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评审原则及评审流程模版
1评审原则及评审流程模版一、评审委员会组成二、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1、参赛作品分科技作品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两类。参赛对象为南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学院、专业和年级不限,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得超过7人,可聘请指导老师1名。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察评审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和综合权重四方面因素。3、评审要分科技作品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两类,各按照3%、8%、24%、65%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各奖励等级之间的标准是相对的。4、参赛作品涉及下述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上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5、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不参与对其本人学生或直系亲属项目的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之前,任何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漏评审情况和结果。三、评审标准和奖励名额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评审标准:科学性:(占40%)科学意义(15%)研究方法合理性(10%)结论重要性(15%)先进性:(占30%)先进程度(10%)创新程度(10%)难度(10%)现实意义:(占20%)应用价值(10%)影响范围(10%)综合权重:(10%)专业组长加权(5%)评委会主任加权(5%)2、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评审标准:科学性:(占20%)技术意义(10%)技术方案合理性(10%)先进性:(占30%)先进程度(10%)创新程度(10%)2复杂程度(10%)现实意义:(占40%)经济效益(15%)推广价值(15%)成熟程度(10%)综合权重:(占10%)专业组长加权(5%)评委会主任加权(5%)3、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标准:科学性:(占30%)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0%)论据的严密性与论据可靠性(10%)论据的正确性(10%)先进性:(占30%)创新程度(10%)难易程度(10%)学术水平(10%)现实意义:(占30%)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5%)影响范围(15%)综合权重:(占10%)专业组长加权(5%)评委会主任加权(5%)4、奖励名额:一等奖(终审作品总数的3%)二等奖(终审作品总数的8%)三等奖(终审作品总数的24%)鼓励奖(终审作品总数的65%)(二)预审:1、校科协对竞赛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不合格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2、校科协对资格和形式审查合格的申报作品进行分类、录入、归档、建库。3、南华大学评审委员分成若干学科专业评审组。4、各学科专业评审组内采取投票方式决定进入终审的项目。通过预审的科技制作和小发明创造类作品全部进入终审。通过预审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10%左右,即有可能获得二等奖以上的作品进入终审并展示,同时,提出可能获得三等奖和鼓励奖的作品建议奖励方案,待终审时最终确认。5、当发生现有评委对所评的个别项目不熟悉的情况时,经评审委员会同意后,聘请特邀评审员评审并提交书面意见。6、应注意考虑照顾规模较小的学院的学生作品进入终审。7、举行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各学科专业评审组报告预审工作情况,协商讨论后,全体评委表决通过预审结果。3(三)终审:1、由南华大学评审委员会、各学科专业评审组组长及部分评委组成终审组,负责终审工作。2、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评审由评委会主任主持先期进行预审和终审,按获奖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3、终审决赛期间,评委在科技处安排的专门时间集体到展厅对作者提出问辩,并审看科技制作和小发明创造类作品的实物。每个评委须同在场的属于自己负责评审的作品的作者至少接触一次。4、评委可以对所评审的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提交科技处按程序评定其参赛资格。5、各学科专业评审组在审阅竞赛作品各项材料,观看实物演示及问辩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必要时再进行观看问辩),确定本学科专业的奖励建议名单。6、终审组讨论、协商各学科专业评审组提出的奖励建议名单,投票产生本届竞赛“奖励建议方案”。7、终审组讨论本届竞赛“奖励方案”,如个别评委对个别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作陈述,最终由科技处裁决。8、全体评委投票通过竞赛“奖励方案”,由评委会主任签署后,通报全校。五、评委的任职条件1、熟悉本专业,对本专业现状、发展有了解,在学术上、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热心“节能减排”竞赛的评审工作;3、身体健康,能胜任繁重的评审工作。
本文标题:评审原则及评审流程模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8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