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6年1月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四校联考有答案)
图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物理四校联考期末试卷2016-01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某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公路B.汽车C.房屋D.路边的树3、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4、如图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A.手挡住了声音,锣声无法传播B.锣面停止振动C.声音被手传走,空气中无声波D.锣面振动变小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一定不沿直线传播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6、如图3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声源产生噪声D.以上方式都有图1B.倒影A.影子C.水面“折”枝D.镜中花图27、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需步行10min,则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A.7mB.70mC.700mD.7000m8、相信大家都看过精彩的“手影戏”,演员用手分别表演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9、看电影时,人们在电影院各个座位上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B.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银幕向各个方向都发出了光D.银幕对光有折射作用10、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C.物体运动所用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11、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1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密度ρ/kg·m-31.292.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速度/m·s-1330316510050001300A.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C.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13、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之比是4:3,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之比是2:3。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A.8:9B.9:8C.2:1D.1:214、图4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同一个运动的是()A、(1)和(3)B、(2)和(4)C、(2)和(3)D、(1)和(4)t/sv/m.s-1050(2)t/sv/m.s-1010(1)t/ss/m010(3)t/ss/m050(4)55图415、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然后又以4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5m/sB.10m/sC.2.4m/sD.4.8m/s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如图5,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17、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老人用老花镜看书B.在岸上看水中的鱼C.太阳灶烧水D.水中的筷子变弯18、观察图6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甲乙两车可能都静止不动19、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7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0~15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B.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5sC.0~15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甲乙两同学速度之比为3:2甲5s/m1015200t/s1020515乙图7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图5图6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4分)20、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21、校园内和一些公共场所有“不要高声喧哗”的规定,这里的“高”指的是。(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2、小兰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她本人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m23、一天早晨,小明上学时先以速度v1走了路程的2/5,因感觉时间紧张,为避免迟到,小明紧接着以速度v2跑完剩下的路程。则小明这天在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4—35题每空每图1分,36—38题每题2分,39题5分,共44分。)24、如图8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25、如图9所示,SA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26、如图10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27、如图11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28、如图12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29、如图13示的实验,说明了。图8OAN平镜面图9空气水SAOAB图11图10ABAMN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图12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图14游动的鱼听到了拍手的声音图1330、如图14小海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如图14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i(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图14乙所示,把硬纸板沿ON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这时在纸板的ONF半面内(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31、小明利用如图15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根据实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透明玻璃板E、白纸C、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在竖立的玻璃板E前点燃蜡烛A,用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法”)。(3)移去蜡烛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并测量可以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5)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一小段距离,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如果将玻璃板不与桌面垂直,而是向蜡烛A倾斜,可以观察到像(选填“不动”、“位置偏高”或“位置偏低”)。32、实验桌上有如图16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透明玻璃做平面镜使用),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图15白纸C蜡烛A蜡烛B透明玻璃板E支架图16白纸透明玻璃支架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②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再改变四次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的关系;(3)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应改变。3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右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并借来一个能够测量音调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表中空缺应填_______。(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这种实验方法叫做。34、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1)两运动员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35、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8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1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5s。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80D铜800.76E铜601.02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1m图18图17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cm/s。36、甲、乙两辆小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19所示。当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m/s。37、某同学在研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记录了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式:。38、小亮和小刚一起做实验,验证固体也能传声。小亮用手捂住一只耳朵,然后把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小刚用手敲击桌面,小亮听到了小刚敲桌子的声音,旁边站着的同学也听到了。(1)你认为这个实验的缺陷是:;(2)改进方法:39、实验桌上有如图20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板和F板关于ON对称,F板能以ON为轴自由旋转,还提供了一支激光笔。小明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首先探究了反
本文标题:2016年1月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四校联考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8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