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主讲:古逸轩老师地点:都昌太阳村时间:2017年11月25日课程三大内容一、老子何人?什么是道德?二、何谓“上善若水”?三、细品老子与孔子至圣之间的坐传论道。一、老子是何人?什么是道德?•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智慧老子“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老子其犹龙邪!——孔子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什么是“道德”能将自然法则落实在为人处世的行动中,体道而行,行道而有得(德)。“道德”二字均藏一只慧眼,提示我们只有习道明德,方能得大智慧,有大格局,成大事业。2.1.2道是什么道是“无”,人的肉眼虽无法企及,但却真实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灵魂。道是“始”,是万事万物本源;是自然、自在的存在,是那种无法描述,却可推动世界万物运转的混沌力量。道是“常”,是万物变化多端背后的“不变”。是规律,是所有的存在都必须依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道是什么2132.2什么是“德”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意为: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在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德”字里有一“心”,那就是心里永远记住正确的目标而前进。“德”,就是得道的“得”。德者,得也,就是“得道”什么是“德”二、何谓“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道教的经典。本章以自然界水的无私品质来喻述道义,教化民众,以此来歌颂“道”的功用。老子认为道德高尚的人们,应该像水一样,具有水的品格和美德。水,生命之源。哪里有水的滋润濡养,哪里就会生机盎然;犹如哪里有圣人相承,哪里就繁荣昌盛一样。水,自上而下,由天落地,一路风尘,一路奉献;化作甘露,滋润大地;化作雨雪,降飘原野;水,经蒸腾气化,历寒风凛冽,仍义无反顾,循环往复,奉献无限,汇入大江大海。水有许多美好的品格和美德。就像老子在《上善若水》所说的“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私利;处世俗之人不愿处的低位甘做人梯而谦居下位;与万物接触采取友好慈善的准则”。水的这些品格最接近“道”的无私奉献美德。故为人处事要学习水的品格,只求耗己以利万物,不与万物争利益。做一个像水那样完美的人,就应居处像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像水那样深沉博大;交友像水那样仁爱清淡;说话像水那样透明真实,以诚相待;为政像水那样有条不紊,理政治国;办事像水那样发挥特长,无所不能;行动像水那样抓住时机,顺势而行。正因为她顺其本性不与人争,所以为人处事才不会有过错。水的品格最微小,水的品格也最伟大。老子在这篇文章中,用具体可感的形而下的普通平凡的大自然形象“水”来比拟抽象的形而上的“道”,是更高层次的象征。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游走于社会的我们,应如水一般,利万物而不争,心存包容,与己与人都是无比快乐。海纳百川的胸襟难能可贵,学会看淡功利钱财更是不容易。人境虽然逼仄,但只要心境平和,浩渺无涯,尘世的点滴不快又怎会影响到我们。在现实万物中只有水“几于道”,具备了“上善”的特质。生活中,人往高处走是为常理,可水却大异其趣,往低处流。水不仅甘处其下,与世无争,而且随物赋形,顺势趋时,随遇而安,无欲无己。它纳百川而不厌其多,收细流而不弃其小,渊深静默,虚怀若谷,“知其雄,守其雌”“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求无不获。“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因而最能体现“道”的精神,故曰“上善若水”。老子以水喻道,虽未必最终让人明其“道”,但却为“道”创造了一个可以比附的物象——水。水将虚幻的“道”具体化感性化了。水这一物象给予人们多方面的启迪。自然界中的水极珍贵又极平凡,极寻常又极奇崛。它静若处子,怒似金刚,柔弱无骨,却能无坚不摧。它能以渊深的胸怀虚己纳物,和顺娴静得人人皆可亲近。可一旦怒发,则横空肆掠,一逞其雄,雄威震天,真是“看似寻常最奇崛”!引得诗人们对它那样钟情,争先恐后地用美丽的诗句去赞美它。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韦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诗人们赞叹的是水的绚丽多姿与壮阔。在诗人眼里,水是富有灵性的,是美的精灵,力的化身。诗人们将水这一“物象”演绎成了美丽的审美“意象”。老子则以其超绝的智慧,将这一“物象”又升华成了渊默深邃的哲学境界。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似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水处低下,表谦卑。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④渊:沉静、深沉、博大。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⑧尤:怨咎、过失、罪过。水的这些品格最接近“道”的无私奉献美德。故为人处事要学习水的品格,只求耗己以利万物,不与万物争利益。做一个像水那样完美的人,就应居处像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像水那样深沉博大;交友像水那样仁爱清淡;说话像水那样透明真实,以诚相待;为政像水那样有条不紊,理政治国;办事像水那样发挥特长,无所不能;行动像水那样抓住时机,顺势而行。正因为她顺其本性不与人争,所以为人处事才不会有过错。水的品格最微小,水的品格也最伟大。1.居善地与善仁4.言善信2.心善渊正善治6.事善能上善若水3.与善仁7.动善时4.言善信5.政善治在学校中,如何做到“利万物”?•居,善地:找准自己的角色(聚焦学校,尊敬老师和同学并服务他们:谦卑、善下、不争)•心,善渊:保持平静的、包容和感恩心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与,善仁: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能亲仁,无限好;德日时,过日少。努力让自己提升,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言,善信:坚守诚信(凡出言信为先,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政,善治:把握规律精进学习(从自我管理中的“有为”到“无为”。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事,善能: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专业、专家)•动,善时:把握时机(像水一样,顺势而为。使民以时,事半功倍)道家哲学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决不妨碍你的热情;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决不漠视你的寒冷。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三、细品老子与孔子至圣之间的坐传论道。老子犹龙典故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态,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智慧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zēng]。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史记》: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孔子观水【原文】: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jùyì],必修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xī]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jié],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孔子家语•三恕第九》【白话易解】:孔子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水,子贡见了向夫子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孔子回答说:「因为它川流不息而且周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屈折,姿势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这就像是『义』;水势盛大,永没有穷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勇』;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法』;水盛满后,不需用什么去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正』;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前去观赏啊!」孔子观水,便看到水的品德有如此多,读罢此文,不得不令我们敬佩起水的德能来。如它那自然、从容,不刻意彰显自己,利益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的美德。又如它总往低处流,不怕弯曲迂回,谦卑曲全的好品行。纵然迂回曲下,它也一定按自己的水道行进,这似同君子那坚守原则的凛然之气。水,浩浩荡荡,江河湖海奔流不息。永无穷尽,如宇宙人生大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永无止息。看瀑布从高山之巅毅然跃下,一往无前的气势里,感受到勇者无惧的力量。无论流到哪儿,无论置在何处,水面自然平和,像法律法规讲求的「公平正直」。水性柔和,给人以美的感受,它无色透明,纤毫必见,又犹明察秋毫。无论发源何处,都朝同一个方向——东方流去,启迪着我们坚守操守,勿中途变节。也告诉我们,立志后当勇往向前,纵然中间会有曲折迂回,但目标最终不改变。新鲜洁净的水,洗涤物品,使它们变得清洁美好,但水已污秽。这犹如智者以美好的道德化导人心,使人改过自新,重焕光彩,而他自身恐怕已受到委屈磨难,遭受污辱责骂。然而,那博大的胸怀,却可以含纳污垢,纵受尽委屈污蔑,也坦然面对,随
本文标题:上善若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5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