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一学期春晖中学高一历史第六章测试卷
2005学年第一学期春晖中学高一历史第六章测试卷试卷I(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C.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2、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中共提出这一论断主要是由于当时A.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孙中山领导国民党进行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C.孙中山已转变为无产阶级代表D.国民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4、中共“三大”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提出cA.党对军队的领导权B.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权C.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D.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方针5、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C.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6、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这是因为A.它创建了革命的武装力量B.它奠定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C.它明确了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D.它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7、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有了明确的反帝内容B.民权归一般平民所有C.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D.节制资本8、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9、黄埔军校与以往的军校重要的不同点在于①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于同等重要地位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③聘请外国优秀教官,采用西式练兵方法④以培养陆军军官为主,兼及海军空军军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下列有关北京政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国民革命兴起的背景下发生B.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而非革命C.以失败而告终D.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军阀的矛盾11、国民会议运动的主旨是①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的统治②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③对内反对军阀割据纷争④对外反对政府卖国媚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讨和平统一中国问题。当时孙中山认为要实现统一就必须A.召开国民会议B.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C.与中国共产党合作D.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13、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北上宣言14、“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入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此“风潮”是指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C.省港大罢工D.“一二·九”运动15、1925年“五卅”运动中,在中共领导下,上海成立的反帝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是A.上海总工会B.上海总商会C.上海工商学联合会D.省港罢工委员会16、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的最重要意义是A.为省港大罢工提供了后方基地B.为东征陈炯明奠定了基础C.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D.为南方农民运动发展奠定了基础17、1926年初,直系与奉系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阵线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B.张作霖与吴佩孕达成“谅解”C.国民革命运动波及南北D.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18、北伐军攻占下列战略要地或大城市的先后顺序是①汀四桥②贺胜桥③南昌④武昌⑤南京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②⑤④③D.①②④③⑤19、1927年初,全国革命的中心是A.武汉B.广州C.南京D.上海20、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革命运动与旧民主主义时期农民运动的本质区别是A.采用非暴力斗争的形式B.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斗争目标C.有先进阶级的组织领导D.斗争逐步走向统一领导c21、国民革命时期,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直接目的是A.声援省港罢工工人B.迎接北伐军入上海C.打击帝国主义势力D.扩大共产党的影响2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这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的一些被侵略的权益是指A.海关主权B.司法主权C.租界主权D.贸易主权23、北伐战争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A.北伐军第四军英勇作战B.革命统一战线提供胜利的保障C.北伐军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24、杀害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的军阀刽子手是A.蒋介石B.汪精卫C.吴佩孚D.张作霖25、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整理党务案C.中山舰事件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6、1927年周恩来写给中央的意见书摘录:“……屠杀群众,捣毁党部、工会,纯由蒋氏指挥。……政府尚未决心讨伐,迅速出师。”文中的“政府”是指A.广州国民政府B.武汉国民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27、下列关于国民大革命战争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军阀统治的基础B.使人们思想上受到了革命的洗礼C.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D.中共开始掌握了一部份军队28、国民大革命最突出的成果是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B.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国家的一些权利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国民在思想上受到了革命的洗礼29、国民大革命给我党最深刻的教训是A.要和农民保持巩固的革命联盟B.无产阶级必然掌握革命的领导权C.共产党必须坚持自己的革命纲领D.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30、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得以继续发展的原因在于①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各省建立了一些根据地②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得到传播③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④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试卷II(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31小题11分,第32小题14分,第33、34小题各15分,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图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一幅宣传画材料二:全国被压迫的民众!外国帝国主义压迫我国横行无忌,视我如殖民地,视我们如亡国奴,最近的残暴的行为,更日甚一日。……我们,上海的全体工人,几十年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现在忍无可忍了!我们于六月二日起,宣布总同盟罢工!我们齐心奋斗到底!引自《上海总工会宣言》材料三:商界亦表同情。……各马路商界联合会,于屠杀后,即纷纷投函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请求罢市援助工人和学生团体之罢市要求。总商会最后亦表示愿意。引自《上海外国巡捕屠杀市民之略述——屠杀后各界之表示》请回答:(1)观察上图,谈谈这幅宣传画反映了当时发生的一场什么运动?(1分)这次运动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1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次运动的斗争目标、运动的主力军和斗争方式。(3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这次运动后来的发展和历史意义。(6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材料二:湖北汀泗桥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材料三:国民革命军开入汉口英租界维持秩序,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材料四: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中国共产党为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宣言》材料五:就义前的李大钊(中)、路友于(左)、张挹兰(右)材料六:本会为避免反动派借口武装纠察造谣起见,业于本月二十八日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前领枪弹,并经交存政府。——《湖北全省总工会解散纠察队的报告》请回答:(1)请在材料一图中□内写出北伐的对象名称,并以数字1、2、3的形式填出北伐的先后顺序。(4分)(2)材料二所示战役打击的对象是材料一图中的谁?(请写出第一问中所写的数字)(1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哪一年?综合前三则材料,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4分)(4)材料五中的李大钊等人是被谁杀害的?结合材料四、五、六,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5分)33、国民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各个革命阶级联合的大革命。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国共合作是国民革命兴起的前提,请回答:这次合作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什么?(1分)两党纲领的根本差别何在?(2分)(2)国民革命的发展以北伐为中心,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3)在国民革命的整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要做了哪些工作?(3分)(4)怎样理解国民革命的失败?(2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获得了哪些收获?(2分)34、对比分析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它们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其失败的内外因素方面又有什么相同之处?从这两次革命的失败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BCBCDBACADADC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DACBCBDDBACB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31小题11分,第32小题14分,第33、34小题各16分,共55分。31、(1)五卅运动。(1分)五卅惨案。(1分)(2)斗争目标:帝国主义;主力军:工人阶级;斗争方式;罢工。(3分)(3)这次运动由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发展为学生和商人参加的“三罢”斗争,全国各地人民及海外侨胞和外国工人都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2分)省港大罢工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次罢工斗争。(1分)历史意义: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3分)32、(1)(图略)1、吴佩孚2、孙传芳3、张作霖先后顺序1→2→3。(4分)(2)1。(1分)(3)1927年。(1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3分)(4)张作霖。(1分)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尤其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4分)33、(1)这次合作的突出特点是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2分)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1分),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前途问题。(或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规定了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2分)。(2)胜利的原因有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还有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3分)。(3)主要包括:帮助国民党改组、参加黄埔军校的建设、在北伐中担当政治工作和一部分军事先锋队、领导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领导发动各地的农民运动(回答其中的任意3点即可得3分)。(4)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回答任意1点即可得2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2分)34、(1)不同点:①背景不同(革命性质):前者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者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②领导阶级不同:前者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后者由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2分)③革命成果不同:前者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后者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④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只依靠革命党人的力量;后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2分)⑤革命武装不同:前者依靠湖北新军,没有自己的武装;后者建立了国民革命军。(2分)(回答出其中的任意4点即可得8分)(2)失败因素的相同点:①客观因素上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前者有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者是英美支持蒋介石篡权。(2分)②主观上都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前者民族资产
本文标题:第一学期春晖中学高一历史第六章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4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