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人力资本分析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人力资本分析姓名:李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指导教师:张敏20060603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人力资本分析作者:李艳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唐光海.TANGGuang-hai基于产业景气指数的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22(7)本文认为,地区差异(市场规模)、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和灾害事故是直接影响现代物流业景气程度的因素,而投资、法治、人力资本等也是影响物流业景气程度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除了表示所有制的亚变量不显著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有企业目前所享有的规模、政策和机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变量大部分得到了验证,物流业投资活跃程度、企业规模、教育程度、市场规模对物流业景气程度有正面影响,单纯加强法治、灾害事故发生对物流业景气程度有负面影响.文章提出,为提高物流业景气程度,应在物流业效率和发展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物流业基础性投资,带动物流业持续景气,促进经济增长;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大规模物流企业集团,实现企业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通过整个市场环境的营造和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发展,而非仅仅依靠法治;尽快建立完善物流业灾害应急预警机制,充分利用保险机制分担风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基石.2.学位论文吴艳青岛现代物流发展中人力资本比较研究2007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成为国内不少城市经济建设的重点。青岛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港口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在现代物流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有从数和质的方面提升物流人力资本,才能真正促进青岛现代物流的发展。全文吸收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现代物流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采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论,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青岛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人力资本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并总结了青岛物流人力资本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本文共分四部分,具体的内容安排分别是: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物流人力资本在青岛现代物流发展中的意义,首先通过青岛与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等城市的对比,指出青岛现代物流发展的不足,然后从物流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其对现代物流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青岛物流人力资本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包括物流从业人员的构成、待遇、教育及政策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升青岛物流人力资本的建议,最后得出结论。3.期刊论文赵黎明.毛小静试论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03,23(3)现代物流被人们称为是继节约原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本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物流业的发展已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阐述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发展物流业应采取的一些对策.4.学位论文王萌论我国人力资本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2008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要素对现代物流业所产生的影响也日趋增强,二者的联系日趋紧密。本文在前人对人力资本和物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的现实国情,把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现代物流业,从人力资本角度探讨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br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物流理论传入我国,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先后分别产生了几次物流热潮。由于我国物流活动开展时间较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长足的发展,步入了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但是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理论体系。因此与外国相比,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还很落后,物流活动体系与我国的发展现状还有不适应的情况。br 人力资本有着物质资本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把人力资本理论引入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物流活动包括运输、存储、包装加工、装卸搬运、网络信息技术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的。高人力资本存量的物流从业人员可以协调现代物流各个环节的运行,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形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br 我国高校的物流课程设置还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培训教育机制刚刚兴起,但大批的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物流人才的供需呈现不平衡状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国社会多方面的努力: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物流专业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增加案例教学课时,建设物流实验基地;大力发展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企业要重视内部物流人才的挖掘和培训,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机构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的投入力量支持我国物流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对市场上的培训教育机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物流培训教育市场。5.学位论文唐建军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空间模式研究20081997年,原上海经济区城市经协办牵头,成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作为国家首批区域规划试点之一的长三角其区域功能已被定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区域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三大理论体系。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的稳定均衡是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外生的技术变化;新增长理论突破了技术外在性的假设,特别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要素收益可以递增的新观点;而上述两种理论都是在一个忽视地理空间维度的框架下进行经济增长分析,于是空间经济学在边际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假设下,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以长江三角洲59个县域单位、16个市域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统计、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县域、市域)目前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现象、经济增长集聚、差异及形成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中,计算1994-2005年各年的统计值表明,县域人均GDP分布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结合Moran散点图与LISA研究分析得出,经济圈总体上是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结构状态,由苏州市地区、嘉兴市地区北部围成的富裕集聚区,另一个是由浙江靠南和江苏靠北等地区组成的低水平空间集聚区,另外样本初始年1994年与1994-2005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进行动态演化的联合分析表明,较长三角经济圈成立以前,处于经济核心的邻近上海市的一些苏州市地区、嘉兴市地区,它们与边缘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另外浙江省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缩小,而江苏省内部经济增长率差异没有明显好转;然而,在市域经济中,1994-2005年人均GDP分布的值都不显著,并且年平均人均GDP增长率的散点图得出相似结论,各市的人均GDP是随机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在证实性空间计量角度分析中,一方面通过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总体上可以得出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增长理论可以部分解释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集聚及形成原因;空间自相关系数的估计及检验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邻近地区经济增长每提高1%,本地区经济增长平均提高0.197%,并且,一个县域单位的经济增长只能溢出到4个最近邻接县域单位,然而市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也印证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另一方面通过长三角县域、市域经济增长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估计、分析及检验得出,GWR模型比OLS模型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县域还是市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空间异质现象,各地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及各地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等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不尽相同。因此,为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在县域经济增长中,由于人力资本、交通、信息通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应继续重视对在校学生、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科研能力是薄弱环节,各地政府应重视研发投入,另外城市化滞后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应重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空间上的关联;在市域经济中,专利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故对科研机构的栽培,鼓励技术创新,将是市政府继续努力的重要目标,然而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还不适应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故应发展综合运输枢纽,提高现代物流服务能力,信息通讯产业需进一步扩大创新。其次,县域之间显著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其政策含义是明显的,即相邻县域之间及具有空间经济联系的县域之间合作协同将会使所有县域的经济发展受益;但是在市域经济增长方面,各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应在加强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经济开放度,发达地区之间应继续强化优势,发达地区应帮助周边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之间也应互利互助,此外,在市域和市域内各县域之间也应统筹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实现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最后,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中得出,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性、地理位置、产业特性、区位互补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努力实现长三角“三大产业地带”的构想,即以上海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以及沿江基础产业带。6.期刊论文李英.张晓萍.缪立新.LIYing.ZHANGXiao-ping.MIAOLi-xin我国物流产业特征及实证模型框架-商业研究2009,(5)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物流产业增长特征主要体现在物流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数量增长速度快,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技术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物流技术集成程度高,人力资本呈现边际收益递增特点.物流产业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第二产业直接依赖和拉动作用显著,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7.学位论文李建勋鲜销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2008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既是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反映,也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必要保障之一。近些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农产品物流尤其是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却不受重视。鲜销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鲜活农产品价值,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使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高效率进行的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活动,即商品化鲜活农产品的销售物流。其中包括鲜活农产品的采收、运输、贮藏、保鲜、包装、加工和相关信息活动。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思想使得对流通领域的投入较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已从生产领域转到流通领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技术开发落后,流通过程中损耗率高、成本高、效率低下,产后增值能力差,很难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立足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鲜销农产品物流理论和我国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农产品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本研究以期为鲜销农产品物流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对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现代物流被认为是在降低物耗、提高劳动效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现代物流理念、系统论、竞争优势等理论与农产品特性的结合,以求对农产品物流理论进行完善,更好地指导物流实践发展。(2)鲜销农产品物流理论分析。界定鲜销农产品范畴和鲜销农产品物流概念。鲜销农产品物流是实现、保持和提高产品产后价值的
本文标题: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人力资本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3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