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火柴折断C.食物腐烂D.干冰升华解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柴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玻璃是一种纯净物B.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D.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焚烧秸秆解析:A.普通玻璃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生,因此应该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以代替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焚烧秸秆虽然可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但是会污染环境,得不偿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3.2014年4月兰州发生了自来水苯超标事故,引起人们对水安全的关注.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6H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解析:A.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正确;B.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C.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错误D.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故错误.故选A4.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AMg(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CO2(CO)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DN2(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AB.BC.CD.D解析:A、过量铁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O2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D.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解析: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不知甲的溶液是否饱和,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故对;D、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仍为饱和溶液,故错.答案:C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解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B、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错;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答案D7.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解析:A、N点时,盐酸过量,因此溶液的pH值小于7,故错;B、Q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钠,故错;C、0p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故对;D、PQ段表示的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过程,故错.答案C8.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S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的质量/gS的质量/gM2S的质量/g甲6.02.57.5乙7.01.57.5A.64B.56C.39D.23解析: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A和S的质量及生成A2S的质量:同样生成7.5gA2S,甲实验S的用量为2.5g、乙实验S的用量为1.5g,则可得反应生成7.5gA2S时需要消耗S的质量为1.5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可判断生成7.5gA2S时消耗A的质量为6.0g.设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2A+S═A2S2x326.0g1.5g则,解得x=64故选:A9.(6分)(2014•德阳)高氯酸(HClO4)和亚氯酸钠(NaClO2)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HClO4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2)反应器I中的生成物有HClO4、ClO2、NaHSO4、H2O,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3)反应器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SO2+4NaOH=2NaCl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解析:(1)已知:H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x+(﹣2)×4=0解之得:X=+7;故答案为:+7;(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①HClO4是由H、Cl、O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是氧化物;②ClO2是由Cl、O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③NaHSO4是由H、Na、S、O四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是氧化物;④H2O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是氧化物;故属于氧化物的是ClO2和H2O;:故答案为:ClO2和H2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和种类和数量都不会改变.由化学方程式为2ClO2+SO2+4NaOH=2NaClO2+X+2H2O,可知:反应前反应物中有:2个Cl原子、10个O原子、1个S原子和4个Na原子;而反应后已经有:2个Cl原子、6个O原子、1个S原子和2个Na原子;还少:4个O原子、1个S原子和2个Na原子,由于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所以在一个X分子中应含有:4个O原子、1个S原子和2个Na原子,故其化学式为:Na2SO4;故答案为:Na2SO410.(8分)(2014•德阳)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已知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2)组成E的元素是_________.(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解析: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可知J是铁的盐溶液,则H是氧化铁,氧化铁和I反应产生铁盐和水,因此I是酸,如盐酸,则J是氯化铁,C是水;A是一种液体,和B作用产生C﹣水和D且B保持不变,因此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氧气和E反应产生水和G,G是氧化铁和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E可以是甲烷,则F是铁,因此:(1)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2)E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E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碳和氢或碳、氢和氧;(3)反应①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②是氧气和甲烷等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③时碳和氧化铁的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④是氧化铁和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③;(4)反应④是氧化铁和酸,如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11.(8分)(2014•德阳)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F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D的溶液呈蓝色;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光合作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_,B的化学式_________.(2)F可能是_________.(3)C和D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4)E和F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解析: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因此A是二氧化碳;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因此B是碳酸钠;D的溶液呈蓝色,因此D是铜盐;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因此E是铝;F能够和B﹣碳酸钠、E﹣铝反应,因此F是酸;C能够和B﹣碳酸钠、D﹣铜盐反应,因此C是碱,如氢氧化钙,因此:(1)A参与光合作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氧气;B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2)F是酸,如盐酸、硫酸;(3)C和D的反应时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4)E和F可以使铝郁盐酸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故答案为:(1)O2;Na2CO3;(2)盐酸(或硫酸);(3)Ca(OH)2+CuSO4=Cu(OH)2↓+CaSO4;(4)2Al+6HCl=2AlCl3+3H2↑12.(10分)(2014•德阳)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3),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A.水和浓硫酸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解析:(1)仪器a的
本文标题: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1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