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前瑞银、瑞信CEO痛批央行:走上不归路-最终以崩溃结束
曾在瑞信和瑞银担任CEO的OswaldGrübel猛烈抨击了全球央行。在接受瑞士知名报纸SwissSonntagsBlick采访时,OswaldGrübel抨击日益壮大的主要央行们,以及他们“在市场和其他央行之中的霸权地位”。他称,负利率和央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呼吁结束负利率的使用。OswaldGrübel警告称,央行们“已经走上了不归路”,最终将“在一场大崩溃中结束这一切”。他称,由于负利率政策的实施,银行业每年损失数百万瑞士法郎。更糟糕的是,央行们将最终在市场上失去信誉,尽管这可能需要十年或更久,但最后会结束于一场大崩溃。届时会发生什么呢?OswaldGrübel说,最终结局将是批发式金融的国有化:在那之后,所有的银行都会属于国家。对于“只有央行注入数万亿流动性才能阻止全世界陷入1929年式的大萧条”这种说法,OswaldGrübel表示了极大的质疑:这是在说,没有央行的大规模注资,我们就会沦落到1929年以来最糟糕的境地——这种经济理解,是一种典型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式的,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政府债务。除了央行的货币政策之外,OswaldGrübel还对央行管理资产负债表的智慧表示怀疑:瑞士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相当于整个国家100%的GDP,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体量占比也是100%。但他们都主要投资于自己的报表。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体量占比是30%。瑞士远远超过了他们。这是明智的吗?他还谈到了央行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我们现在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极化的世界”,政治家们现在几乎完全通过货币政策掌控了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政治家们在银行业掌控了话语权。他们对银行业施加了严厉的监管措施,导致银行们现在无法移动。政治家们对央行们说:现在你来决定经济怎么走。至于这种权力转移带来的影响,OswaldGrübel认为,“此前,风险分散给了数千万家银行,他们必须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股东们承担着风险。如今,国家越来越多地承担了风险。”换句话说,国家就是纳税人。下一个倒下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央行,以及大街上的普通人。OswaldGrübel最后总结称:经济衰退有时是必要的,可以除旧革新。OswaldGrübel曾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担任瑞士信贷(CreditSuisse)首席执行官,于2009年2月起担任瑞银CEO,但在2011年9月24日因该行交易员“非授权交易”亏损20亿美元而辞职。月子中心推广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标题:前瑞银、瑞信CEO痛批央行:走上不归路-最终以崩溃结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0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