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炭疽、梅毒、淋病和皮肤的真菌感染等,应做接触隔离;⑥昆虫隔离:对以昆虫作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丝虫病等,应做昆虫隔离。病室应有纱窗、沙门,做到防蚊、防蝇、防螨、防虱和防蚤等;⑦保护性隔离:对抵抗力特别低的易感者,如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者、严重烧伤患者、早产婴儿和器官移植患者等,应作保护性隔离。在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尤其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感染。故选E。35.答案:A考点:传染病的隔离解析:严密隔离: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同病种可住一室),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要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换鞋,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物品一经进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室内空气每日消毒1次,地面及距地面2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用消毒液每日擦洗1次,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消毒。故选A。36.答案:C考点:消毒、灭菌的方法解析:焚烧法的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的敷料等;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故选C。医学首选金英杰教育()37.答案:D考点:临终病人的护理解析:病人的终末消毒处理:病人出院或转科前须经过沐浴,更换清洁衣服方可离开。个人用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带出。死亡的病人,需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消毒液浸湿的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门、阴道,伤口更换敷料,并用一次性尸单包裹,送传染科太平间。故选D。
本文标题:答案解析-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29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