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内能和气体性质A分子动理论·1·第九章A分子动理论执教:上海市进才中学张烨【教师简介】张烨,男,中共党员。现参加进才中学高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工作。进才中学科研与信息技术处组员,浦东新区高一物理新教材中心组组员。擅长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其自主设计制作的《三维模拟电子在电场中运动》虚拟实验软件获上海市中小学课件评比三等奖。在平时的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研究问题的物理情景,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和课堂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2002年青年教师基本功考评活动中获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理解分子的概念,知道分子的大小和质量。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认识宏观物质是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⑵知道什么是热运动。知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⑶初步知道大量分子的统计规律。能力目标:⑴通过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实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⑵通过布朗运动的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本质,排除干扰。⑶通过对一些基本物理事实和实验的推理,得出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有斥力。这种以事实和实验为依据,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就是逻辑推理。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由于分子太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这就使得这部分内容显得较抽象,但是通过实验和多媒体演示激发起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热情。【重点难点】重点:阐明热的本质是分子的运动。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理性的思辨,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任务分析】1、学生起点能力学生已经初步知道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但是对研究微观物质世界的实验方法、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分子能量描述知之甚少。2、学习类型分子动理论属陈述性知识学习。3、教学策略完成本节课内容,以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对话方式进行为宜,在其中完成几个必要的演示实验。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人们根据已知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避免一节课自始至终采用教师单独讲授的方式。【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计算机多媒体演示,讲授、讨论与探究相结合。第九章内能和气体性质A分子动理论·2·【教学仪器】⑴热气球实验:塑料袋、酒精灯各一只。⑵油膜实验:油酸、酒精、滴管、痱子粉、量筒、刻度尺、玻璃器皿。⑶红墨水扩散实验:烧杯、滴管、热水、红墨水。⑷布朗运动演示实验:水粉颜料混合液体、显微镜、摄像头、电视机。⑸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实验:DIS实验设备、玻璃片、水槽、铅块、砝码。⑹伽耳顿板实验:伽耳顿板、豆子。计算机、实物投影、投影仪。【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有关热学的现象,例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演示实验』自制热气球。为了深入地了解热的知识,让我们先来学习“分子动理论”。进入正题:分子动理论(KineticTheory)人类很早就开始思考组成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参考课本P59第一段)中国人对物质世界构成本质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大约3000年前的《易经》(也叫《周易》)中提到,万物之中最基本的有:天、地、雷、火、风、泽、水、山。战国末年的《尚书》中提出了五行学说,即水、火、金、木、土。那么我们身边的物质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阅读课本:P59中显微镜下的叶子。『多媒体: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⑴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而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失去部分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就成为离子。分子到底有多大?分子是人的眼睛直接看不见的,怎样才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单分子油膜法来粗略地得出分子的大小。介绍并定性地演示:如果油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可以通过幻灯观察到,并且利用已制好的方格透明胶片垫在玻璃器皿下,用于测定油膜面积。如所示(假定近似地认为液体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提问:已知一滴油的体积V和水面上油膜面积S,那么这种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还要指出:①介绍数量级这个数学名词②如果分子直径为d,油滴体积是V,油膜面积为S,则d=V/S,根据估算得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多媒体演示:巴基球(C60)和DNA双螺旋结构等大分子图片』第九章内能和气体性质A分子动理论·3·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constant)向学生提问:在化学课上学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什么意义?数值是多少?明确1mol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包括原子数、分子数、离子数……)都相同。此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可用符号NA表示此常数,NA=6.02×1023个/mol,粗略计算可用NA=6×1023个/mol。再问学生,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的意义?(化学中已学)『课堂练习』微观物理量的估算:若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可对液体、固体的分子大小进行估算。事先我们假定近似地认为液体和固体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气体不能这样假设)。提问学生:1mol水的质量是M=18g,那么每个水分子质量如何求?回答:一个水分子质量Kg100.3100.6108.1262320=ANMm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红墨水扩散实验』结论:水温越高,红墨水扩散得越快。『布朗运动实验』得出结论:⑵物体内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那么运动的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呢?『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实验』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用手向上拉绳,拉动玻璃板的力是否大于玻璃板受的重力?通过DIS实验演示,观察屏幕显示的力的曲线。(实验前先测量玻璃板的重力,然后再放入水中)课堂上,演示后让学生回答:拉力会大于玻璃板的重力。玻璃板离开水面时水会发生分裂,由于水分子之间有引力存在,外力要克服这些分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学生得出: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即使气体压缩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压缩也是很困难的,这是为什么呢?综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用力压缩固体(或液体、气体)时,物体内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根据这些已知的实验事实,推理得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斥力。气体中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完全是偶然的,但是大量的分子的速率分布却有一定规律。『伽耳顿板演示实验』第九章内能和气体性质A分子动理论·4·这种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表现所显示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研究表面气体的大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课堂小结分子动理论(KineticTheory)⑴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constant)NA=6.02×1023个/mol⑵物体内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气体的大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其实热现象的本质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子动理论。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我们还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课后练习课后实验:『分子内聚力实验』回家作业:课本P652、36(通过网络查其中某一位科学的贡献和关于物质结构的观点)分子数百分率速率低温分布高温分布O第九章内能和气体性质A分子动理论·5·【教学流程】【自我小结】本节课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将各个演示实验做好,让学生都看清看明白。由于课堂内时间限制,单分子油膜法测定分子直径的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全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到油膜散开现象和油膜面积的测量方法即可。要想造成单分子油膜,必须选用脂肪酸类,如油酸C17H33COOH或棕榈酸C15H31COOH,这类脂肪酸分子的形状为长链形,它的羧基一端浸入水中,而烃链C17H33伸在水面上方,造成油酸长分子在水面上垂直排列,如图所示。布朗运动实验则是运用显微摄像头,对准载玻片上的悬浮液,拍摄的结果通过电脑在大屏幕投影电视上展现出来。引入热现象情景演示实验:热气球进入正题,追溯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历史。学生阅读课本,观察显微镜下的叶子。多媒体演示: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结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单分子油膜实验。得出分子直径。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练习计算水分子质量。演示实验:布朗运动结论:分子热运动。观察分子间作用力实验。根据DIS力大小的演示,讨论分子之间作用力的情况。伽耳顿板演示实验结论:大量分子速率分布是一种统计规律。课堂小结、布置课后练习。图示说明情景、引入、小结演示实验、多媒体学生活动、讨论实验:红墨水扩散结论:水温越高,扩散越快。
本文标题:分子动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