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法个人所得税改革PPT模板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提请8月27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决定拟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日前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立法经过办法全文解读办法亮点0102030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布。立法经过2018年10月20日起2018年10月22日02专项附加扣除六大项4住房贷款利息1子女教育2继续教育5住房租金3大病医疗6赡养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制定本办法。制定依据3个原则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适时调整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纳税人学前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谁能扣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选择一:父母分别扣50%选择二:一方扣除100%扣多少注意怎么扣定额扣除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扣多少学历继续教育: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谁能口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纳税人。扣多少怎么扣定额扣除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谁能扣扣多少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每年80000元限额注意怎么扣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医疗保障部门应当向患者提供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本人年度医药费用信息查询服务。谁能扣扣多少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每月1000元怎么扣注意定额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第十六条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谁能扣扣多少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的纳税人(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注意怎么扣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第二十一条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谁能扣扣多少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纳税人。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月不超过1000元。非独生子女注意怎么扣定额扣除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①赡养人均摊②约定分摊③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纳税人对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①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②前款所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配偶、子女、被赡养人等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信息。③本办法规定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留存五年。(一)公安部门有关户籍人口基本信息、户成员关系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相关出国人员信息、户籍人口死亡标识等信息;(二)卫生健康部门有关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独生子女信息;(三)民政部门、外交部门、法院有关婚姻状况信息;(四)教育部门有关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学籍、考籍信息)、在相关部门备案的境外教育机构资质信息;(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有关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六)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有关房屋(含公租房)租赁信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支出信息;(七)自然资源部门有关不动产登记信息;(八)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住房商业贷款还款支出信息;(九)医疗保障部门有关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信息;(十)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涉税信息。上述数据信息的格式、标准、共享方式,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商有关部门确定。有关部门和单位拥有专项附加扣除涉税信息,但未按规定要求向税务部门提供的,拥有涉税信息的部门或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可以要求纳税人修改。纳税人拒绝修改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信息不符时税务机关核查专项附加扣除情况时,纳税人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核查。协助核查01本办法所称父母,是指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本办法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办法规定执行。0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0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操作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04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03“此次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超出预期,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民生红利。”每年每位子女1.2万元的教育支出扣除标准,可大体覆盖全国各地各阶段子女教育的平均支出,也高于一般发达国家教育支出扣除金额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力度较大。而不同区域、不同教育阶段实行统一扣除标准,有利于降低征纳成本、防范道德风险。01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民生红利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分设定额,这主要是因为学历继续教育的费用标准一般高于非学历继续教育。据了解,艺术、体育运动等属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培训与职业技能关联度不高,暂不纳入抵扣范畴。02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分设定额比如房贷扣除范围限定于首套房贷款利息支出,无疑体现了“房住不炒”的政策精神,旨在保障公众基本居住需求。而住房租金扣除标准总体略高于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体现了政策利好向租房群体倾斜。03很多扣除规定与相关宏观政策相衔接此次公布的暂行办法较好地兼顾了公平和效率,一方面相关支出得到合理扣除,减负力度明显;另一方面,具体操作力求简便易行,方便纳税人缴税,总体上让个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纳税人在享受减税红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需求。04较好地兼顾了公平和效率输入您的单位信息
本文标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法个人所得税改革PPT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09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