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步行速度约3m/sB.脚长约230mmC.体温37℃D.1min心跳75次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D.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3.在一个铁壶内盛有多半壶20℃的水,放在火炉上加热,在下面的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v跟路程s成正比B.速度v跟时间t成反比C.路程s跟时间t成正比D.速度v跟路程s成正比,跟时间t成反比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B.改变钢尺伸出C.改变薄塑料尺滑D.改变吹笔数不同的齿轮桌边的长度过梳子的速度帽的力度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B.仲夏C.深秋D.寒冬河流中冰雪消融草叶间露珠晶莹枝头挂满白霜窗玻上冰花剔透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噪声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呐是根据回声定位来工作的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汽化的两种方法是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是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D.有的气体仅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其液化9.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11.用手指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B.感觉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20648246)/(1smvst/20648153045ms/st/20648246)/(1smvst/20648246)/(1smvst/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熔化时吸热D.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12m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3.5m/sB.3.75m/sC.4m/sD.4.5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方运动。14.如下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cm。15.上右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16.关于声现象,“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在s以上。17.向一空暖水瓶中灌水,注意听暖水瓶中的空气柱发出的声音,实验证明,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气柱发声的音调越来越(选填“高”或“低”)。18.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1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20.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已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右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问:小车在第2s到5s内处于状态;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是m/s。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5501510607080min/t10090℃/温度ABCD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1)请你将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22.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代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面以下一定深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23.在测某同学沿直线跑步前进40m的平均速度时,所给的测量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从起跑计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此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如下表所示。本实验(1)所用到的测量器材是皮尺和。(2)从10m处到30m处,此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3)此同学(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24.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妈妈洗完衣服后总是将衣服充分展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晾晒,结合物理课上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如下猜想:①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②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③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计时员位置10m处20m处30m处40m处时间/s471215(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2)通过_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25.下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至少需要多少h?26.右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列车在7∶55的瞬时速度多大?车站里程/km到站、发车时刻福州07∶12莆田1057∶547∶56泉州1748∶178∶19厦门2769∶02AB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CDCDACCBDC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3.北14.1mm1.4015.晶体80℃16.音色0.117.高18.热胀冷缩19.液化放热20.静止0.86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1.(1)①超声波②音调(2)次声波(3)频率22.BAFCDE23.(1)秒表(2)2.5(3)不是24.(1)②(2)AC(3)表面积不正确水的质量不等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解: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此地距莆田还有12km,限车速度40km/h(2分)按交通规则,从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行驶的时间t,由v=s/t得:(2分)t=s/v(1分)=12km/40km/h=0.3h(1分)26.解:(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时间是t=7:54-7:12=42min=0.7h(1分)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v=s/t(2分)=105km/0.7h=150km/h(1分)(2)7:55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瞬时速度为0。(2分)
本文标题: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9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