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6节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1页共7页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1.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重点/难点/考点2.1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2.2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2.3考点分析: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3专家建议(1)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2页共7页(2)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3)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方法讲授法、自由探究、小组交流等。5教学用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6教学过程6.1以旧引新课件出示复习题:(一)比一比,说一说。1.摆一摆。出示三角形和圆的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来比较多少。2.摆一摆。出示三角形和圆的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来比较多少。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第2题,三角形和圆比较,圆比三角形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如:圆比三角形多,表示:8>4;三角形比圆少,表示:4<8。(二)摆一摆,比一比。教师:有红色圆片10个,蓝色的圆片8个,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吗?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的关系。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3页共7页学生汇报,直观展示,完整表述。师生小结:在比较两个物体多少时,最好分成两排,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能感受这种方法直观明晰的优点。【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从直观判断,实物操作,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也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6.2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例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一、了解信息,提出问题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戏)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小雪:我套中7个小华:我套中12个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谁和谁比?怎样清楚看出谁的多?谁的少?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教师:想一想,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多少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一)摆一摆(画一画)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汇报结果,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1.圆片或小棒摆出: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4页共7页2.画图:3.直接列算式。12-7=5(个)(二)比一比,说一说师生交流。分析各种方法,引导补充,完善图示,便于清晰理解。教师: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一一对应法)小华的12个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看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对应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来,完善图示。)教师肯定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能联系旧知运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比较。(三)形成策略1.分析数量,理解关系教师:从图中看出,我们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哪一部分?通过图示再次理解问题,标画条件和问题,建立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理解用小华12去掉与小雪相同的7个,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问题。2.列式计算,意义建构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12-7=5(个)教师追问:“7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指着图说,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中也有的那部分。)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3.变式思考,突出转化教师:我们解决了小华比小雪多5个的问题,那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怎样解决?相差几个?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换一种说法:“小华比小雪多几个,也可以说小雪比小华少几个”。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5页共7页结合图示,说出比少的部分与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7=5(个)【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的方式理解数量关系,建立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变式练习运用转化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理解。】(四)回顾反思,强化步骤1.验证结果教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或者说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这个结果正确吗?(课件出示问题)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学生可能会说:从图中看出多(少)了5个;12个去掉5个就和7个一样多;7个再增加5个就12个。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2.回顾步骤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方法?教师:分析信息时,怎样表示各信息的数量?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能直观看出多少,根据多少的数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结果可以用反过来思考的方法来检验。例2:课件出示作业评比图1.了解信息,找出问题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6页共7页学生同桌、小组讨论。总结出来的信息有:(1)小雪得了12朵红花;(2)小磊得了8朵红花;(3)小华得了9朵红花。(4)解决的问题是: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2.解决问题(1)画一画,比一比,看一看谁多谁少?(2)列式计算12-8=4(朵)(3)验证结果小雪比小磊多4朵,这个结果正确吗?从图上看可以看出多4朵,还有4+8=12所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3.练一练。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看图解答。【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有效画图策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6.3巩固应用(一)教材2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用圆片摆一摆,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汇报。(二)完成教材23页第9题。(课件出示)尝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先分析信息,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唯一具有开放性。6.4课堂总结人教版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第7页共7页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是在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同学们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是为将来学习多位数这类题型打下基础。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能直观看出多少,根据多少的数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结果可以用反过来思考的方法来检验。6.5板书设计第6节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例1: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12-7=5(个)换一种说法:“小华比小雪多几个,也可以说小雪比小华少几个”。例2: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12-8=4(朵)
本文标题: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6节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5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