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卷(四)化学试题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卷(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e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盐酸、稀硫酸、浓硝酸等剧烈反应B.Al、Cl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再继续加入KNO3固体,铜粉会溶解D.金属单质Na、Mg、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相应的碱D[Fe在常温下可被浓硝酸钝化,但加热时能反应,故A正确;Al、Cl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Al只作还原剂,而Cl2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B正确;酸性条件下NO-3氧化Cu,C正确;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H2和四氧化三铁,D错误。]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6H14O4,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2mol羧酸和1mol乙二醇(HOCH2—CH2OH),该羧酸的分子式为()【导学号:14942095】A.C7H6O2B.C8H8O4C.C14H12O2D.C6H6O4A[由题意可知,该羧酸酯分子含有2个酯基,因此有2个水分子参加反应,则羧酸的分子式为1/2(C16H14O4+2H2O-C2H6O2)=C7H6O2。]9.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金属元素,一种为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半径分别为XYZ原子半径/nm0.1540.1300.071X、Y处于同一周期,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B.三种元素可能为同周期元素C.原子序数:YXZD.离子半径:XYZC[根据题意,可以确定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为,因此三种元素不可能为同周期元素,B错误;原子序数YXZ,C正确;离子半径ZXY,D错误;最外层电子数ZYX,A错误。]10.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属于酯类的有4种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D.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D[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为饱和一元酯,若为甲酸与丙醇形成的酯,甲酸只有1种结构,丙醇有2种,形成的酯有2种,若为乙酸与乙醇形成的酯,乙酸只有1种结构,乙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乙酸乙酯有1种,若为丙酸与甲醇形成的酯,丙酸只有1种结构,甲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丙酸甲酯只有1种,所以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A正确;C4H8O2属于羧酸时,可以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C4H8O2属于羟基醛时,可以是2羟基丁醛、3羟基丁醛、4羟基丁醛、2甲基2羟基丙醛、2甲基3羟基丙醛,共5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11.有一种锂碘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电解质是固态薄膜状的碘化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的反应式为P2VP·nI2+2Li++2e-===P2VP·(n-1)I2+2LiIB.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Li极C.该锂电池在水溶液中也可工作D.该电池的优点是使用寿命比较长C[正极上I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P2VP·(n-1)I2+2LiI,故A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Li电极,故B正确;锂能与水反应,故C错误;该电池能用于心脏起搏器延续患者的生命,故使用寿命比较长,D正确。]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方法或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小块Na放入CuSO4溶液中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中有红色沉淀生成金属Na比Cu活泼B在淀粉粉末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淀粉变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然后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最后又出现白色沉淀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但不能溶解在某些弱酸中D将装满氯水的圆底烧瓶倒置在有氯水的水槽中,日光照射烧瓶内有气泡向上逸出日光照射时,溶解的Cl2逸出C[选项A,在水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溶液中的Cu2+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错误;选项B,浓硫酸使淀粉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错误;选项C,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Al(OH)3沉淀,后Al(OH)3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NaAlO2,AlO-2与碳酸反应生成Al(OH)3沉淀,正确;选项D,氯水受日光照射,其中的HClO分解生成氧气,不是氯气,错误。]13.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①HF溶液②KOH溶液③KF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混合后,酸碱恰好中和,溶液显中性B.①和③混合后:c(F-)+c(OH-)=c(H+)+c(HF)C.①、③中均有c(F-)+c(HF)=0.1mol·L-1D.由水电离出的c(OH-):②③①C[①和②中n(HF)=n(KOH),HF和KOH恰好中和,溶液显碱性,A项错误;①和③混合后,由电荷守恒得:c(F-)+c(OH-)=c(H+)+c(K+),由物料守恒得:c(K+)=1/2[c(HF)+c(F-)],两式联立,消去c(K+),得c(F-)+2c(OH-)=2c(H+)+c(HF),B项错误;由物料守恒得C项正确;HF电离出的H+、KOH电离出的OH-对水的电离均有抑制作用,而HF是弱酸,KOH是强碱,浓度相同时,②中的OH-比①中的H+浓度大,②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更大;KF中F-的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因此由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D项错误。]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7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3分)26.(14分)在298K时,将0.1molN2O4气体充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4942096】(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对于反应N2O4(g)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下列说法中,一定能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气体颜色加深②NO2的体积分数增加③单位时间内消耗N2O4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④恒温恒压充入He(2)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可使NO2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扩大容器的容积b.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c.分离出一定量的NO2(3)若起始时充入1molNO2气体,建立如下平衡:2NO2N2O4,测得NO2转化率为a%,在温度、体积不变时,再充入1molNO2,待新平衡建立时,测得NO2的转化率为b%,则a________b(填“”“”或“=”);若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4)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N2O4(g)。已知Fe3+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利用下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________(填“X”或“Y”)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进行到10min时,共吸收热量22.76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解析](1)压强增大能使c(NO2)增大,也可以使气体颜色加深,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①错误;加入NO2可以使NO2的体积分数增加,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错误;单位时间内消耗N2O4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说明消耗N2O4的物质的量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正确;恒温恒压充入He,体积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④正确。(2)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的容积,压强减小,NO2的反应速率减小,a错误;再充入一定量的N2O4,平衡正向移动,NO2的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分离出一定量的NO2,平衡虽然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NO2的反应速率减小,c错误。(3)体积不变,达到平衡后,再充入1molNO2,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的NO2,因体积可变,二者属于等效平衡,N2O4的体积分数不变。(4)升高温度,生成NO2的量增多,颜色加深,H2O2分解放热,使平衡2NO2N2O4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5)根据浓度变化量得出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进行到10min时,参加反应的N2O4为0.2mol·L-1×2L=0.4mol,共吸收热量22.76kJ,则ΔH=56.9kJ·mol-1;根据三段式求得平衡常数为0.9。[答案](1)③④(2分)(2)b(1分)(3)(1分)不变(1分)(4)深(1分)H2O2分解放热,使平衡2NO2N2O4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2分)(5)X(2分)N2O4(g)2NO2(g)ΔH=56.9kJ·mol-1(2分)0.9(2分)27.(15分)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用FeCl2(用铁粉与盐酸反应制得)和NH4HCO3制备FeCO3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C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FeCO3在________中生成(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3,关闭活塞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关闭活塞3,打开活塞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Mr=288)是常用的补铁剂。乳酸亚铁可由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3)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再加入过量铁粉,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上述(3)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5)该兴趣小组用KMnO4测定产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
本文标题: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卷(四)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9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