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803-2008 固态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ICSDB34备案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803—2008固态菌种生产技术规程2008-06-25发布2008-06-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2008I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和安徽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合肥市田野菌业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能树、沈业寿、丁作坤、孙伟、马金宝。本标准于2008年6月25日首次发布。食品伙伴网—20081固态菌种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固态菌种的定义、各种食用菌各级菌种生产的生产场地、厂房设置和布局、设备设施、操作规程、菌种质量标准以及标志、技术要求和贮存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用菌固态菌种(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93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06年第62号)3术语和定义3.1固态菌种(solidspawn)生长在固态培养料上的菌种。3.2母种(stockculture)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菌种(试管种)。3.3原种(motherspawn)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菌种。3.4栽培种(spawn)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三级菌种。3.5固体培养基(solidmedium)以富含木质纤维素或淀粉类天然物质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及无机盐类,具一定水分含量的培养基。3.6接种(inoculation)将菌种移植在培养基物中的方法。4技术要求4.1技术人员按农业部令2006年第62号要求执行。食品伙伴网—200824.2场地选择4.2.1基本要求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畅通,交通便利。4.2.2环境卫生要求至少300m之内无禽畜舍,无垃圾(粪便)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扬尘的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等)。4.3厂房设置和布局4.3.1厂房设置和建造有各自隔离的摊晒场、原材料库、配料分装室(场)、灭菌室、冷却室、按种室、培养室、贮存室、菌种检验室等。厂房建造从结构和功能上满足食用菌菌种生产的基本需要。4.3.1.1摊晒场要求平坦高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空旷宽阔,远离火源。4.3.1.2原材料库要求高燥、通风良好,防雨,远离火源。4.3.1.3配料分装室(场)要求水电方便,空间充足。如安排在室外,应有天棚,防雨防晒。4.3.1.4灭菌室要求水电安全方便,通风良好,空间充足,散热畅通。4.3.1.5冷却室洁净、防尘、易散热。4.3.1.6接种室要设缓冲间,防尘换气性能良好,内壁和屋顶光滑,经常清洗和消毒。4.3.1.7培养室和贮存室内壁和屋顶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培养室和贮存室墙壁要加厚,利于控温。4.3.1.8菌种检验室水电布局合理,便于安装相应的检验仪器设备的场所。4.3.2布局应按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布局。4.4设备设施4.4.1基本设备磅秤、天平、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调温设备、除湿机、培养架、恒温箱、冰箱、显微镜等及常规用具,产量大的菌种厂还应配备搅拌机、装瓶(袋)机。高压灭菌锅应使用经有关部门检验的安全合格产品。4.4.2基本设施配料、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各环节的设施规模要配套。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和贮存室都要有调温设施。5菌种生产5.1母种母种的制作大致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培养(检查)→成品。5.1.1容器试管18mm×180mm或20mm×200mm,普通棉花或硅胶塞,不应使用脱脂棉。5.1.2培养基母种培养基一般使用附录A中规定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或附录A中规定的综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CPDA),特殊种类需加入其生长所需特殊物质,pH值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5.1.3分装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1/5至2/5,灭菌后摆放成的斜面1/3至2/3。5.1.4灭菌在0.11Mpa(121℃)压力下,灭菌30min~40min。取出、摆斜面,冷却、备用。5.1.5灭菌效果检查培养基抽样置于28℃恒温箱培养48h后检查,无微生物长出的为合格。5.1.6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完成后及时贴好标签。5.2原种和栽培种5.2.1容器食品伙伴网—20083使用500ml~850ml,耐高温的无色或近无色的玻璃瓶,或850ml耐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GB9687卫生规定的塑料瓶,或15cm×28cm耐高温符合GB9688卫生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棉塞应符合5.1.1规定;也可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5.2.2培养基根据当地原料资源和不同食用菌的不同营养的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配方(见附录B),pH值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5.2.3装料锯木屑、棉籽壳和粪草培养基装瓶(袋)时,松紧适度,上下均匀一致,四周无空隙,一般装到瓶肩为宜(培养银耳菌种时,以占瓶深1/2至2/5为宜),料装好后,用锥形木棒在瓶中央打一洞穴,直通底部,塞上棉塞。谷粒培养基装瓶时,适当抖动瓶子将谷粒装至瓶肩以下,750ml菌种瓶装谷粒培养基400g;500ml玻璃瓶装谷粒培养基300g。枝条培养基装瓶时,先将混匀的枝条装入瓶内,再用锯木屑培养料盖面,压平后,洗瓶,塞上棉塞。5.2.4灭菌装好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应立即进行灭菌。采用高压灭菌时,在0.11MPa压力下,维持在3h~4h。采用常压灭菌,灭菌容器内温度上升到100℃后,保持16h~18h左右。5.2.5接种灭菌后将培养基冷却到28℃左右的菌种瓶(袋)搬入接种室(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铲将母种(或原种)接入预先制备好的原种培养基(或栽培种培养基)的中央洞穴上,随即塞上棉塞。每支母种接原种4瓶~5瓶(银耳接2瓶);每瓶原种接栽培种50瓶。5.2.6培养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袋)立即放入20℃~25℃、相对湿度70%以下的培养室(箱)内培养。草菇放入35℃~40℃培养室(箱)内培养。6质量要求6.1外观菌丝伸展整齐、健壮,不徒长,不结块,瓶肩处不退菌,瓶底不吐黄水,瓶口棉塞完整,不松动、不脱落。6.2气味无异味。6.3菌丝状态菌丝生长应均匀一致,无断裂、无萎缩及明显的菌丝退化现象,不应有黄斑状的菌丝或吐黄水现象或锈色水滴,摇动时无松动状。6.4杂菌、害虫菌种应无杂菌污染、无害虫滋生。7留样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种量的10%、5%、1%。但每批抽样数量不得少于10支(瓶、袋);超过100支(瓶、袋)的,进行二次抽样。8标签8.1产品标签每支(袋、瓶)菌种必须贴有注明以下要素的标签。8.1.1产品名称(如:平菇母种);食品伙伴网—200848.1.2生产单位(如:××菌种厂);8.1.3接种日期(如:200×年×月×日);8.1.4执行标准。8.2包装标签每箱菌种必须贴有注明以下要素的包装标签。8.2.1产品名称或品种名称;8.2.2厂名、厂址、联系电话;8.2.3出厂日期;8.2.4保质期、贮存条件;8.2.5数量;8.2.6执行标准。9包装、贮存、运输9.1包装9.1.1包装储运图示按GB/T191规定,每箱菌种必须贴有注明以下要素的包装标签:小心轻放标志;防水、防潮、防冻标志;防晒、防高温标志;防止倒置标志;防止重压标志。9.1.2母种外包装采用木盒或有足够强度的纸质材料制作的纸箱,内用棉花、报纸或碎纸等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填满。9.1.3原种、栽培种外包装采用有足够强度的纸质材料制作的纸箱,内用报纸或碎纸等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填满。纸箱上部和底部用宽胶带封口,并用打包带捆扎,箱内附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9.2贮存9.2.1母种保存方法母种可置于0℃~7℃的冰箱中保存。草菇10℃~12℃保存。一般贮存期不宜过长。9.2.2原种保存方法在温度不超过7℃、清洁、干燥通风、避光的室内存放。草菇应在10℃~12℃的环境中保存。但时间不宜过长。9.3运输9.3.1不得与有害(毒)物品混装;9.3.2气温30℃以上时,需用2℃~20℃的冷藏车运输;9.3.3在运输中需要防震、防潮、防晒、防尘、防冻、防杂菌污染措施。食品伙伴网—20085附录A(规范性附录)母种培养基及配方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25g,水1000ml,pH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2、综合马铃薯培养基(C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葡萄糖20g,维生素微量,琼脂20g~25g,水1000ml,pH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3、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马铃薯200g,琼脂20g,蔗糖20g,水1000ml,pH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4、马铃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PCA培养基)马铃薯200g,胡萝卜25g,琼脂20g,水1000ml,pH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5、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A培养基)马铃薯250g~300g,琼脂20g,水1000ml,pH按不同食用菌种类的要求调节。附录B(资料性附录)原种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根据不同食用菌的不同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常用的配方有:1、锯木屑(或棉籽壳)培养基适生树锯木屑(或棉籽壳)80kg,麦麸(或米糠)18kg,食糖1kg,石膏粉1kg,水适量。配制方法:先将食糖溶于水中,然后同木屑(或棉籽壳)和麦麸等材料拌和,含水量60%。2、粪草培养基粪肥(干)30kg,麦草(或稻草)20kg,石膏粉0.5kg,水适量。配制方法:先将粪肥和麦草(或稻草)浸湿,然后一层草一层粪肥堆积起来,使草堆发酵升温(60℃~70℃),一周后翻堆一次,并加入石膏粉。翻堆2次~3次后,可将草切碎(约1cm长短),调含水量达60%。3、谷粒培养基小麦(稻谷、玉米、高梁)98kg,石膏粉0.5kg,碳酸钙1.5kg,水适量。配制方法:将谷粒在0.5%石灰水中浸泡,浸透至心。捞起谷粒沥去石灰水,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旺火下蒸煮20min,捞起谷粒,摊开适当凉干,厚约7cm~10cm,待谷粒底层不积水,表面不黏水时,收成一堆,加入石膏粉、碳酸钙,拌匀。4、枝条(木条、楔木)培养基适生种木4份,锯木屑培养基1份。配制方法:将备好的枝条(长短、粗细根据栽培对象和接种方法而定)浸入清水(或糖水、淘米水)中,使充分吸水后捞出,取锯木屑培养料2/3与枝条混合均匀装瓶,余下的锯木屑培养料供封面用。食品伙伴网
本文标题:DB34T 803-2008 固态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1459 .html