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1.六大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1)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a.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被誉为“三大营养物质”b.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2.糖类、蛋白质、脂肪(1)食物来源:a.糖类:谷类和根茎类等食物。b.脂肪:肥肉、豆类和坚果类等食物。c.蛋白质: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2)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糖类: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脂肪:(储能物质)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3.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大多数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制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注意:1、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2、不为人体提供能量。(1)作用:人体对维生素每日的需求量非常小,但是它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非常重要。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P6维生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缺乏时的症状维生素A动物肝脏、鱼肝油、黄玉米、胡萝卜等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等维生素B1牛肉、动物肾脏、豆角,小麦、高粱(粗粮)等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等维生素C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动物肝脏、鱼肝油、鸡蛋等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2)P5探究实验: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维生素C的特性: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结论以及判断依据: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果蔬提取液用量越少,其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4.水和无机盐(1)水功能:不仅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含量:占人体体重的60%--70%;失水量超过体内总水量的20%,就会有生命危险。(2)无机盐功能: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奶和豆制品、蛋、肉、鱼等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动物血、肝脏、菠菜、瘦肉、鱼、奶、蛋等含碘的无机盐(微量)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加碘盐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消化后被吸收;维生素、水、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直接被人体吸收。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最膨大)、小肠(最长)、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最大)、胰腺、胃腺、肠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2)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可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3)胰腺:分泌胰液,内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4)胃腺: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5)肠腺:分泌肠液,内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3.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的形式:(1)物理性消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将食物变成小颗粒的食物,与消化液更好地混合,为化学性消化做充分的准备。(2)化学性消化:有新物质的产生;是消化的实质,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4.胃位于人体腹腔的左上方,呈囊状,食物到达胃后,胃壁内的胃腺分泌大量的胃液,呈强酸性,胃壁有发达的肌肉层,收缩时能引起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属于物理性消化),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变成粥状的食糜,食糜中的蛋白质被胃液里的胃蛋白酶初步分解成多肽(属于化学性消化),所以胃是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5.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里,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小肠的消化液中就有胆汁了。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从而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6.小肠很长,长约6米,盘曲在人体的腹腔内,小肠是食物充分消化的场所,它的肠腺分泌了大量的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等消化液。7.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它们经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进入小肠。8.9.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道中具有吸收功能的部位:胃、小肠、大肠(1)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2)小肠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3)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10.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的原因:(1)小肠很长;(2)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胆汁,肠液,胰液。11.小肠是最主要吸收器官的原因(适于吸收的特点):(1)小肠很长,长约6米左右-----------长(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展开来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大(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薄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1.为了给我们提供最基本的健康膳食信息,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中国营养协会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合理;(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5)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2.每日摄取的总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和30%。3.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4.绿色食品: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作用: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吸入的气体。2.人体的呼吸器官:肺。3.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的原因:(1)肺泡数目很多;(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呼吸运动的原理: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膈向下移动,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膈向上移动,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这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呼吸状态肋间肌、膈肌膈的位置胸腔容积肺的状态肺内气压空气吸气收缩下降增大扩张低于大气压进入呼气舒张上升缩小回缩高于大气压排出5.活动一P26分组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1)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其最常见的性质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们常用这种性质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氧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支持呼吸和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助燃的作用。(2)思考:1.甲、丙两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化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甲集气瓶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丙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2.乙、丁两集气瓶中的火柴燃烧现象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乙集气瓶中的细木条继续燃烧,丁集气瓶中的细木条很快熄灭。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6.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如饭香、花香等。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a.部位:肺泡与血液之间b.过程:氧气:肺泡---血液二氧化碳:血液---肺泡c.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d.结果: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静脉血----动脉血)(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部位: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b.过程:氧气: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组织细胞---血液c.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d.结果: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动脉血----静脉血)第一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1.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1)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2)食物热价公式:4.18×10-3×(t2-t1)×30÷m(千焦/克)(3)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热价?糖类: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2.能量的释放-----线粒体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在各个细胞内进行,不断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碳,释放能量。3.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4.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活动的强度不同而不同。意义:可以适当调整每天摄取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1.2.3.人工呼吸原理人工呼吸就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由血浆(55%)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2.3..输血原则:输同型血。万能供血者:O型血的人;万能受血者:AB型血的人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1.观察血液的流动2.比较三种血管的特征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心脏(1)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2)大小:大致和本人的拳头那么大(3)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4)结构:由肌肉组织构成(5)腔室以及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左心室与_主动脉_连通;右心室与_肺动脉_连通;左心房与_肺静脉_连通;右心房与_上、下腔静脉_连通(6)腔壁厚度:左心室>右心室>心房(7)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房室瓣和动脉瓣),其作用是: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8)心脏的跳动:(9)心脏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调工作的,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①当(心房)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房室瓣),进入心室。②接着(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迸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迸出流向肺部。③然后动脉瓣关闭,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进入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进入右心房。这就是心脏的工作方式。4.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1)心率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有所不同(2)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心率低于60次/分的叫做心跳过缓;高于100次/分的叫做心跳过速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1.血液循环: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4)功能与作用:通过体循环,血液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4)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2.血液循环的意义:血液循环不断地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总结:运送药物或营养物质都先到达体循环的右心房,再通过肺循环,最后通过体循环的动脉运到血管再到达目的地。3.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由心脏的泵血产生,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1)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收缩压:12-18.7千帕(2)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低值。舒张压:8-12千帕注:采用分子式记录血压时分子为收缩压,分母为舒张压。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
本文标题: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5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