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的新增长点:从地球经济迈向太空经济
去开发月球,在太空建空间站,去火星,去太阳系更遥远的地方,甚至离开太阳系实现星际穿越——探索未知的“人类最后边疆”,这被认为是航天的神奇。同时,太空探索还有十分“接地气”的一面。正像当年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的技术成果扩散到民间一样,中国也正希望在高远的太空之旅上获得更多创新动力,让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的民族产业也搭上“宇宙飞船”。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在出席16日至17日于宁波举行的中国航天新材料产业化论坛时说,航天事业在中国是引领国家创新的事业,是带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是提高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培养人才的产业。“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富起来;十八大以后,中国能不能强起来,航天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起领头羊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它不亚于'两弹一星’,因为'两弹一星’是在中国'一穷二白’的时候推动了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张建启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忠宝说,中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要从地球走向太空。而对太空的探索还方兴未艾。“中国要从地球经济向太空经济发展。”“我们从小就有飞天的梦想。中国正在开展月球探测,下一步要去火星,单程差不多就要半年。如果到太阳系的边缘,恐怕光去就要30年左右。太空开发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我们永远都在路上。”李忠宝说。参加论坛的多位航天界人士和企业家都认为,航天是最能激发人类创新的领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创新很多都是来自于好奇,以及对疑问的不断探索。人类以前认识世界的范畴很窄。就算站在高山上也就看到几十公里。但是卫星到了36000公里的高度,看到的太空和地球就不一样了。视野上的变化,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境界,也带动了创新。而航天工程带动了很多新材料、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李忠宝说。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助理蔡建强说,航天产业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也是国家大力投入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航天不仅仅是发展火箭、卫星、飞船这些航天器,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这些尖端装备,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从而造福民生。这次论坛上,航天人介绍了航天技术转换为产业后,在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妙用。中国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世英介绍,他们基于航天技术,开发出了应急救生、人工影响天气等产品。他说:“我们的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人工影响天气企业,在30个省区广泛应用,为农民的生产,增雨防雹,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也应用到了奥运和国庆阅兵中。我们还成了国产自主安全品牌的安全气囊第一大供应商。我们还为煤矿救生提供大型供氧系统,为瓦斯防爆器材,为油田增油提供服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物资部副部长陈健说,他们发开发出了新型锂电池,与上汽集团、东风集团、申通地铁等进行合作。汽配产业形成技术专业化,制造规模化等优势,已经进军宝马等采购供应体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瑞强说,他们基于航天图像信息技术,开发出热敏纸,“现在,中国的高铁动车票都是用我们的技术生产的。”在这次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向宁波1300家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推出了30多项涉及高性能金属、有机高分子、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新材料和技术,引起企业家们的广泛兴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巴日斯说,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的转化还远远不够。民营企业有资金但缺技术,如果把航天的技术和民营经济以更贴近市场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将会对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他说,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参与也会促进航天的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在某些领域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们的一些新材料、技术,我们过去也没有用过,我们有合作的空间,有可能转嫁到航天领域。”与会者认为,江浙一带曾经依靠低端产品加工起步的草根民营企业家将通过与航天科技的结合,搭上未来经济发展的“宇宙飞船”,从而改变传统的致富路线图,或许未来这里将产生一批工业巨头和新的亿万富翁。“这也会反过来激励人们去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探究宇宙太空的奥秘。”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崑声说。(新华社记者喻菲全晓书姬少亭)相关报道:中国航天启动创新“双引擎”在中国宣布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进一步引领新经济的背景下,占据科技创新最尖端的航天企业开始发力打破惯例,构建促进自身发展的“双引擎”。在全球空间科技发展史上,中国仅仅是一名后来者,但通过自主创新、不懈努力,成功实施多次火箭卫星发射、完成载人航天并将探测器“玉兔”发射到月球着陆,中国进入了世界宇航大国之列。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中国在经济领域实施市场化改革30多年后,其航天科技产业仍面临诸多发展短板。一些业内资深专家指出,中国航天工业在基础科学原始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核心器件制造基础,领军型科技人才和市场化发育程度等方面仍有不足,令这一具有国家科技创新能力“风向标”意义的尖端产业,还面临如何将已获得的成果更具效率地反馈给全社会,刺激更大规模创新经济发展的问题。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新的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在经济领域,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等,航天科技产业正处在这两大改革的交叉点上。16日在中国东部沿海以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知名的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的“2014中国航天(宁波)新材料产业化论坛”上,中国航天的领军企业航天科技集团首次宣布,集中面向当地1300多家新材料民营企业发布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技术。这样做的结果,无疑将为缺乏技术引领的众多民营企业增强竞争力,引发更大数量的企业参与,估算可释放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增量。而且,这只是航天系统释放更多技术的起点。在本次论坛上宣布的这一举措被业内解读为中国航天工业的“破冰之举”。观察人士指出,从全球来看,即使在美国,其航天科技成功转化为民用技术的比率依然不高,这其中既有技术的适用性问题,也有市场接受度的因素。对当前的中国而言,航天工业逐步面向市场开放的标志性意义,其重要性要超过初期有多少技术转化成产品这种数量型问题。而从另一个层面看,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龙头的“航天系”产业,正通过深化改革,将过去自产自销的封闭模式变成更具效率的市场化社会采购模式,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产品能被国产航天器所用,如果结合其本身较高的科研水平,在解决制造端的效率问题后,可望从“单引擎”推动实现“双引擎”的创新驱动,使中国航天具有更强竞争力。(新华社记者黄深钢姬少亭)玻璃钢冷却塔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的新增长点:从地球经济迈向太空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7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