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有机参考答案与解析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参考答案和解析第三章有机化学一.二.本题涉及烯、炔、酮、醇、醛等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首先从1,l-二溴丙烷的消除反应可知A为丙快,或根据EO3氧化、还原水解生成甲醛和乙醛判断E为丙烯,进而推断其它物质的结构。三.据题意,A、A’应为溴代烃,脱HBr后得B。设B为CmHn,计算得m=2n,故B是单烯烃,A、A’是溴代烷烃。解得n=4。那么C应为醇,D为酸C4H8O2,计算其碳氢含量为63.6%,符合题意。再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判断出结构简式。2.5(CH3)2CHCH2OH+4MnO4-+12H+→5(CH3)2CHCOOH+4Mn2++11H2O四.A的不饱和度为1,它不与Br2/CCl4、Na反应,说明A不含C=C和—OH,且A水解后原分子式增加了两个氢和一个氧,初步判断A也不含羰基,可能是一个环氧化合物。B与HIO4反应得HCHO和C,故B一定是邻二醇,且一端是羟甲基(—CH3OH),而C可能为醛或酮。又从C能发生碘仿反应,确定C为一甲基酮,再根据分子式推出C。五.六.七.(1)极性大的溶剂能使SN1类反应加快;(2)取代基团不同对SN1类反应快慢无影响;(3)斥电子能力大的烃基,SN1类反应快;(4)R占空间的大小对SN1类反应无影响;(5)含易极化变形的卤素原子的卤代烃易发生SN1类反应。八.(l)—SO4H的酸性强于—OH的酸性。九.十.1.C:H:O==5:12:1,即X的化学式为C5H12O。这是饱和醇或醚。从1H—NMR可知X为醚,是(CH3)2C—O-CH3。2.(CH3)2COK+CH3I→(CH3)2C—O-CH3+KI十一.1.烃A中C、H比为:1:1;A与过量HBr在光照下反应生成B,说明是双键与HBr起自由基加成反应,根据B中含溴量为43.18%,可计算出烃A的分子量为104。烃A的分子式为C8H8,其中不饱和度5,减去一个苯环,还剩下一个双键。A的结构式为C6H5CH=CH2,B的结构式为C6H5CH2CH2Br(在光照条件下与HBr的加成是自由基加成,产物为反马氏规则产物)。C的结构式为:C6H5CHBr—CH3,这是亲电加成,符合马氏规则。2.3.在过量KMnO4作用B和C时经酸化可生成BB和CC。同样,根据BB与CC和0.lmol/L的NaOH反应所消耗的量计算出BB和CC的分子量,验证BB和CC的结构。MBB==136;MCC==122。4.5.反应式十二.1.(3)2.(3)3.(2)4.(2)5.(1)(2)(3)(4)(5)(6)(7);(5)(6)(7)(8)(9)6.(l)(2)(3)(4)(5)(6)(7)少;(1)(5)少(6)(7)7.(a)(1)少(5)(6);(b)(1)(3)(4);(c)(6)(8);(d)(11)8.从任意一层取少量溶液加水,如混溶则该层为水相;不混溶则为有机相。9.(2)10.(2);(1);(2)(3);(2)11.27.4g12.测定产品的沸点或折光率。13.(1)在1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H2O,小心加入29mL浓H2SO4混匀,冷至室温,依次加入15g(或18.5mL)n-C4H9OH,25gNaBr和少量沸石;(2)安装带有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装置,加热回流;(3)反应结束时改为蒸馏装置蒸出所有有机物;(4)将馏出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水相弃去,有机相在分液漏斗中依次用NaHSO3水溶液、浓H2SO4、H2O、NaHCO3水溶液、H2O洗至中性;(5)分出有机相,用豆粒状无水CaCl2干燥粗产品;(6)滤掉干燥剂,常压蒸馏粗产品,收集99℃~103℃(或101℃)馏分;(7)产品称重,计算产率;(8)测产品的沸点或折射率。十三.丙二酸与P4O10共热发生脱水反应,从题述条件知A仍含有3个碳原子,从而可判断A的结构式。1.C3O2O=C=C=C=O2.C3O2+2H2O===HOOCCH2COOH3.C3O2+2NH3===H2NOCCH2CONH24.酸酐类,丙二酸酐十四.以制醋酸乙烯酯的原料为突破口,推出B的结构,继而根据其转化反应得出结果。醋酸乙烯酯可用醋酸与乙炔或乙烯相互作用制得:CH3COOH+HC≡CH→CH3COOCH=CH2CH3COOH+CH2=CH2+0.5O2COONaCHCuClPdCl322;;CH3COOCH=CH2+H2O乙烯或乙炔不能借助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制得,因此,物质B是醋酸,而物质A是乙醇(或丙酮)。十五.ABOHC—CHOCPhSO3H(自由基HO·是在Fe2+、Fe3+离子存在下,在H2O2的连锁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十六.燃烧有机物A(100℃)时得到两种气体,CO2+H2O(蒸气)==7.73L(0.252mol),冷却到23.5℃时只剩下CO2,4.44L(0.182mol),H2O0.07mol则A中:Wc+WH==2.324g,此为燃烧前A的重量,故A中只含C、H。A可表示为C13H10由于A+KMnO4→B(唯一产物)且B+CCl4/Br2→不反应,B+十七.1.5KBr+KBrO4+6HCl===6KCl+3Br2+3HO(1)(2)Br2+2KI===I2+2KBr(3)Na2S2O3+I2===Na2S4O6+2Nal(4)2.此法只能用于这样的酚,即其中的碳氢健对卤素的反应是活泼的。3.能得到可靠的结果,但KBr和KBrO3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见反应式(1)],而且[HCl]<[Na2S2O2]4.不影响,因为在反应(3)的情况下,这个中间产物完全破坏了。5.%100568.1410.9aTbdVxVyVW6.生成有毒的多氯酚。十八.十九.C9H12O分子不饱和度为3,由4.知含苯环;由l.2.知含醇羟某;由6.知羟基在2位碳上。二十.二十一.Br2/CCl4溶液是鉴定双键的常用试剂,进而从其臭氧化及还原产物即可基本推断出松柏醇的结构。这是本题的“突破口”。C、D、E、F则分别是醇和酚与酰卤反应、醇与氢卤酸反应、芳基烷基醚和醇羟基与氢卤酸反应以及酚钠与卤代烷反应的产物。二十二.l.(l)X和Y中C:H==5:8Y的蒸气密度为氢的34倍,故Y的摩尔质量为68g/mol,从而,Y的分子式为C5H8(2)C5H8分子中不饱和度为2,Y经臭氧分解再温和反应,生成A和B,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A:B≈2:1。只有B有碘仿反应,故B中应合3个碳原子,具有CH3—CO—结构,从而可推出结构式:(3)(略)2.化合物Z中C:H:O==5:8:2X的最简式为C5H8,X是纯聚合物,其热降解可生成C5H8。C5H8是择发性液体,是X热降解产物中沸点最低的,故可认为C5H8是X的最小结构单元。13.6gX相当于0.2molC5H8,其在催化氢化中消耗了0.2molH2,故X分子中的每个单元有一个双键。X经臭氧分解,再温和还原,生成Z,可推出Z的分子式为C5H8O2。3.Z的不饱和度为2,Z与费林氏溶液能反应,说明Z中含—CHO。又C可发生碘仿反应,C又是由Z温和氧化而生成,故Z中含有CH3—CO—结构,从而可知C为一元酸。(l)0.116gC中和了0.001molKOH,说明0.116gC中含0.001molH+,又C是一元酸,故C的摩尔质量为116g/mol。(2)Z分子中含醛基和羰基,是酮醛。2.90gC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9.85g碘仿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符合题意。4.(l)据题意可知:二十三.1.在80℃时,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中的甲基是等价的:(CH3)2N—CHO,即其分子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其数目比为6:1.在-70℃时,由于甲基围绕N—C键的旋转发生困难(),所以有三种不等价氢原子,其数目比为3:3:1。2.80℃时,两个峰的强度比为6:1;-70℃时,3个峰的强度比为3:3:1。3.对于CH3NHCHO来说,在低温下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结构:每种结构中都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故在混合物中就有6种不同类型的氢,给出6种信号。二十四.2.三种化合物中羟基性质相同点,是羟基上的氢原子都可以被钠还原置换。不同点是羟基上氢原子活泼的程度不同,苯酚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较活泼,它可与碱起反应,它在水溶液中还能电离出一定数量的氢离子而显弱酸性;甘油只与某些金属氢氧化物起反应;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的活设性更弱。4.二十五.1.2,2,4—三甲基戊烷;B;2.8种:二十六.C8H4D4有7个异构体。2.其中(3)、(4)属对映异构体,其余均属非对映异构体,烷无顺反异构体。3.C8H3D5有3个异构体,其中(2)有对映异构体。二十七.1.l,2—二羟基环丁烯二酮。2.强酸性的原因在于:(1)(A)中—OH属于烯醇式,H+易电离;(2)(A)中H+电离后形成的酸根(B)是一共轭体系,有利于O-上负电荷的分散,增加(B)的稳定性。(3)C=O的拉电子性使得(A)中O—H易电离,(B)中O-易分散。3.平面型构型,四个氧原子应与碳环在同一平面上。原因是要构成共轭体系其先决条件就是原子共平面。其碱性要比乙二胺弱。可以把其看成与芳香胺相似,由于p-π共轭,可使N原子上电荷密度下降,吸引质子能力(碱性)当然降低。没有顺反异构体。二十八.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研究有机反应中化学健变化详细而准确的方法,最常用的标记同位素有D、13C和放射的14C。用标记同位素化合物进行下列反应。若按a:若按b:CH3CH==CHCH3+CD3CD==CDCD32CH3CH==CDCD3分析产物组成即可区分两种机理。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竞赛辅导练习——有机参考答案与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6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