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口炎广西中医药大学儿科陈朝霞副教授口炎•口腔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可波及颊粘膜、舌、牙龈、上腭、口角等处。可单纯发病,也可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维生素B、C缺乏等疾病时。或由微生物、理化因素刺激而引起。一、单纯性口炎•【病因】:•1、粗糙物品擦洗新生儿口腔。•2、饮食过热、过硬•3、化学制剂、药物刺激。•4、维生素B2、C缺乏。【单纯性口炎表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表层破溃,病人局部疼痛、拒食、哭闹。【单纯性口炎治疗】•1、清除刺激因素或治疗原发疾病。•2、注意口腔清洁,多饮水。•3、淡盐水漱口,哚呗氏液(大儿童含漱)•4、口服维生素B2、C•5、局部用冰硼散、鱼肝油、碘甘油、西瓜霜喷剂。二、溃疡性口炎•【病因】•1、由B族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2、机体局部或全身抵抗能力低。【溃疡性口炎表现】•口腔初起粘膜充血、水肿,继而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边界清楚易于擦去,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拒食,轻微口臭、烦躁发热。•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常增高;创面渗出液涂片染色可见细病原菌溃疡性口炎【溃疡性口炎治疗】•1、控制感染,加强口腔护理。•1%~3过氧化氢,0.1%~0.3%雷夫努尔液清洁口腔。•2、口腔局部用药:•3、补充营养、水分、维生素B、C,流质或半流质。•4、全身中毒症状重的输血和血浆。三、鹅口疮•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激素,菌群紊乱所致。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鹅口疮的表现•1.口腔粘膜出现如白色豆腐渣物,揩之难去,若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病情易反复。•2.一般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4.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鹅口疮-治疗措施•1、局部用药: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或2%碳酸氢钠清洗口腔。•2、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3、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4、注意餐具和食品的清洁消毒,母乳应注意洗手,清洁乳头。鹅口疮图片鹅口疮图片鹅口疮图片鹅口疮图片四、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四、疱疹性口炎•起病时常有发热,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疱疹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的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一般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不肿大。•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治疗•1、全身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口服或静滴。疱疹性口炎治疗•2、局部治疗:•如复方硼酸溶液、0.1%~0.2%洗必泰溶液含漱。•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擦,利巴韦林注射液外涂患处。•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局部使用。•康复新口服液口服及外用。疱疹性口炎治疗•3、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4、补充维生素B、C等。•5、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进食困难者可静脉输液。•6、对于复发性唇疱疹还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复习思考题•1、单纯性口炎、溃疡性口炎临床表现治疗如何?•2、鹅口疮、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治疗如何?(重点)
本文标题:儿科学--口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8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