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刘利(浦东教育学院实验中学,上海200125)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课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改形势下,教师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所以他们既好奇又害怕。那么如何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克服畏惧心理,培养科学学习习惯就显得很重要。在具体操作中,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激发兴趣,强化预习,培养学生圈划问题的习惯物理学科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尽可能通过学生熟知的一些生活现象、有趣的问题、物理学家的故事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保持长久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强化预习的质量和效果,要求学生边预习,边思考,发现问题,用笔圈划不懂的地方,在听课时就能重点突出,提高学习效率。2.把握节奏,趁热打铁,培养学生即时巩固的习惯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机械程度高的学习材料习得后遗忘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习得后两天内的遗忘量多达70%,以后的遗忘速度明显减慢。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新的知识后,恰当地安排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全面把握。否则就不要急于讲授新的知识点,以免造成消化不良、问题积压的状况,等到以后再来炒夹生饭,麻烦就更大,问题就难以解决,即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科学安排节奏,不能只考虑进度,不顾质量,要使得学生养成节节清、章章清,绝不让问题积留的学习习惯。3.深研教材,大胆突破,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习惯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有许多概念都是约定俗成的。既然是约定俗成的、人为的东西,那么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电流方向的规定,若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也是可以的,只要大家统一认识就可以了。标准大气压的规定也是这样。再如速度的概念,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若用单位路程所花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快慢是否可行;密度的概念,若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不是照样也可以表示物质的某种特性;压强的概念,若用单位压力的支持面积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行得通否;功率的概念,用时间与功的比值来表示做功快慢也未尝不可。对这些概念的换角度思考定义有利于对这些概念物理意义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是一个突破,养成不迷信课本、敢于求异创新的习惯。4.鼓励猜想,勤于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初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探究的内容,如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电阻又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首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猜想的各种情况无论对错,只要有个人的想法就应该肯定,猜想结果的正确与否则用实验来验证。第二步就是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又涉及到科学方法的养成,即控制变量法,要让学生领会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第三步就是实验操作,同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第四步分析现象,归纳并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的全过程操作,引证、补充或纠正自己的猜想,既有利于好奇心的激发,又有利于严谨治学精神的培养。如果经常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然后实验验证,那么学生科学探究习惯就能自然养成。5.直面难点,细致体察,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习惯初中物理课本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觉得理不出头绪,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特别是物距变化,引起像距怎样变化,像的大小怎样变化;像要变大或变小,而像距、物距又该怎样变化;遇到实际照相问题、投影问题怎样灵活处理等等这些情况,一般的学生判断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采用开放实验室的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体验各种变化,从而摸索出其中的规律,千万不能直接将结果给学生。在学生获得足够的直观体验后,教师可以再做一些课件,现在网上这种课件非常多,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引导学生观看,帮助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能建立一个清晰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比热概念的建立也是一个难点,一般学生基本上会背出定义,但对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能真正理解的则不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多,譬如可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实地体会;也可以将课本实验进行改进,用更简单直观的实验来代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代替酒精灯,或者用热水代替酒精灯作热源,既环保又简单。总之,遇到难题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掉,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知难而上、永不退缩、不逃避困难的习惯的养成。6.自学质疑,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初中物理课本中,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自学质疑,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用汞做实验?为什么选用一米的玻璃管?为什么水银柱会下降?玻璃管上方是真空吗?等等。教师也可以围绕这个实验再创设一些疑问。如:怎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粗略地测出大气压的值?需要哪些器材?为什么玻璃管的粗细不影响实验结果?假设玻璃管上端不小心被碰破一个小孔,管内水银柱高度会发生变化吗?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的?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交流,在互动中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实在讨论不出的问题,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提示,如提供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选择使用等等。利用课本中的这些载体,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质疑、设疑、解惑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遇事深入思考的习惯。7.科学联想,比较学习,培养学生正向迁移的习惯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初中物理中很多概念的定义和定义式可以互推,即由定义能写定义式,由定义式又能推出其定义,前面学了速度的定义与定义式,后面再学密度的定义与定义式就觉得简单一些,再到后面学压强的定义与定义式、电流的定义与定义式、功率的定义与定义式、比热的定义与定义式就觉得轻而易举了。之后即使你给出一个他们从未学过的新的类似的定义或定义式,学生们都会进行互推。所以,将教材中有内在联系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形成知识系统,也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迁移。以上是本人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方面所进行的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进一步完善各种措施,并以量化的评价体系加以督促,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参考书目: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本文标题: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