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05T 065-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苏州花藕生产技术规程
B05苏农业标州市地方准DB3205DB3205/T065-2004无公害农产品苏州花藕生产技术规程2004-12-31发布2005-01-01实施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苏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金林、鲍忠洲、郁寅良、陈虎根、陆增根、严龙、尹渝来。食品伙伴网无公害农产品苏州花藕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苏州花藕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苏州花藕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2000(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200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94—200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苏州花藕suzhoulotusrootcultivar苏州地方品种,早熟,浅水田藕,叶薄,浅绿色,叶面手摸有粗糙感,无花,生育期90d~95d,亲藕长70cm~90cm,4节~5节,节间长14cm~20cm,藕段直径6cm~8cm,粗短圆形,皮色黄白,肉白色,整支藕重1.5kg~2.5kg,667㎡产800kg~1000kg。生食鲜甜脆嫩,水份多无渣,宜生食和炒食。3.2转藕头setlotusroot-topaside莲藕旺盛生长期,为防止藕头穿越田埂或田外结藕,将靠近田埂的藕头向田内拨转。4产地环境露地生产产地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设施生产产地应符合NY5294—2004的规定。5生产技术5.1田块选择食品伙伴网选择阳光和水源充足,地势平坦,能灌能排的田块,宜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能好,耕作层深25cm~30cm的壤土或粘壤土,适宜酸碱度为PH6.5,不宜连作。5.2整地施肥5.2.1整地在大田栽植前10d~15d整地,耕翻深度25cm~30cm。要求清除田内杂草,耕耙平整,并视田块在四周筑20cm~25cm高的围埂。对土壤偏酸田块,视偏酸程度应施适量熟石灰进行调节。5.2.2施足基肥应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每667㎡施腐熟有机肥2000kg~2500kg和45%三元复合肥100kg。5.3种藕准备5.3.1种藕选择选用具有该品种特征特性、无病斑、后把节较粗的整藕或较大的子藕,每支藕有完整、健壮的顶芽及侧芽3个~5个。5.3.2种藕消毒种藕栽植前可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2h~6h,或喷药液闷种24h,待药液干后栽种,防止苗期病害。5.3.3种藕用量露地栽培每667㎡种藕具芽头数800个~1000个,用种量在200kg~250kg。设施栽培每667㎡种藕具芽头数1000个~1200个,用种量在250kg~300kg。5.4栽种5.4.1露地栽培5.4.1.1时间4月上、中旬。5.4.1.2方法栽植行距1.5m~2.0m,穴距1.0m~1.5m,每667㎡300穴,每穴排放整藕1支或子藕2支~3支。栽植时种藕顺向三角形排种,即相邻行栽植穴交叉排列,藕种顶芽左右相对,分别朝向对面行的穴间。田块四周边栽植穴的藕头应全部朝向田内,至中间两条对行间的距离适当加大至2m~3m。栽时应将藕头稍向下斜插入土,藕头入泥土10cm~15cm,藕梢翘露泥面,与土面呈20°~30°夹角。5.4.2设施栽培5.4.2.1设施拱棚规格分别为小拱棚(小棚)采光面拱形跨度1m~1.2m、高度0.6m~0.8m,中拱棚(中棚)采光面拱形跨度3m~6m、高度1.5m~2m,大拱棚(大棚)单栋采光面拱形跨度6m以上、高度2m~2.5m。小拱棚在栽植当天搭建,栽后随即覆膜。中拱棚、大拱棚在栽植前5d以前搭建完毕并覆膜,长度视田块情况而定,一般以30m为宜,田块四周边的拱棚搭建时要距离田埂1m,中、大拱棚之间也要间隔1m以上。5.4.2.2时间食品伙伴网塑料中、大拱棚3月上旬~3月中旬栽植,小拱棚3月中旬~3月下旬栽植。5.4.2.3方法小拱棚内栽单行,种藕顶芽排列方向相反,中、大拱棚内栽植行距1.2m~1.5m,穴距0.8m~1.0m。其他事项与5.4.1.2相同。5.5田间管理5.5.1适时追肥栽植后第20d~25d,有1片~2片立叶时第一次追肥,每667㎡追施腐熟粪肥1000kg~1500kg或尿素10kg~15kg。栽植后第50d~55d,部分植株出现后把叶第二次追肥,每667㎡追施腐熟粪肥1500kg~2000kg或尿素20kg加3kg生物钾肥一起追施。5.5.2水位调节浅水藕的水层管理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原则。栽植后至萌芽阶段保持水层5cm~6cm,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加深水层至10cm~15cm。藕膨大期至采收前20d应放浅水位至3cm~5cm。立叶满田时,应轻度搁田一次,注意及时还水,挖藕时再加深水位至10cm。5.5.3中耕除草在荷叶封行前,结合追肥进行耘田除草2次~3次,直到荷叶封行为止,耘田时将枯萎荷叶和杂草除去,塞入泥中作肥料。5.5.4植株调整植株旺盛生长期应进行多次转藕头,当卷曲叶离田边1m时,为防止藕头穿越田埂或田外结藕,将近田埂的藕头向田内拨转。天气晴朗,温度较高,2d~3d转1次;天气不好,生长缓慢,则6d~7d转1次,一般生长期间需拨转5次~6次。因藕头较嫩,转藕头时拨开表土,将后把藕节一起托起,转的幅度要大,动作要慢,不能硬转,然后盖泥压稳。转藕头应在中午前后茎叶柔软时进行,以免折断。5.5.5温度管理设施栽培莲藕栽植后及植株生长前期应注意增温保湿,提高设施内气温和土温,促进萌芽和生长。设施内温度达30℃以上时,应于白天揭膜通风降温,并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每日的揭膜通风降温时间。日均气温达20℃以上时,设施两端薄膜应昼夜不盖,保持通风状态;日均气温达23℃以上时,应将覆盖薄膜全部揭除(小拱棚同时拆除骨架)。5.6病虫害防治5.6.1主要病虫敌害主要病害有腐败病、烂叶病和褐纹病。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食根金花虫、莲缢管蚜等以及敌害克氏螯虾(淡水小龙虾)。5.6.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的原则。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5.6.3防治方法5.6.3.1农业防治食品伙伴网选用无病种藕;采用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加强除草,减少病虫源。5.6.3.2物理防治人工摘除斜纹夜蛾卵块或于幼虫未分散前集中捕杀,用杀虫灯(黑光灯或频振式)或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及90%敌百虫1份)诱杀成虫;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有翅蚜;人工捕杀克氏螯虾。5.6.3.3生物防治每667㎡可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50g~75g兑水50kg喷雾防治斜纹夜蛾。5.6.3.4药剂防治5.6.3.4.1原则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2000(所有部分)的规定。5.6.3.4.2腐败病栽植前每667㎡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g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500g加干细土5kg~10kg拌匀撒施,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水(1﹕1﹕800)喷雾或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喷雾,交替施用,防治2次~3次。5.6.3.4.3烂叶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1次,安全间隔期20d。5.6.3.4.4褐纹病选用56.7%冠菌清干粒剂1000~1200倍液或27.12%铜高尚悬乳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使用,隔10d喷1次,共2次~3次。5.6.3.4.5斜纹夜蛾4龄以后幼虫宜用5%定虫隆(抑太保)1500倍液或24%美满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d。5.6.3.4.6食根金花虫用48%乐斯本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d。5.6.3.4.7莲缢管蚜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d。5.6.3.4.8克氏螯虾栽植前7d,每667㎡用2.5%溴氰菊酯乳油40mL均匀浇泼1次,田间水深保持3cm。5.7采收在田间出现许多终止叶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先排水,保持浅水,根据终止叶和后把叶的距离确定藕身位置,采藕时先打掉荷叶,拔掉叶柄,用手扒开藕面上的泥土,挖出莲藕,注意保持藕支完整,减少伤痕。也可待叶片(荷叶)枯黄时采收老熟莲藕或留地贮存,分期采收至翌年。6生产档案食品伙伴网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6.2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中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食品伙伴网
本文标题:DB3205T 065-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苏州花藕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1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