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物流管理学-PowerPointPresentatio
物流管理学概论IntroductiontoLogisticsManagemen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一章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第一节物流的概念一、什么是物流物流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物流首先作为“第三利润源”而引起重视的,所谓第三利润源,是针对企业的利润来源而言的,企业第一利润源来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第二利润源是生产成本(针对制造商而言)或者进货成本(针对流通商而言)的降低,而由物流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则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在这里,物流被定义为对物资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装卸、运输、仓储、搬运等一系列的过程,对物流的重视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高度,成为物流定义的第一个转折。(一)第一方物流中国物流第一方物流(1PL)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供应方或者厂商一般都需要投资配备一些仓库、运输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卖方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建设的物流设施是生产物流设施,为了产品的销售而在销售网络中配备的物流设施是销售物流设施。总的来说,由制造商或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动称为第一方物流。(二)第二方物流目前对第二方物流的定义,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种,最常见的一种说法认为,第二方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和管理。严格地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销商。而最常见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车队、仓库来做仓储、货运,属于功能性的服务;无论从哪一种说法来理解第二方物流,这种概念都已经脱离了企业自身的自我服务,从自给自足开始向分工合作转化。(三)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四)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logistics)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的领导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二、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Baker)认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1922年,克拉克(F.E.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中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CanadianAssociationofLogisticsManagement)定义物流“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Logistics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DonaldJ.Bowersox1986出版《物流管理》)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三、我国和国外物流发展趋势(一)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使物流的总需求增长很快。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物流业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物流业的基础性支撑。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我国已形成由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国有物流企业加快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民营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外资物流企业利用其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农业物流,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与农产品物流得到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物流基础性设施建设,物流通道明显改善,物流信息化工程加速推进。物流标准化。按《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300项左右物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已完成《物流术语》、《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等基础性标准的制订。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到2007年底,已有273所本科院校设立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200多所高职、1000多所中专开设物流专业,在校生达到50万。物流外部环境。建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涉及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战略和规划。“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二)外国物流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有长期的物流市场管理经验和一套完善的法制管理体系,所以其物流业能够始终走在世界最前沿。专业物流与共同配送: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共同配送则是经过长期发展和探索优化出来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高新技术: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电子物流: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绿色物流: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发达国家政府还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系统。第二节商流与物流一、商流的概念商品在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时,商品社会实体的流动。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活动。简称商流。(一)商流活动的内容交易前收集商品信息,进行市场调查按照市场调查的结果,对商品生产计划、数量、质量、销售渠道等因素进行调整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交易交易的履行过程。(二)商品流通的渠道按商品的种类进行分类按流通的特点进行分类按有无中间商的情况分类(三)商品流通的过程1、市场调查过程确定调查的目标和调查的范围制定调查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报告结果2、商品调整过程产品开发产品标准化价格决策销售渠道(1)开放性销售渠道(2)选择性销售渠道(3)专有性销售渠道促销手段3、买卖交易过程交易磋商(询盘、发盘、接受)签定合同合同的履行二、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世上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商品交易中,也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总之,物流和商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支柱。三、商流、物流、信息流三者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中必然包含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产品交换,从三流来看主要以物流为主而商流、信息流紧紧伴随其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货币的产生,在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以钱买物”的方式,但人们遵守的交货原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信用随着发展起来了,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钱庄”、“银行”这样专门从事货币中介服务以及货币买卖业务的行业,使得物流可以与商流分离,出现了多种交易的付款方式:如预付款方式、定金方式、支票、汇票、分期付款、延期付款、托收承付等方式。随着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品流通的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可按照资金(货币)和实物各自的运行规律去组织,从而不仅提高了流通的速度,也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此间,信息流的地位也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的前期、中期、后期,交易的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都要尽力掌握对方和中介方的有关商品交易的各种信息,如商品信息、支付能力、商业信誉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商品流通的第四阶段,信息流已明显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对整个商品的流通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三节物流活动的构成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一、包装活动包装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包装大体可分为商品包装与工业包装。二、装卸活动装卸活动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三、运输活动运输活动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物流部门依靠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四、储存活动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而形成的。物品通过储存活
本文标题:物流管理学-PowerPointPresentatio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