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教学设计
《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2个生字;理解词语“枪瘾”;积累“疒、忄、木”的汉字。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小动物的爱。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能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重点和难点1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感受小作者对爸爸猎枪的恨以及对爸爸提出的种种希望,体会作者对小动物地关心和爱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1反复朗读实践,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表达课文蕴涵的情感。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挖掘各小节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3质疑、解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教学策略1定向质疑策略。2合作学习策略。3师生评价策略。4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教学准备教师:灭绝动物的资料。学生: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课题质疑。1揭示课题,理解“恨死”一词。(1)朗读课题。(2)用近义词或自己的语言说说“恨死”一词的意思。(3)有感情朗读课题。说明:让学生用近义词或自己的语言对课题中“恨死”一词进行解读,不仅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情感基调——是“恨死”而不是“恨”,这样对课文学习,以及中心的把握奠定了基础。2课题质疑。“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二、读文解疑,学习1、2小节,体会作者对爸爸猎枪之恨。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边读边思: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思考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3)组内交流。2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纠正。说明:课文虽然是一首由四个小节组成的诗歌,通篇只有两个生字,但是在交流朗读时仍然要关注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其中包括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根据标点适当停顿。课堂中应该根据明确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倾听,边听边记的习惯,同时还让学生掌握朗读评价的方法!3联系课文解疑,想象说话,理解词语,体会作者对爸爸随意伤害小动物之恨。(1)联系课文相关小节(1、2小节),交流反馈。——板书: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冬天伤害小鸟小兽们说明:带着问题读文思考,并从文中寻找与问题相对应的小节,这些都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此教学环节是对课题的解疑“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通过读文思考,学生们很快寻找到了与问题相关的第1、2小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如何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进行表达,如“因为爸爸用猎枪击伤了一支美丽的翅膀,作者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所以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2)选择性想象说话。①如果被爸爸猎枪击伤的这只美丽的翅膀是一只蝴蝶或是一只小鸟的,蝴蝶和小鸟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呢?②寒冷的冬天,爸爸的猎枪响起,击中或击伤了小鸟小兽们,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3)穿插理解“枪瘾”。引语:小动物们在爸爸的枪口下,呻吟着,可是爸爸却全然不顾。只要一看到这些动物们,他就忍不住拿起猎枪。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爸爸喜欢用猎枪打猎这一特性——枪瘾,这是一种可怕的嗜好。①朗读词语“枪瘾”。②观察“瘾”字形——部首“疒”;积累相同部首汉字。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是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一项重要任务。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借助近义词,查字典等,但词语的理解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文中“瘾”是个生字,意为“不好的嗜好”,与“枪”组成了一个新词“枪瘾”。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受的基础上,用逆向法,即根据意思从文中寻找对应词语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对于表达词义的话语“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爸爸喜欢用猎枪打猎这一特性”要表述得格外清晰,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4)小结:爸爸的枪瘾,使许多的小动物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为此我恨死了爸爸的猎枪。4有感情朗读1、2小节。(1)学生朗读,教师做多元化的评价。说明:“有感情朗读”,不仅是一种朗读实践,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而且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情感理解的过程,这是一种充满个性化的实践。因此教师的朗读讲评也应该尊重每个个体,如课文1、2小节地朗读,可以声音高亢,表达一种难以承受的愤慨,也可以用低沉之音,表现了一种痛苦地诉说。朗读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挖掘朗读者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三、定向质疑,默读解疑,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深深关爱。1引导板书质疑。导语:课文中写道,爸爸用猎枪击伤了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了。随机板书: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梦再也不能飞翔(1)看着板书,你有什么疑问?(2)预测学生的质疑:①“我”的梦是什么?②为什么爸爸用猎枪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引语:为了知道“我”的梦是什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对爸爸有哪些希望?学习课文的3、4小节。说明:定向的质疑,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同时也使产生的问题有思索的价值,为课堂教学服务。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涉及“我”对爸爸的希望的小节,为最终解决“我”的梦是什么,把握文章的主题铺平了道路。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默读课文3、4小节要求:(1)不出声,不动唇,字字过目。(2)边读边思:“我”对爸爸有哪些希望?(3)用以下句式,组内交流。——“我”希望爸爸……,希望爸爸……说明:课文的3、4小节都表现了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梦实现,以孩子童真的口吻,委婉地向爸爸提出希望,因此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体验作者的童趣,更要感受作者的一份真心。3交流“我”对爸爸的希望,感受作者的童真,有感情朗读3、4小节。(1)根据句式交流“我”对爸爸的希望。①深入思考:“我”是爸爸的儿子,平日爸爸会怎么照顾我?如果爸爸把小鸟、小兔想象成他的儿子,会怎么对待他们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让爸爸心中充满善良(2)有感情朗读3、4小节。①同桌朗读准备。②交流朗读,师生评价。评价标准:读准字音。读出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4小组讨论、交流。①“我”的梦是什么?②为什么爸爸用猎枪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后,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就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开放性特征。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回答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语句的完整性。5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小结:作者心中埋藏着一份爱——对小动物的爱!为此当爸爸用猎枪伤害小动物时,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希望爸爸枪瘾来了时,把自己当成猎枪抗在肩上,希望爸爸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一只小兔,这样爸爸心中就充满了对小动物们的爱,小动物们能快乐的生活,这就是作者心中美丽的梦。作者的梦实现了,就如同长上了一对美丽的翅膀,自由飞翔于空中。6小组竞赛,有感情朗读全文。四、课外延伸阅读。1资料补充。引语:动物是地球的居民,人类的朋友,可是人类却无情而冷酷地对待它们,在过去的年代中,由于人类的猎杀和对环境的不加保护,使得各种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些物种濒临灭绝,有些物种已经消失。灭绝的动物灭绝的动物是指原来生活在野外,但在过去50年中,没有被再次见到的动物。灭绝是生物进化中的正常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野生动物灭绝速度,已经达到了正常灭绝速度的1000多倍,从而使大量的野生动物过早地消失了。渡渡鸟渡渡鸟又叫“愚鸠”,是一种不会飞的鸟。它们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喜欢栖息在灌木型热带森林中。16世纪,人类大量捕捉渡渡鸟吃肉,人类带到岛上的狗和家畜也以鸟蛋和幼鸟为食,使渡渡鸟的数量急剧下降,到1681年全部灭绝。2课外收集,完成表格。灭绝动物的名字特性简介灭绝时间灭绝原因完成表格后,你最想对人们说什么?请用几句话表达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13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恨透)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冬天伤害小鸟小兽们梦?再也不能飞翔让爸爸心中充满善良让小动物们快乐生活热爱小动物关于课后反思课堂中,一学生是这样评价同学的朗读的:“因为爸爸用猎枪击伤了小动物,所以我恨透了爸爸的猎枪。在朗读句子‘从那时起,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时,‘恨死’一词应该读得更响亮些!”许多学生点头赞成。学生的意思我理解,在他的心目中“恨死”一词朗读声音的轻重度决定了作者“恨”的程度。对朗读表现唯一性的评价标准,暗示的是学生思维的定式,就好比回家的路只有一条,遇到问题只能请求老师的帮助。学生的思维定式成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家庭教育等都是分不开的,但是思维定式将抹煞创造力,使人成为按部就班的机器,失去生机,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敢想敢说的习惯。课堂应该是一个畅所欲言的舞台,每个学生应以能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意见、观点为荣。不同想法的出现,就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生的想法是对是错,不该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不该是老师的一个评判,而应该让学生去实践体验,做出自我的判断。如上文中句子的朗读,到底是声音轻还是声音响更能表现心中对爸爸猎枪的恨,还是两种方法只要处理得当都行呢?实践出真知。
本文标题:《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3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