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知识要点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知识要点(统计图的选择篇)统计的原始数据既可以绘制成统计表,又可以绘制成统计图。统计图比统计表表示数据更加形象、具体。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据的多少,而且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扇形统计图:以一个圆作为整体,把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表现在这个圆中。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百分数相加的和是100%,各部分圆心角的度数之和是360°1填空1表示北京地区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2要反映某校各年级人数的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3要表示我国陆地面积的分布情况,应选用(扇形)统计图;4要反映某地1月~12月降水量的上升和下降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5要清楚地看出各年级植树棵数与全校植树总量之间的关系,应绘制(扇形)统计图。6在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1.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20人,用(7.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00人。7水果店共有水果40筐,其中苹果10筐,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苹果筐数的扇形圆心角应是(90°)8学校买来三种书,故事书200本,文艺书120本,连环画180本,如果制成扇形统计图,表示三种书的扇形部分分别占圆面积的(40)%、(24)%、(36)%。9(书中题)下面根据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1)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的水。(扇形统计图)(2)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如下: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人数8068745623(3)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身高/cm125129135140150(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2、判断题。1、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为优越。(×)2、条形统计图中条形越长,说明数量越大。(×)3、在一次单元测试中不及格人数为2%,在扇形统计图中,不及格的人数占的圆心角是2°。(×)4统计表与统计图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知识。(×)3、问答题。一、观察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右面是某种儿童食品(300克)的成份统计图。1、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种儿童食品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和矿物质)。2、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的含量最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最少。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脂肪的(4)倍。3、你能根据统计图算出300克此种儿童食品中脂肪有多少克,蛋白质有多少克吗?300×10%=30(克)300×45%=135(克)答:脂肪有30克,蛋白质有135克二、观察下面的统计图。1、上面分别是甲校和乙校男、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百分比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校男生人数(等于)女生人数,乙校男生人数(多于)女生人数。(填“多于”“少于”或“等于”。)2、根据统计图可算出甲校男生人数为多少?乙校男生人数为多少?1200×50%=600(人)800×60%=480(人)答:甲校男生人数为600人,乙校男生人数为480人3、从两幅图中要可以看出每个学校的男生人数和他们占各自学校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系吗?是不是占的百分比高,人数就多呢?为什么?答:有关系,占的百分比高,人数不一定多,因为每个学校的总人数不一定一样多。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知识要点(中位数和众数篇)1要熟背并会求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2要了解:3:练习习题一填空1、这四个数3、6、2、14的平均数是(6.25)。复习求平均数的方法: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2、小敏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2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是94分,小敏英语考了(98)分。3、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优点是考虑了每个数据的作用,但当一组数据出现一些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平均数会受其影响,不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比如,10人参加考试,2人缺考得0分。这时的平均分很难真正反映出平均水平来,如果缺考的两个0分又不能剔除,取中位数比较合适。中位数和众数虽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他们不能利用所有数据,有时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4、观察7、10、11、8、9、10、11、1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0。注意:在求中位数时,一般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7、8、9、10、10、11、11、1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直接取中间的数作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二判断1平均数能很好地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2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的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中位数是在所列出数据中间的那个数。(×)三选择1、在1、2、2、1、1、1这组数据中,(B)最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情况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2、在70、80、90、80这组数据中,中位数(B)众数A大于B等于C小于三问答1、一群年青人参加聚会,他们的年龄分别是22岁、24岁、23岁、22岁、19岁、23岁、18岁、19岁、21岁、19岁。请根据这组数据求出他们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求平均数:(18+19×3+21+22×2+23×2+24)÷10=210÷10=21求中位数:18、19、19、19、21、22、22、23、23、24(21+22)÷2=43÷2=21.5众数:19答:年龄的平均数是21、中位数是21.5和众数是19。2、(书中题)某小组进行跳绳比赛,每个成员1分时间跳的次数如下: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你认为平均数和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解(1):求平均数:(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9=1215÷9=135求中位数:92、92、113、116、125、128、133、182、234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35,中位数是125解(2):答:要把数据中每一个数加入计算才能得出平均数,而平均数是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的,这组数据出现了234这样的极端数据,所以用中位数能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3、(书中题)在一些比赛中,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往往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得分的平均数,把它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你知道为什么?答:吸取了平均数与中位数这两个方法的优点,既减弱了极端数据的影响,又发挥了大多数评委的作用,是比较合理的方法。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8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