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08--微观经济政策
08.微观经济政策重要问题论述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1.垄断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2.外部性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3.公共物品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4.不完全信息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一.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在:(1)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导致垄断的存在,造成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效率的损失,破坏价格机制,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2)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得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将造成公共产品的缺失;(3)纯粹的市场机制作用将造成正外部效应的短缺和负外部效应的过剩(泛滥);(4)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将损害公平的市场交易,扰乱市场交易的秩序;(5)个人自由与社会原则的矛盾,如垄断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将损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6)纯粹市场机制将造成宏观管理的缺失,致使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盲目性和波动性第一节垄断及其治理二.垄断的危害垄断是一家厂商或少数厂家厂商控制某一市场的生产或销售的市场类型。一般地讲,垄断的危害是:1.垄断对市场是有害的---较高的价格,侵害了消费者利益;2.产量较低而平均成本较高,生产效率没有极致地发挥;3.限制了资源流动,破坏了价格形成机制,阻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4.也会因垄断地位的存在,延缓技术创新、阻碍技术扩散,从而阻碍技术进步;5.还会因高额垄断利润的存在,引起社会分配的不公;6.垄断还有可能刺激非生产性的寻利行为即寻租活动的泛滥或猖獗。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垄断的高价造成消费者福利由三角形adP*减少到三角形bdPm社会增加了无为的损失是三角形abc垄断的产量qm低于完全竞争的产量q*,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三.政府的反垄断措施政府反垄断的措施主要有:1.制定反垄断法,限制和打击垄断行为;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反托拉斯法2.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市场进入与退出条件、产品与服务标准等进行直接地经济管制,特别是在价格管制上,政府可采取平均成本定价或边际成本定价或公众议价等办法;3.对垄断企业在污染物排放、劳工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有可能产生外部性的问题上进行直接地社会管制。第二节外部影响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所谓外部效应(或外部影响)就是市场交易的双方给第三方造成的收益或危害且他们并没有负担该收益或危害的经济现象。外部效应的种类:按外部效应的来源划分:生产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按外部效应的接受者来划分:生产者承受的外部效应消费者承受的外部效应按外部效应的作用分为:正的外部效应PositiveExternality负的外部效应NegativeExternality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交易会给其他人或厂商带来益处事例:消防设备亦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买卖双方均未意识到其间交易会给其他人或厂商带来损害事例:工业污染外部效应的八种情形消费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的消费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的生产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负的生产外部效应二、外部影响造成资源配置失当负外部效应,厂商个人的边际成本MC低于社会的边际成本(MC+ME),厂商按照MC=MR的原则去生产,结果倾向于多生产(多配),供给过剩。对坏人坏事如果不惩罚将会越来越多正外部效应,厂商个人的边际收益MR(MPB)=低于社会的边际收益MSB(MPB+MEB),厂商按照MC=MR的原则去生产,结果倾向于少生产(少配),供给不足。对好人好事如果不奖励将会越来越少三、外部影响的矫正(以环境污染为例)所谓负外部效应(或外部影响)就是市场交易的双方给第三方造成的危害且他们并没有负担该危害的成本。例如污染企业向公共河流排放的污染物就是负外部效应。(1).经济措施,即运用惩罚性的税收或罚款,阻止污染企业的排放;(2).法律措施,即制定严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3).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即政府利用政府的强制力,消除或减少污染行为,例如要求企业达标排放、关停并转一些污染企业等;(4).将污染企业危害到的第三方,合并到污染企业中去,使污染企业产生自觉的不污染行为,即将外部效应内部化;肥水不流外人田(当有正效应时)恶水不留自家田(当有负效应时)(5)社会制裁(道德法庭)即社会舆论的谴责那些不赡养老人的不肖子孙(5)按照科斯定理的原则,明晰产权,实施排污权交易,让污染企业或第三方具有自觉抵制负外部效应的冲动,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并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一生从事产权的理论研究。1937年发表于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杂志上的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该文当时并未引起重视,20多年后,即1960年在《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企业的性质》一文才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正是《企业的性质》一文,奠定了科斯作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的地位)。核心观点:产权的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成本,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罗纳德·哈里·科斯例如:河流污染问题一个工厂污染了河流,影响了下游居民的生活,该如何办?钢厂养鱼场用界定产权解决污染问题污染权就是一种产权,只要产权明晰,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而不管把产权界定给谁如果把污染权界定给工厂,那么居民可以选择搬走,或者出钱让工厂搬走或安装排污设备,在这些方案中居民会选择成本最小的。如果把污染权界定给居民,那么工厂可以选择搬走,或安装排污设备,或出钱让居民搬家,它也会在各种方案中选择成本最低的。不管是把污染权界定给谁,结果都会是一样的,人们都会选择成本最小的方式,社会效益会实现最大。以上结果的前提是交易费费用为零或很低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一、排他性与竞争性及分割性第一,“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第二,“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第三,分割性,即商品的消费可以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单位供消费者分开使用。二.公共产品及其特性所谓公共产品就是由社会成员集体消费、共同享用的物品。公共产品与私人物品相比,具有:(1)非分割性,即公共物品不能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单元供某些消费者单独消费,而只能由社会成员共同消费;(2)非竞争性,即某个消费者在公共物品上的消费不影响不排斥其他消费者的同时享用和消费;(3)非排他性,即公共物品不能利用价格机制、收费的方法,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免费搭车者就是那些既想享用公共物品,又不愿意付费的机会主义者。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的上述特性决定私人生产者不愿意提供或生产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的无法收取价格,使之不能获利),将造成社会上公共物品的缺失。18该物品属于排他性的非竞争性产品该种物品的效用是否具有可分性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受益是否具有排他性该种物品属于私人物品,应由市场来提供该种物品的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受益是否具有排他性该种物品属于公共资源从技术上看,该种物品能够实现排它吗排它需要的成本高吗该种物品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应由政府来提供是是是否是否否是不高否高三.公共物品的类型产品的不同类型私人产品·巧克力·衣服·拥挤的收费道路混合产品·学校·有线电话·不拥挤的收费道路公共资源·鱼类·野生动物·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纯公共产品·路灯·国防·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2021/3/4PublicGoods19是否排他性?是否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类型四.公共物品的供给1.政府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如军队、警察、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事件2.政府保护纯粹的公共资源(即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原始森林资源、公共草地、珍稀动物等3.市场供给那些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即可以收费的公共物品,完全可以由私人厂商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政府加强监管。比如高速公路、有线电视、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4.混合供给政府和市场联合供给。市场形成价格,政府补贴。比如博物馆、图书馆、公交等,一方面可以向使用者收取部分费用,另一方面,政府可采用补贴的形式弥补经营者的不足。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一、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的作用:信息的不完全:信息不完全是指市场交易的主体由于认识能力或搜寻信息成本的限制不可能拥有充分完备的信息;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双方掌握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不同,或一方拥有信息另一方没有信息。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往往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破坏市场秩序,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二.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的危害1.逆向选择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在商品市场上2.道德风险就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是有利于他人的选择。道德风险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为了享有自己的利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即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损人利己的可能性”例如保险市场上投保人没有主动降低损失或没有动力防范损失更有甚者:骗保三.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方法:1.完善市场信息的披露机制:政府强制地要求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公开必要的信息,让市场交易公开透明,比如厂商公布有关的产品信息、质量标准、重大内幕等等2.引入一些专门从事信息搜集整理、加工出售的中介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服务。3.信誉制度: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规,建立和保护诚信制度,以法律惩治信用缺失的欺诈行为。4.让价格信号真正地反映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和要素市场上隐藏信息的败德行为。5.在委托代理关系中,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地一致起来,形成“代理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委托人”局面,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就是一个全权保姆股东—经理:股票期权计划雇主—雇员:工资报酬计划(1)固定工资(2)奖勤罚懒(3)利润分享6.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挽救机制。比如合同签订前各种风险条款的设计、协商发生损失后的惩罚、修订现有合同条款以及降低损失的措施等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监督运气差运气好偷懒不偷懒10000200002000040000
本文标题:08--微观经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06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