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汉字汉语研究·86·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5期)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郑继娥(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提要根据“在”字词组与谓语中心语动词的相对位置,《今文尚书》、甲骨文、金文中介词“在”表方所的辞例,可分“在+宾+VP”“VP+在+宾”“在+宾+NP”三类进行定量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在”字的宾语、所修饰和补充的谓语中心语成分以及定语中心语成分可知,“在”字方所结构的语法功能、位置是相同的,但“在”字的宾语在甲骨文中最具体;句中谓语中心动词语义各有特点,据此可以看出上古汉语“在”表方所结构的传承和发展变化。关键词方所介词 在 今文尚书 甲骨文 金文1.引言《尚书》位于五经之首,是中国上古早期历史的文献汇编,主要记载了上古时代(夏、商、周)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些誓词、诰语和谈话,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源头(王连龙,2003:89-93)。作为典型的上古传世文献,《尚书》和商周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是共时的语言材料。“金、甲文囿于字数篇幅、行文格式等诸种限制不能全面反映商周语言实际,《尚书》却不然”,其篇幅长,既有叙述也有描写,字数有23540字,主要以记录君臣的言语为主,是口语化的书面语(钱宗武,1995:56-62)。因此,《尚书》和甲骨文、金文可以相互对比、参证,其共性是上古汉语史的特征,相异之处可反映时代、载体的发展。* 本文曾在“国际《尚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尚书》学第五届学术研讨会”“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其他问题,一概文责自负。2019年第1期·87·“在”字是上古汉语常用词,有动词、介词的用法,作介词时表示处所、人物和时间,学界已有一些专门研究。钱宗武(2004)对“在”作为介词的用法,从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方面进行了归类,并与甲、金文做了对比,是我们研究《尚书》语言和上古文献语言必要的参考。涉及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的研究成果比较多A,其中喻遂生(2002)论证了甲骨文介词“在”的存在,齐航福(2015:264-276)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分类对“在”进行了定量分析。金文“在”的研究主要散见于金文虚词的研究中(张玉金,2009;武振玉,2010),其中武振玉(2007)对“在”的动词、介词区分做了辨别,并对“在”从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做了探讨。另外还有一些文章也涉及介词“在”的发展,有甲、金文“在”的对比(黄伟嘉,1987:66-75),也有上古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对比(钱宗武,1996;霍文杰,2009),等等。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但因各自研究目的不同,大多属于同一材料的断代研究,对不同材料的异同只是零星提及,并未就其宾语、动词类型等相关成分进行细致归类,而这些成分恰恰是影响“在”字结构在句中的语义和语序的重要因素。限于篇幅,本文拟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中介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持续的方位、处所的辞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今文尚书》相关辞例22例B,甲骨文254例C,金文80例D。根据“在”字词组与所修饰的动词、名词的相对位置,分“在+宾+VP”“VP+在+宾”“在+宾+NP”三类分别举例,然后进行异同对比,主要分析“在”字的宾语、其所修饰和补充的谓语中心语成分、其作定语时中心语成分的异同,以期探讨上古汉语“在”表方所时语言形式的发展变化。2.表处所的“在+宾+VP”2.1 《今文尚书》有如下3例:A管燮初(1953)、陈梦家(1988:124-125)、沈培(1992:41,135-136)、张玉金(1994:312;2001:65,74)、喻遂生(2002)等,认为甲骨文中“在”有介词用法。B《今文尚书》介词“在”表处所的用法主要参考《今文尚书语法研究》(钱宗武,2004:201-203),但本文统计与其有所不同。钱文认为表处所的“在”有20例,经我们考察其中有2例是动词;钱文认为4例表示施事的,我们根据“在”的宾语为“王庭”“王家”等,也归于表处所,因此本文统计《今文尚书》中表处所“在”的研究对象一共为22例。C齐航福(2015:275)认定介词“在”表处所例共计414例,本文统计数量为254例。D甲骨文、金文语料主要来自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秦甲骨文金文简牍词汇数据库”(),同时也参考了浙江师范大学陈年福教授自制甲骨文语料库、香港中文大学汉达甲骨文语料库()等。汉字汉语研究·88·(1)戊辰,王在新邑烝。(《周书·洛诰》)译文:戊辰这日,成王在洛邑举行冬祭A。(2)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周书·立政》)译文:他在商都用这些官员和谐都城的臣民。(3)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周书·立政》)译文:他在天下四方用这种大法显扬他的圣德。以上,“在”的宾语都是名词性短语:新邑、商邑、四方;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分别为“烝”“用(其)协”“用…见…”。2.2 甲骨文甲骨文中,这类介词“在”的例子比较多,共149例,分类举例如下:(4)…令师般比…在北爯册,入。(H7423)B译文:…命令师般联合…在北边举册,进入。(5)贞曰:师毋在兹延。(H5808)译文:军队不要在这里行走。(6)辛酉卜尹贞:王宾岁无尤。在四月,在师非卜。(H24266)译文:辛酉日占卜尹问:王参加岁祭没有害。在四月,在师非(驻地)占卜。(7)…戌贞:辛亥彡……自上甲在大宗彝。(H34044正)译文:…戌日问:辛亥祭彡祭……从上甲(开始)在大宗进行彝祭。(8)在逐…(T999)译文:在地追。例(4)中“在”的宾语为方位词“北”,类似的还有“在南”(H7884)等共3例。例(5)中“在”的宾语为代词“兹”,共有10例,相应的谓语中心语主要是非祭祀动词;还有1例宾语为代词“之”(H7361)。例(6)中的谓语中心语为“卜”,类似的“在卜”共有93例,其中36例“在”的宾语是“师某”,如“师允”(H24253)、“师滳”(H24340)、“师寮”(H24273)等;10例是“在++宗+卜”,如“父丁宗”(H32330)、“大乙宗”(T2707)等,也有“大宗”(H30376)等;其他只出现了一次的地名有38例。例(7)中的谓语中心语为祭祀动词“彝”,共出现5次,如“在雇彝”(H36487)等。出现在这种句式中的其他祭祀动词还有“燎”(H28180)、“御”(H19893)、“乇”(H31034)、“”(H28009)等4例。例(8)中的谓语中心语为“逐”,属于非祭祀动词,A《今文尚书》的译文采用江灏等译注(1990)。B文中的甲骨文出处所用符号说明如下:B表示《甲骨文合集补编》,H表示《甲骨文合集》,HD表示《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T表示《小屯南地甲骨》等。2019年第1期·89·类似的还有“立”(H41762)、“田”(H10989)、“归”(H21741)、“见”(H23581)等共5例。2.3 金文金文中,这类介词“在”去其重复,有22例A,举例如下:(9)子在疐乍(作)文父乙彝。(集成09088子爵,商)B译文:子在疐地制作了祭祀父王乙的爵。(10)王在赐遣采曰。(集成05992遣尊,西早)译文:王在赐给遣叫做的彩色丝织品。(11)王鼒(在)C毕烝。(04208段簋,西中)译文:王在毕地烝祭。(12)王在雍(居)。(集成04340蔡簋,西晚)译文:王在雍居住。(13)王在郑蔑大历。(集成04165大簋,西中)译文:王在郑嘉奖大。(14)王在宗周令(命)盂。(集成02837大盂鼎,西早)D译文:王在宗周册命盂。以上金文例(9)-(13)中,“在”字宾语都为具体的地名或国名,分别为疐、、毕、雍、郑。其中例(9)的谓语为“作文父乙彝”,这类表示在某地为祖先做器的共有5例。例(10)的谓语为“赐”,类似的还有“在沐师赐作册疐贝”(集成02504)等共7例。例(11)的谓语“蒸”为祭祀动词,“在上侯居祓祼”(集成02736)中的“祓祼”也属于祭祀动词,共2例。例(12)的谓语“居”为一般生活动词,还有“飨酒”(集成09727)、“飨醴”(集成09827)等共5例。例(13)的谓语为“蔑大历”,与“王在成周延武王福自镐”(集成02661)的“延武王福”等,都是意义比较抽象的动词短语,共3例。例(14)的谓语动词“令(命)”是比较抽象的言语动词,类似的还有“在宗周令史颂”(集成04229-04236)。A“在+地点+VP”类,不少人认为“在”是动词,常在“在+地点”后点断,如《殷周金文集成》,只有少数后面的动词为单一动词时不点断,如例(11)(12)。本文认定的金文介词例,取消了中间的逗号。B金文辞例的出处所用符号如下:“集成”表示《殷周金文集成》(1984-1994);“近出”表示《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在时代上,“商”表示商代;“西早”表示西周早期;“西中”表示西周中期;“春早”表示春秋早期;“春晚”表示春秋晚期;“战晚”表示战国晚期等。C“鼒”,张亚初(2001:77)隶定为“真”;华东(2001:316)认为当“在”讲,本文采用后者观点。D同样的句式还见于《殷周金文集成》2788、4229、4230、4231、4232、4233、4234、4235、4236等9条。汉字汉语研究·90·综合对比上述三种文献中的“在+宾+VP”,“在”的宾语大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具体的地名,只是甲骨文还有11例用代词“兹”“之”表示的宾语。句式中的VP,相同的是三者都有祭祀动词类,不过数量不同:甲骨文9例,《今文尚书》1例,金文2例。三者不同的是:甲骨文有表示田猎、收获、卜、延等类的VP;金文的VP既有“作”“赐”“居”“乘”等意义比较具体的动词,也有“蔑历”等3个意义抽象的动词短语;《今文尚书》的VP“用协”“用丕式见德”,是比较复杂的连动短语。3.表处所的“VP+在+宾”这一结构中,“在+宾”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对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进行补充。3.1《今文尚书》《今文尚书》中“VP+在+宾”结构共有11例A,如:(15)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周书·酒诰》)译文:他在商都做恶,对于殷商的灭亡,不加考虑。(16)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周书·康诰》)译文:所以,你这年轻人被分封在这东土。(17)遏佚前人光在家。(《周书·君奭》)译文:把前人的光辉限制在我们国家之内。(18)有服在百僚。(《周书·多士》)译文:在百官之中都有职位。以上句子中,例(15)(16)的谓语分别为单个动词“辜”“封”;例(17)(18)的谓语为动宾短语,分别是“遏佚前人光”和“有服”。“在”字宾语主要由具体处所短语充当,如例(15)的“商邑”,例(16)“东土”,例(17)的“家”等;也有用非处所词语表示范围的,如例(18)的“百僚”表示“在百官中”。此外,“在”的宾语还有用方位名词“上”“下”表示的6例,如:(19)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商书·盘庚中》)译文:这样下去,将会是有今天没有明天了,你们怎么能生活在这个世上呢?(20)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周书·文侯之命》)译文:伟大光明的文王武王,能够慎重行德,德辉升到上天,名声传播在下土。A钱宗武(2004:201-202)提到13例,经我们考察,其中2例“在”似乎是动词。A.“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尚书·盘庚中》)这句意思为:那些民众都来了,惴惴不安地站在王庭中。“在”应是动词。B.“敦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虞夏书·皋陶谟》)这句意思为:要使近亲宽厚顺从,使贤人勉力辅佐,由近及远,完全在于从这里做起。这里的“在兹”相当于动词“在这里”。因此本文讨论的介词为11例。2019年第1期·91·《今文尚书》“在上”有2例,谓语中心语为“生”[例(19)]、“参[懈怠]”(《商书·西伯戡黎》);“在下”有4例,如例(20),其他3例对应的谓语中心语分别为“配享”(《周书·吕刑》)、“作配”(《周
本文标题: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82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