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物流培训讲义--jackyyang
第一章物流概述【学习目标】1、了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明确物流的概念和分类。3、理解物流与商流的联系。4、掌握物流的职能与作用。第一节物流的概念物流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最初起源于美国,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为了把产品顺利销售出去而进行的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活动,称为PD(PhysicalDistribution),意为实体配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后勤组织运用了一套科学方法,成功地将各种战略物资及时准确地送至全球各地,为美军实施全球化战略提供了保障,这套方法在军事上被称为logistics和rearservice,意为后勤。战后,这套后勤补给的方法经发展,运用在企业的采购。生产与销售的业务流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现代物流的代名词,其基本含义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战略须像军队中的后勤部那样,为用户提供百分之百的物流服务,服务的水平要达到军队中后勤部的管理水平。可以认为后勤是物流战略发展的高级阶段。一、物流概念对于“物流”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关于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英国。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手中。从那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物流一直没有比较明确的概念。•1、物流的概念•(1)目前国内外对物流的定义很多,从发展中看一般有以下几种:•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认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着的种种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战时供应中采取后勤管理,随后引人商业部门,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物流手册》对“物流”表述为:“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活动。”•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所作的物流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出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1996年中国台湾省物流协会拟定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一种物的实体流通活动的行为,在流通过程中,通过管理程序有效地结合运化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资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1997年中国做流术语国家标准(征订意见稿)》,将物流定义为:“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重新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200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林流术语》(GBIT183542001)(以下简称GB)中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物流的概念是随着交易对象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因此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美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ZO年代,物流就已运用PD这一概念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要素加以研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中就开始用现代物流管理来指代物流,战后其理论、方法也为伦业和理论界认同,并广泛运用起来,他们将之称为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以力求合理有效地组织商品的供应、保管、运输、配送,而且实践证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物流这个名称在日本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当时日本的企业界和政府为了提高产业劳动车,组织了各种专业考察团到国外考察学习,公开发表了详细的考察报告,全面推动了日本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报告中提及到了m一民PD概念马上被产业界接受,尽管PDA’i~外来语后来经历了若干年才正式译为“物的流通”(196年),但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黎明期,物流革新思想不仅渗透到了产业界,同时还渗透到了整个日本社会。•物流在概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的变化,物流的概念PhysicalDistribution逐渐的在演变。最初的物流概念主要侧重于商品物质移动的各项机能,即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在一定劳动组织条件下,凭借载体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商品实体定向移动,是在流通的两个阶段(G-W,W-G)上发生的所有商品实体的实际流动。显然这种物流是一种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物流具有明显的“中介性”,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手段,直接受商品交换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只有存在商品交换时才会出现,不会永恒存在。•现代物流则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移动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通活动,物流合理化不仅限于物流部门内部,而且扩展到生产和销售部门。它是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过程。现代物流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概念已不仅仅是对活动概念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了管理学的层次上。•(2)对现代物流的再认识•我们认为不同时期对物流的不同理解和认识,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用发展观念来思考,物流就是对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组织社会物质运动的系统活动的总称。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1)物流是有目的的活动。物流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展开的活动。物流是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之上的高级运动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和实物运动的统一。••2)物流是社会物质的运动。物流活动是物质实体的物理性移动,离开了社会物质的运动,物流就不再存在。•3)物流是一种系统的活动。物流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包含了为满足需要而实现社会物质运动的全部活动。对物流的理解应以系统的观念全面把握各个物流环节、物流要素的相互关系。•4)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社会物质都是借助一定载体,通过一定的劳动组织实现物理性移动的。因此,物流活动不能离开相应技术工具、设施设备和劳动组织而独立运动。•2、我国的物流概念演化•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有人认为,孙中山主张“贸畅其流”,可以说是我国“物流思想的起源”)。l叨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物流概念的建立过程曾经有过一段小的曲折。当时的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时,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于是改为建立“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有更广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因此,不久后恢复称为“物流中心”。1988年,台湾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2001年4月,关于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正式发布,将物流(logistics)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这里,物流仅仅是抬物料的运输、搬运、配送等处理中的流动过程,并没有涉及对其进行控制。于是,进一步定义了物流管理的概念,“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二、现代物流的分类•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1、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宏观物流是站在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物流合理化问题。宏观物流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产业政策和市场法规,负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事业的发展创造宏观环境,促进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等。•中观物流是从一个地区或部门、行业的角度来观察的物流活动,研究一个地区或部门。行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物流合理化问题,如城市物流合理化问题、粮食物流合理化问题等。•微观物流也就是企业物流,是伴随着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展开的,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一部分的物流活动。微观物流研究是以个别企业为对象,研究个别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物流合理化问题。•2、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而发生的商品实体从一个国家流转到另一个国家而发展的物流活动。•国内物流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发生的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局限在一个国家内。•3、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GB):企业外部物流活动的总称。社会物流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也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宏观性和广泛性。•企业物流(GB):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内部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活动。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分为五部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1)生产物流(GB):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产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使得在一个生产周期内,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加工的时间。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的研究,可以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约劳动力。••(2)供应物流(GB):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企业为保证本身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仅是为了保证物资供应,而且还是在以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的物流活动。因此,就带来很大的难度。企业供应物流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供应物流的成本
本文标题:物流培训讲义--jackyyang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