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緒論學習目標了解國際物流的定義了解國際物流的形成背景了解國際供應鏈的內涵與目的了解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性了解延伸企業的定義與內容本章大綱:1-1國際物流管理1-2國際供應鏈管理1-3延伸企業1-1國際物流管理(一)前言企業開始注意到物流運作對組織整體系統的影響,是在這二十多年間的事。1980年代早期,日本汽車製造商開始以彈性的自動化生產方式,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多種類的商品,從以往推式、大量標準化追求規模經濟的生產,轉變成少量和JIT(just-in-time及時供應)的生產方式,藉由生產方式的轉變,日本汽車製造商得以滿足多樣且高度波動的國際需求,並同時維持低水準的存貨。執行此種運作模式時,日本廠商利用生產及物流作業的改善大幅降低了運作成本,其採用JIT多頻率補貨方式進行生產與配送,其存貨量也因多頻率的配送而降低,其存貨量減少到只有美國汽車公司的1/4,甚至只要歐洲汽車公司1/15便能應付市場需求。之後,美國汽車製造商開始想要趕上日本,而仿效他們的作法,為了建立更新、反應更好的商業模式,並創造同步化,便開始對內在部門與外部供應商進行水平與垂直的整合,使用電子化銷售系統並將系統延伸至經銷商端,採取控制整體的連續型補貨策略。以跨國公司Honda為例,其建立的國際的物流網路,利用資訊將各國的汽車代理商、區域零件倉庫與東京的營運總部連結起來成為一個單一的資訊系統,在此系統下,Honda能夠保持很低的存貨水準,而且還能快速的傳遞顧客服務的各項相關作業。在1990年代早期,企業積極透過電子通訊與聯結,將各個供應商與消費者串連起來,把服務延展為具有彈性的全球供應鏈;經過幾年發展,至1990年代2後期,組織漸漸往「網路化」移動,透過合作組織間的整合,建立共同的物流/供應鏈中心,在最佳化的基礎上管理共有的資訊與資源。Xerox更衍伸,以知識創造了策略性的服務共享中心,這些知識透過資訊科技的協助,隨時支援採購與技術部門,創造了知識利用的規模經濟。時至今日,企業的趨勢開始走向跨功能,以及讓所有內外參與者進行交互作用的方式,創造出延伸性的大型組織,並讓此延伸企業能有效率的在系統的範疇內轉換投入與產出。供應鏈的觀念已被擴大,成為延伸企業運作模式,透過電腦軟體來追蹤不斷擴大中的實體生產與配送網路,並運用最佳化原則將整體網路加以重新建構。隨著物流觀念的推展,企業由大量標準化的生產,改變為滿足各國消費者不同需求的多樣化彈性生產,再進而透過與上下游組織的跨國合作,除達成降低成本,尚能快速回應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對上下游廠商的態度從之前的防衛與競爭,轉變為互相合作的關係,這種互相合作的關係整合了國際物流的流程,又更進一步讓企業與合作組織變成互相分享資源、資訊的夥伴關係。透過所有夥伴的合作讓整體策略聯盟得到利益,連帶也使企業自己獲得好處,並增加競爭優勢,提高競爭對手的競爭障礙。這種運作模式與經營理念的轉變對企業有非常大的影響,對企業本身來說,本身組織設計除需考慮與其與夥伴組織的互動,對於互相合作組織的態度,也從原本的自利與競爭轉為互利與整合。跨國企業的物流由國際運作發展至網路化的延伸企業,已經從單一部門的功能擴展至跨功能甚至跨組織的策略性作業。綜上所述,目前企業的物流作業模式,因應趨勢潮流,可從物流、國際物流、國際供應鏈、一直發展到延伸企業,本章將詳述物流、國際物流、國際供應鏈與延伸企業的定義與基本概念,並將於後續章節繼續作詳盡完整的分析。(二)物流的定義物流(logistics)名詞係起源自1980年代的軍事用語,經發展後,現今「物流」一詞是指:製造廠商整合上游原物料,經由廠商製造商品,再透過下游的通路商送到消費者手中,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據此JohnsonandWood(1993)認為物流包括了進料(inboundlogistics)、生產、以及配送(outboundlogistics)三個部份。但一般人初期對物流的認知,大多侷限於成品實體配送(physicaldistributionoffinishedgoods)的部份,亦即由製造商生產出製成品後,以最經濟的方式選擇倉儲發貨中心的區位與配送方式。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USCouncilofSupplyChainManagementProfessionals,CSCMP)對「物流管理」的定義為:「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其透過資訊科技,對物料由最初的原料,一直到配送成品,以至最終消費者整體過程中所牽涉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流通與儲存,以最有效益的計畫、執行與控制,來滿足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3(三)物流管理系統整體的物流管理系統自供應商供應原物料開始,經由生產過程將原物料變為成品再配送到顧客手中,整體的系統可由下圖1-1表示。良好的物流管理系統能使企業的行銷作業得到物流系統的配合,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也因產品能快速有效的送到需求顧客的手中,能讓顧客獲得時間和空間的效用,提高顧客的滿意度,進而使企業的獲利增加。由圖1-1可以看出,物流管理系統需得到企業在管理活動上的支持,將企業擁有的各項資源投入到物流系統中,透過採購、製造、配銷流程,讓物流管理系統能夠在企業既有的架構下與其他部門協同運作,達到增加競爭優勢、創造時空優勢,以及增加利潤與顧客滿意等企業的目標。自原料採購到最終消費者,相應的物流活動也隨著產生,例如採購流程中的物流活動有需求預測、物料採購與物料管理等,製造流程中的物流活動有零件管理、成品或半成品倉儲以及廢料的處置等,配銷流程中的物流活動則有包裝、配送溝通、顧客服務與退貨處理等,配送後還有零件及服務支援等等,企業要良好運作,這些整體系統中配合的物流活動也需要良好的管理與規劃。要讓企業的物流系統良好運作,有許多相關的物流活動必須嚴密的實行,才能有效連接物流系統的環節;這些相關活動包括產品的設計與需求的預測、原物料的管理、產品的生產規劃與決策、成品的配送管理、物流系統中的倉儲與存貨管理、交通運輸的管理與規劃、貨物運送中的保險與理賠等等。在跨國經營中,國際物流還必須處理海關的各項作業。圖1-1物流管理系統資料來源:Lambert,StockandEllram,1998.4(四)國際物流形成因素企業國際化是國際物流作業受到重視的主要因素。BowersoxandCloss(1996)指出:(1)開發中國家經濟的成長、(2)策略聯盟觀念的普及、(3)全球各區域的經貿交流增加、(4)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進步,以及(5)全球運輸與金融解除管制等,是推動企業國際化的五大重要因素。然而實質上,除此五大因素外,全球性自然與人力資源的不均勻分佈,亦是造成企業國際化的重要因素。上述六項因素又可就其本質劃分為推力因素與助力因素兩大類,以下分類說明之。1.經濟與產業的推力因素(1)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已開發國家生產過剩生產科技的進步讓廠商得以大量生產,但已開發國家人口成長率下降的趨勢,使市場萎縮,造成供給大於需求。故為了營收與獲利的成長,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必需將產品外銷至其他更大的市場,而經濟成長中的開發中國家擁有強大購買力,更增強了企業國際化的動力。(2)策略聯盟觀念的普及過去製造商最重要的經營策略是內部成本控制。然而自八0年代起,營運範圍擴大到國際的範圍,也使倉儲與運輸等物流活動增加的成本更為沈重,直接降低了業者的獲利。後來業者將這些非核心的業務委外,有效降低營運成本,外包便成了業者獲利重要的策略;與這些跨國外包組織的合作逐漸擴大,使策略聯盟觀念被製造商與通路業者普遍接受。(3)全球各區域內的經貿交流增加為了提昇區域內經貿交流及保護區域內經貿夥伴,全球各主要貿易區域紛紛組成區域內經貿協定,包括了歐洲共同市場(EC92)、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正擬定推動的東協自由貿易協定(AFTA)等。這些區域內經貿協定使國與國間的貨物流通更便利,區域內的國家貿易成本更低,企業國際化後獲利的機會也更大。(4)全球資源的不均勻分佈全球資源分佈不平均,資源豐富的原料區域、生產成本最低的製造來源與獲利最大的市場,多分布在不同區域,企業為充分利用資源,達到最具經濟效益的生產與最大的獲利,必須將全球運作的範圍擴大,逐步擴大全球化資源的採購,並為產品找尋最適的生產地與市場。因亞洲擁有低廉的人力與自然資源,自然成為企業最適當的原料採購與生產地點,歐美各國企業遂積極的於亞洲成立全球採購中心,使亞洲為全球低勞力零件或成品的提供國家,並運輸至高消費的歐美市5場銷售;這些跨國運作的企業趨勢,使得企業國際化的推力增加。2.外在環境之助力因素(1)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進步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進步,使全球性的文件往來更為暢通與快速,縮短廠商間訂貨的時間,增加廠商間商業往來的機會。另一方面,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進步,使消費者對流行事物的接收度增加,對國際性產品的接受度也跟著提高,這種趨勢使全球的消費型態趨於一致,也更進一步刺激廠商提供全球性的產品,以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2)全球運輸與金融解除管制美國於七0年代末至八0年代初解除交通事業的管制,國外業者得以進行策略聯盟,以營運他國國境內與不同國家間的運輸業務,也放寬了國內運輸必需使用本國國籍運具的限制,並允許運輸業者得同時擁有並經營複合運輸。美國解除運輸管制帶動了全球交通事業解除管制的風潮,也增進了全球交通往來的便捷。自由化使運輸公司更有效率,減少國際間運輸成本,也提昇國際間的運輸往來。另一方面,全球金融解除管制,使國際貨幣市場的電子自動交易系統與各國間的貨幣不再以黃金為交易,而採用浮動匯率,簡化了國家間的貨幣流通。運輸與金融的管制解除,創造了企業國際營運的有利環境。(五)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的差異物流作業的運作若自原料、製造、運輸、消費均在一國境內完成,便是國內物流,若物流的運作有牽涉到跨國境的作業流程,便跨入國際物流的範疇了。因國際物流牽涉到跨國境的活動,因此國際物流相對於國內物流來說,要處理的問題階層與複雜度都更高。國內與國際物流的差異,主要存在於運輸工具、資訊傳遞、風險、組織、政府法令、語言文化上,如表1-1所示。6表1-1國內與國際物流的差異項目國內物流國際物流運輸工具公路或鐵路海運、航空與複合運輸資訊傳遞語音、文件與EDI資訊語音與文件效率低EDI資訊標準化高文件較少高度的文件需求貨物運輸較低較長的運輸時間與貨物換手處理風險財務較小高風險,涉及不同的貨幣、交換率與通貨膨脹委外組織較少依賴承攬業、通路商與報關行組織政府組織危險物品、重量、安全與貨物稅等的管制海關、商務、農產品與交通運輸文化相同文化的差異產生產品與市場需求的不同資料來源:GoldsboroughandAnderson,1994.在實體物流方面,因國際物流牽涉到跨國境的活動,因此較國內物流來說需要更長的交通運輸時間,運輸工具較多樣化,前置時間也較長。前置時間的延長,造成企業必須有較高的存貨以維持相同的服務品質,財務風險也較高,而較長的運輸時間和多種運輸工具也增加了貨物遺失或損壞的風險。在資訊傳遞方面,國際物流較國內物流來說,對資訊的標準化要求更高,另外因為跨國運作牽涉到通關與法令的問題,文件的種類與複雜型也高。在組織方面,因國際物流牽涉的物流活動跨越國界且較為複雜,一般企業較難全部自行運作,故物流作業需仰賴跨國物流組織共同完成,例如報關業及承攬業。在政府組織部份也從一國境內的管理單位增加為多國政府的管理單位,牽涉層面更廣。在文化部份,國際物流因為各國文化與市場需求的不同,尚需處理產品設計與策略聯盟、組織結構變動等問題。1-2國際供應鏈管理(一)供應鏈管理定義近年來一個廣義的物流觀念―供應鏈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已逐漸取代原有較為狹義的物流觀念。美國供應鏈管理委員會(supplychaincouncil)定義供應鏈為:「供應鏈包括每個有關生產及配送最終產品或服務,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這包括管理供給與需求、原物料與零組件、製造及裝配、倉儲與貨物追蹤、訂購與訂單管理以及跨區域直接的配送給客戶。」而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則定義供應鏈管理為:7「供應鏈管理包含了規劃和管理複雜的原
本文标题:物流系统管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0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