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5年乌鲁木齐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乌鲁木齐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党和国家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解:A、鼓励提倡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会减少PM2.5污染,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B错误;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正确;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是合理的,故D正确.故选B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解:一种元素可构成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如由碳元素形成单质有金刚石和石墨以及无定形的碳.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因此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由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选:A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Fe2+—表示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B.2H—表示2个氢元素C.2H2O—表示2个水分子D.SO2—表示二氧化硫中有氧气分子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Fe2+表示1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解:A、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例如臭氧变化成氧气,臭氧分子变化成了氧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例如,铁与硫酸铜反应,溶液中铜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故C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可以把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例如臭氧变化成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解:A、蔗糖溶解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分子不停的运动,故正确;B、水的电解实验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确;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利用压力差得出结论,是宏观现象,故错误;D、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水溶液呈碱性,是A烧杯中溶液变红,故正确.答案:C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ECB.A、D同族C.A、B同周期D.C、F化学性质相似解:A、同一族,从上到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相邻的不同周期质子数相差8,所以C与E不可能相等,所以核内质子数:E>C,说法错误,故A错误;B、同一竖列,为同族,而A、D是同一列,即同族;故B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所以原子序数C>B,故C正确;D、同一竖列,为同族,化学性质相似,而C、F是同一列,即同族,C、F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A7.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解:A、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说法正确.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被吸入人体.故A说法正确.C、氧气从b导管进入,a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说法正确;D、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b端为气体输出端,使氧气从a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故D说法正确.故选:B8.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啤酒是一种常见液体饮料,其成分中不含有机物B.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C.将合成纤维与棉纤维或羊毛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D.维生素在人体内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A、啤酒是一种常见液体饮料,其成分中含有机物,错误;B、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要注意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正确;C、将合成纤维与棉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正确;D、维生素在人体内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的重要作用,正确;故选:A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解:A、过滤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的方法,乙醇和水是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故错误;B、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注入水,如果液面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D、取液时先挤出空气,在吸取液体,故错误.答案:B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金属单质都能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D.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定律解: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水、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不正确;B、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而氢后面的金属就不能,如铜,银等;故错误;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定律,故正确故选二、填空题(4小题,共20分)11.下图为六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上述六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名称),己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填元素符号)元素相似。⑵在化学反应中,戊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该元素的离子符号是。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⑶甲、乙元素和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氮肥的化学式为:。解:(1)由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可知,上述六种元素中丁、戊的质子数分别是11、13,分别是钠、铝,属于金属元素,由于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丙原子的元素的电子数相同都是7,化学性质相似.(2)戊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质子数是13,该元素的离子是铝离子,符号是Al3+.该元素单质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3)甲、乙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氮元素,和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常见氮肥的为碳酸氢铵和尿素,化学式为:NH4HCO3、CO(NH2)2.故答为:(1)钠、铝,丙.(2)失去,Al3+.4Al+3O2═2Al2O3;(3)NH4HCO3[CO(NH2)2].12.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回答下列问题:⑴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验它们的。⑵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这是利用了灭火原理中的降低温度和。⑶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可在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其反应的生成物是Na2SO3和水,这一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解:(1)因为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检验它们的纯度;(2)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这是利用了灭火原理中的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填:纯度;隔绝氧气;2NaOH+SO2=Na2SO3+H2O13.有关水和溶液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过程是沉淀、、吸附、消毒,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⑵软化硬水的方法:家庭中常用法,实验室中常用法。⑶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的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静置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有关反应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不变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解度增大解:(1)生产自来水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其中沉淀、吸附、过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软化硬水的方法是家庭中常用加热煮沸,实验室中常用蒸馏法;(3)A、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故A错误;B、根据选项A的分析,溶剂的质量减少;故B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错误;故选C.答案:(1)过滤沉淀、吸附、过滤(2)煮沸蒸馏(3)c14.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⑴酸与碱之前能发生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气体的存在。⑶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解:(1)酸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HCl+NaOH=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H2SO4+Ca(OH)2=CaSO4+2H2O.(2)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3)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pH大于7;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pH计.故答案为:(1)中和;H2SO4+2NaOH=Na2SO4+2H2O或HCl+NaOH=NaCl+H2O或Ca(OH)2+2HCl═CaCl2+2H2O或H2SO4+Ca(OH)2=CaSO4+2H2O.(2)酸;二氧化碳;(3)>;pH计三、实验探究及计算题(包括3小题,共20分)15.下列各图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⑵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通常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⑶在实验室里若选用A、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⑷澄清石灰水
本文标题:2015年乌鲁木齐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2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